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以及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以及制冷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8739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以及制冷系统,包括:管道主体与制冷装置连接,管道主体内具有介质流出管和介质回流管;快插接头与管道主体连接且与低温恒温器插接配合,介质流出通道连通介质流出管和低温恒温器,介质回流通道连通介质回流管和低温恒温器。通过设置快插接头,可以实现制冷装置和低温恒温器之间的快速连通,提高制冷系统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介质流出管和介质回流管设置在管道主体内,介质回流管冷却介质流出管的屏蔽层,削弱管道主体对介质流出管的辐射换热损失,保证传输管线的低消耗。有利于实现闭式循环制冷系统冷量的远距离输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低温流体传输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以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1、闭式循环低温制冷系统是通过制冷机将闭式循环管路内部的冷媒介质(对于4k以下温区,通常为氦气)冷却到低温状态,在通过低温流体传输管线将该低温冷媒输送至目标负载,从而达到将目标负载冷却至指定温度以下的目的,最后冷却过负载的冷媒以较高温度状态输送回制冷机端完成闭式循环。在整个循环过程中,液氦传输管线作为中间的连接部分负责低温液氦的输送以及高温氦气的回流,其结构设计以及漏热率水平对负载的最低制冷温度有重要影响。

2、传统液氦传输管线通常仅包含多层真空管,且为单通道结构,无法适应闭式循环低温系统的需求,单通道结构与外部大气热交换面积大,外部大气环境引起的冷量损失较大,另一方面回气管道热传导所带来的冷量损失也较大,增加了制冷机的功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实现制冷装置和低温恒温器之间的快速连通,提高制冷系统的装配效率,简化制冷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了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的体积,降低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制冷系统。

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适于连通制冷装置和低温恒温器,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包括:管道主体,管道主体适于与制冷装置连接,管道主体内具有介质流出管和介质回流管;快插接头,快插接头与管道主体连接且适于与低温恒温器插接配合,快插接头具有介质流出通道和介质回流通道,介质流出通道连通介质流出管和低温恒温器,介质回流通道连通介质回流管和低温恒温器,介质流出管连通介质流出通道和制冷装置,介质回流管连通介质回流通道和制冷装置。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通过设置快插接头,可以实现制冷装置和低温恒温器之间的快速连通,提高制冷系统的装配效率。通过将介质流出管和介质回流管设置在管道主体内,满足闭式循环低温系统的需求,减小换热介质与外部环境的热交换面积,降低换热介质的冷量损失,从而减少制冷系统的功耗。还可以简化了制冷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了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的体积,进而降低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对安装空间的要求。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接头具有介质出口和介质回流口,介质出口和介质回流口均适于与低温恒温器连通,介质流出通道与介质出口连通,介质回流通道与介质回流口连通。

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管道主体具有防护管,介质流出管和介质回流管均设于防护管内。

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管内构造为真空空间。

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一防辐射层,第一防辐射层设于防护管内且套设于介质流出管。

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还包括:环形的屏蔽层,屏蔽层设于防护管内且套设于第一防辐射层,介质回流管一侧与屏蔽层的硬连接,另一侧与防护管的内表面抵接。

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屏蔽层与第一防辐射层间隔开以在屏蔽层和第一防辐射层间形成间隔间隙。

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间隔间隙构造为真空间隙。

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还包括:第二防辐射层,第二防辐射层包裹于介质流出管和屏蔽层的外侧。

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防护管、介质流出管和介质回流管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柔性管。

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均套设于第一管体外侧,第二管体位于第三管体和第一管体之间,第三管体位于第二管体和第四管体之间,第一管体限定出介质流出通道,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间形成第一真空层,第二管体和第三管体间形成介质回流通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间形成第二真空层。

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还包括:连接块,连接块具有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第一管体穿设于第一连接通道且与介质流出管连通,第二管体的一端和第三管体的一端伸入第一连接通道内以使第二连接通道和介质回流通道连通,介质回流管的一端插入第二连接通道内以使第二连接通道连通介质回流管和介质回流通道。

1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快插接头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套设于第四管体外侧,紧固件适于与低温恒温器固定连接。

1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

18、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适于连通制冷装置和低温恒温器,所述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具有介质出口和介质回流口,所述介质出口和所述介质回流口均适于与所述低温恒温器连通,所述介质流出通道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介质回流通道与所述介质回流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具有防护管,所述介质流出管和所述介质回流管均设于所述防护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内构造为真空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辐射层,所述第一防辐射层设于所述防护管内且套设于所述介质流出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于所述防护管内且套设于所述第一防辐射层,所述介质回流管一侧与所述屏蔽层硬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防护管的内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防辐射层间隔开以在所述屏蔽层和所述第一防辐射层间形成间隔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间隙构造为真空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辐射层,所述第二防辐射层包裹于所述介质流出管和所述屏蔽层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所述介质流出管和所述介质回流管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柔性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第四管体,所述第二管体、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均套设于所述第一管体外侧,所述第二管体位于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一管体之间,所述第三管体位于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之间,所述第一管体限定出所述介质流出通道,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间形成第一真空层,所述第二管体和所述第三管体间形成所述介质回流通道,所述第三管体和所述第四管体间形成第二真空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具有连通的第一连接通道和第二连接通道,所述第一管体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通道且与所述介质流出管连通,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连接通道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和所述介质回流通道连通,所述介质回流管的一端插入所述第二连接通道内以使所述第二连接通道连通所述介质回流管和所述介质回流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套设于所述第四管体外侧,所述紧固件适于与所述低温恒温器固定连接。

14.一种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适于连通制冷装置和低温恒温器,所述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插接头具有介质出口和介质回流口,所述介质出口和所述介质回流口均适于与所述低温恒温器连通,所述介质流出通道与所述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介质回流通道与所述介质回流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主体具有防护管,所述介质流出管和所述介质回流管均设于所述防护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内构造为真空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防辐射层,所述第一防辐射层设于所述防护管内且套设于所述介质流出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环形的屏蔽层,所述屏蔽层设于所述防护管内且套设于所述第一防辐射层,所述介质回流管一侧与所述屏蔽层硬连接,另一侧与所述防护管的内表面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第一防辐射层间隔开以在所述屏蔽层和所述第一防辐射层间形成间隔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间隙构造为真空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插式介质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辐射层,所述第二防辐射层包裹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江张政石致富贺羽
申请(专利权)人: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