投放装置及运输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90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申请提供一种投放装置及运输车,其中,运输车包括投放装置,投放装置包括座体、翻转组件及驱动组件,翻转组件与驱动组件均安装于座体,翻转组件包括形状适配的第一翻转单元和第二翻转单元,第一翻转单元形成有供第二翻转单元放置的容纳槽,第二翻转单元用于固定所投放的物件,第一翻转单元开设有与容纳槽相连通的第一开口,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单元绕座体转动至第二翻转单元从第一开口处滑移出容纳槽。投放装置可对不同形状的物件实现同样的投放效果,提高了投放物件的安全性,对物件的摆放位姿具有更精确的控制,可按需求设置物件投放后的摆放角度或指向方位,通用性更高,适应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运输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投放装置及运输车


技术介绍

1、运输车是用于将物件运输至指定位置的设备,运输车设置有投放装置,运输车移动至指定位置附近后,投放装置可将需投放的物件从运输车取出并放置于指定位置,常应用于流水线生产车间、较多数量物件的分区域投放及环境条件恶劣的作业场地。

2、现有的投放装置包括置物筒和导向板,置物筒形成有供物件放置的容纳槽,置物筒的底部开设有与容纳槽相连通的开口,开口安装有电动门,电动门开启后,物件在自重的作用下穿过开口掉落至指定位置,由于物料具有一定的重量,物料直接掉落至地面容易产生磕碰而损坏,且置物筒的安装角度固定,物件仅可自由落体或沿置物筒的延伸方向滑落,较难应用于投放后物件的摆放角度或指向方位有要求的场合,因此,存在着对物件进行投放的安全性不足、摆放位姿控制精度较低及通用性较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投放装置及运输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放装置对物件进行投放的安全性不足、摆放位姿控制精度较低及通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放装置,用于按第一位姿存放物件(40)和投放所述物件(40)到第二位姿,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0)、翻转组件(20)及驱动组件(30),所述翻转组件(20)与所述驱动组件(30)均安装于所述座体(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40)设有外壳(41)和天线(42),所述第二翻转单元(22)包围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外周壁,所述天线(42)连接于所述外壳(41)背离所述座体(10)的一侧并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全部露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单元(22)包括底框(221)、顶框(222)及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放装置,用于按第一位姿存放物件(40)和投放所述物件(40)到第二位姿,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10)、翻转组件(20)及驱动组件(30),所述翻转组件(20)与所述驱动组件(30)均安装于所述座体(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件(40)设有外壳(41)和天线(42),所述第二翻转单元(22)包围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外周壁,所述天线(42)连接于所述外壳(41)背离所述座体(10)的一侧并从所述第一开口处全部露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翻转单元(22)包括底框(221)、顶框(222)及多个连杆(223),所述连杆(22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底框(221)和所述顶框(222),所述外壳(41)安装于所述底框(221)与所述顶框(222)之间,多个所述连杆(223)环绕设置于所述外壳(41)的四周,所述顶框(222)开设有第二开口供所述天线(42)伸出。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翻转单元(21)包括第一转轴(211)、连接块(212)、底板(213)及侧板组件,所述连接块(212)的一侧安装于所述座体(10)、另一侧与所述底板(213)共同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转轴(211),所述侧板组件围合设置于所述底板(213)的四周以形成所述容纳槽,所述底框(221)及所述顶框(222)分别与所述侧板组件的内周壁之间形成有活动间隙。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投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一对第一挡板(214),一对所述第一挡板(214)安装于所述底板(21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转轴(211)沿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指向一对所述第一挡板(214),所述驱动组件(30)转动连接于一对所述第一挡板(214)中的一个。

6.如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锋钱钟锋王琳魏荣基
申请(专利权)人:万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