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540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4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包括潜流湿地池体中由多个中隔板依次分隔的多级净化‑防堵单元,相邻净化‑防堵单元通过溢流孔连通;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下部设置有承托层和集水层,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上部为净化湿地,其他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上设置有净化湿地和防堵池,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集水层与出水系统连通。本技术用防堵池将净化湿地隔开,可有效沉淀污水中无机物,降低填料堵塞风险;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交替取出净化湿地内填料进行冲洗,避免冲洗填料对潜流湿地净化能力的影响,提高潜流湿地运行稳定性,具有改造投资少、施工便捷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用于污水净化。


技术介绍

1、潜流人工湿地利用湿地中的基质(填料)、水生植物与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途径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因其具有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维护与管理相对简单、处理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污水处理,尤其是微污染水体处理。

2、影响潜流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效率的影响因素有湿地水力学特性,如水力传导率、水力停留时间、水流流态、容水量等,但最为突出的是基质堵塞问题,即人工湿地在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因基质堵塞而无法继续使用。

3、对潜流湿地上层填料进行更换或清洗,可解决表层基质堵塞问题。采用装配式模块装载填料,能实现快速更换堵塞后的填料模块,被堵塞的填料模块单元通过清洗或更换内部填料后可再次利用,但清洗更换填料工作费时费力且会导致湿地运行中断,除了表层基质的堵塞外,湿地下层基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堵塞,而对下层填料的清洗操作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对湿地连续运行的影响也更大。

4、反冲洗措施也能有效解决湿地堵塞问题。通过气泵将空气泵入反冲洗进水管形成气液两相流,对湿地进行大强度反冲洗,可以将堵塞在基质孔隙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冲洗脱落后随水流流出,达到缓解堵塞目的。但反冲洗运行操作经济成本很高,且会对湿地内部微生物膜造成破坏,后续挂膜需要较长时间,从而影响湿地除污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

2、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池体,潜流湿地池体中由多个中隔板依次分隔为多级净化-防堵单元,中隔板与潜流湿地池体底部连接,中隔板上部设置有溢流孔;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下部设置有承托层,承托层与净化-防堵单元的底面之间为集水层;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上部为净化湿地,其他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上设置有净化湿地和防堵池,净化湿地和防堵池由与承托层垂直的折流挡板分隔,净化湿地和防堵池均与对应的集水层连通;净化湿地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部填料层和上部填料层和布水系统,上部填料层上种植有挺水植物;防堵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部格栅和上部格栅;第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布水系统与进水系统连通,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集水层与出水系统连通。

4、如上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布水主管和布水支管,布水主管位于净化湿地顶部,多根布水支管沿布水主管依次排布,且各个布水支管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布水主管,布水支管上开有布水孔。

5、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第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中布水主管与进水主管连接,进水主管上设置有进水阀;出水系统包括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

6、如上所述承托层为钢板,钢板上开有直径3mm-7mm的网孔,开孔率为60%-80%。

7、如上所述上部填料层和下部填料层为陶粒或碎石或卵石或砾石。

8、如上所述净化湿地内,上部填料层中的填料粒径小于下部填料层中的填料粒径。

9、如上所述挺水植物为再力花或芦苇。

10、如上所述进水主管、布水主管、出水管和布水支管为钢管或塑料管。

11、如上所述下部格栅和上部格栅为网孔板,网孔板的网孔直径为1.5mm-2.5mm,网孔板的开孔面积为70%-90%。

12、如上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沿进水系统到出水系统的方向,各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净化湿地中上部填料层的填料粒径依次减小,各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净化湿地中下部填料层的填料粒径也依次减小。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技术将净化湿地用防堵池隔开,设置的防堵池可有效沉淀污水中无机物,降低填料堵塞风险;

15、分隔成若干净化湿地后,可根据实际情况交替取出净化湿地内填料进行冲洗,避免冲洗填料对潜流湿地净化能力的影响,提高潜流湿地运行稳定性,具有改造投资少、施工便捷等优势。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池体,其特征在于,潜流湿地池体中由多个中隔板(5)依次分隔为多级净化-防堵单元,中隔板(5)与潜流湿地池体底部连接,中隔板(5)上部设置有溢流孔;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下部设置有承托层(204),承托层(204)与净化-防堵单元的底面之间为集水层(205);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204)上部为净化湿地,其他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204)上设置有净化湿地和防堵池,净化湿地和防堵池由与承托层(204)垂直的折流挡板(6)分隔,净化湿地和防堵池均与对应的集水层(205)连通;净化湿地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部填料层(203)和上部填料层(202)和布水系统,上部填料层(202)上种植有挺水植物(201);防堵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部格栅(302)和上部格栅(301);第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布水系统与进水系统(1)连通,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集水层(205)与出水系统(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布水主管(101)和布水支管(102),布水主管(101)位于净化湿地顶部,多根布水支管(102)沿布水主管(101)依次排布,且各个布水支管(102)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布水主管(101),布水支管(102)上开有布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中布水主管(101)与进水主管(104)连接,进水主管(104)上设置有进水阀(103);出水系统(4)包括出水管(402),出水管(402)上设置有出水阀(4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层(204)为钢板,钢板上开有直径3mm-7mm的网孔,开孔率为60%-8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填料层(202)和下部填料层(203)为陶粒或碎石或卵石或砾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净化湿地内,上部填料层(202)中的填料粒径小于下部填料层(203)中的填料粒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挺水植物(201)为再力花或芦苇。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主管(104)、布水主管(101)、出水管(402)和布水支管(102)为钢管或塑料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格栅(302)和上部格栅(301)为网孔板,网孔板的网孔直径为1.5mm-2.5mm,网孔板的开孔面积为70%-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沿进水系统(1)到出水系统(4)的方向,各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净化湿地中上部填料层(202)的填料粒径依次减小,各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净化湿地中下部填料层(203)的填料粒径也依次减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包括潜流湿地池体,其特征在于,潜流湿地池体中由多个中隔板(5)依次分隔为多级净化-防堵单元,中隔板(5)与潜流湿地池体底部连接,中隔板(5)上部设置有溢流孔;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下部设置有承托层(204),承托层(204)与净化-防堵单元的底面之间为集水层(205);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204)上部为净化湿地,其他每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承托层(204)上设置有净化湿地和防堵池,净化湿地和防堵池由与承托层(204)垂直的折流挡板(6)分隔,净化湿地和防堵池均与对应的集水层(205)连通;净化湿地内自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部填料层(203)和上部填料层(202)和布水系统,上部填料层(202)上种植有挺水植物(201);防堵池内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下部格栅(302)和上部格栅(301);第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布水系统与进水系统(1)连通,最后一级净化-防堵单元的集水层(205)与出水系统(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水系统包括布水主管(101)和布水支管(102),布水主管(101)位于净化湿地顶部,多根布水支管(102)沿布水主管(101)依次排布,且各个布水支管(102)在水平方向上垂直于布水主管(101),布水支管(102)上开有布水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堵塞多级潜流湿地,其特征在于,第一级净化-防堵单元中布水主管(101)与进水主管(104)连接,进水主管(1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飞李巍胡啸赵琴郑晨叶晶肖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