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880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收集歧管,收集歧管的末端连接有用于第一次换热的换热主管,换热主管末端设置有用于第二次换热的换热副管,换热副管末端连接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连接管,连接管末端连接有用于回收处理冷却水的冷水机,换热主管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待加热物料的料筒,料筒采用内外双层结构,且内层与外层间设有间隙,换热主管上连接有用于进一步增加冷却水热量的增热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通过换热组件和二次换热组件对冷却水热量的处理,实现对冷却水热量的充分回收利用,并直接将回收的热量利用到注塑设备的物料中,避免热量贮存、输送过程中的流失,从而提高冷却水余热的高效回收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1、在注塑行业中,为了让塑料制品在注塑过程中更快、更好地成型,需要通过循环的冷却水,对模具进行受控的冷却操作。在受热后的冷却水排出后,将带走注塑模具上的大量热量,这些带有热量的冷却水,经过管路输送后,会被注入到冷水机等相关设备,进行降温处理,以供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而因冷却水含有的大量热量,冷水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压力,进而产生大量的功耗,因此现有技术中会针对输送过程中的冷却水,设计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以供对冷却水的热量进行回收处理。而现有余热回收系统,对热量的贮存和输送会产生较大的热量浪费,进而导致余热回收的效率及效果不佳。

2、为此提出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收集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收集歧管(10),收集歧管(10)上环形安装有若干用于连接注塑模具冷却水的排出管水管接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歧管(10)的末端连接有用于第一次换热的换热主管(12),换热主管(12)末端设置有用于第二次换热的换热副管(13),换热副管(13)末端连接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连接管(14),连接管(14)末端连接有用于回收处理冷却水的冷水机(15),换热主管(12)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待加热物料的料筒(16),料筒(16)采用内外双层结构,且内层与外层间设有间隙,所述换热主管(12)上连接有用于进一步增加冷却水热量的增热组件;</p>

2.根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包括收集歧管(10),收集歧管(10)上环形安装有若干用于连接注塑模具冷却水的排出管水管接口(11),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歧管(10)的末端连接有用于第一次换热的换热主管(12),换热主管(12)末端设置有用于第二次换热的换热副管(13),换热副管(13)末端连接有用于排出冷却水的连接管(14),连接管(14)末端连接有用于回收处理冷却水的冷水机(15),换热主管(12)一侧设置有用于承接待加热物料的料筒(16),料筒(16)采用内外双层结构,且内层与外层间设有间隙,所述换热主管(12)上连接有用于进一步增加冷却水热量的增热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二次换热组件包括有外套筒(20)、空气介质箱(21)和气流管(22),外套筒(20)连接在换热副管(13)的外壁用于积蓄冷却水剩余热量,外套筒(20)采用隔热材料制成,外套筒(20)顶面开口并连接空气介质箱(21),空气介质箱(21)底面开设有与外套筒(20)连通的通孔用于利用热量加热内部空气,空气介质箱(21)顶壁连接并连通用于排出上升热空气的气流管(22),气流管(22)呈向上延伸状,气流管(22)的自由端连接并连通于料筒(16)外壁,料筒(16)内层壁面对若干热利用管(17)的位置均开设有用于排出热气流的排气口(23),空气介质箱(21)底部在外套筒(20)外侧开设有用于吸收外界冷空气的气孔,空气介质箱(21)底部的气孔处连接有用于在进气同时阻碍空气介质箱(21)内空气流出的单向阀(24),单向阀(24)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前后均布在空气介质箱(21)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循环冷却水余热回收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主管(12)末端连接有若干的变压管(25)和整流管(26),变压管(25)和整流管(26)首尾相连,位于末端的整流管(26)与换热副管(13)连接,变压管(25)的两端呈圆台型且中端呈管状,变压管(25)的中端管径小于换热主管(12)的管径,输流管(18)和回流管(19)远离热利用管(17)的一端分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冰方浩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晨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