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0471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3: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处理池内设置有生态处理区、出水区以及位于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下方的过水区,过水区底面设置为斜坡;生态处理区底部设置有污泥槽,污泥槽位于过水区斜坡的坡底,污泥槽内设置有排泥管;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内的水面上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的水面以下设置生态填料,生态处理区的生态填料的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盘。本技术充分利用生态浮床、生态填料及曝气相结合的优势,使得污泥易于沉淀聚集和及时清除,防止堵塞,同时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且无需经过独立的设备或单元进行污泥处理,减少抽水泵的使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保障排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1、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于厨房用水、厕所用水和洗浴用水等,一般水质比较稳定,有机物和氮、磷等营养物含量较高,在生物降解处理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污泥,而现在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采用了人工湿地处理技术,长时间运行后易堵塞,需要采取调节池、沉淀池、集泥池等前处理减少污泥对人工湿地填料造成堵塞的影响,但前处理措施比较单一,无法有效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2、另外,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设备一般设置有多个池体或者罐体,各个单元之间的液体转移主要利用溢流和抽水泵实现。由此导致设备的机电成本增加,抽水泵的维护成本增加,设备整体的能耗高,不利于在农村进行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在实现对农村污水中污泥降解去除的同时提高污水的处理效率。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内由挡墙分隔成生态处理区、出水区以及位于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下方的过水区,生态处理区的底部和出水区的底部通过过水区连通,过水区底面设置为斜坡,出水区设置在斜坡的坡顶上方,在生态处理区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在出水区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出水口的水平高度等于或低于进水口的水平高度;生态处理区底部设置有污泥槽,污泥槽位于过水区斜坡的坡底,污泥槽内设置有排泥管;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内的水面上设置有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内种植有植物,生态处理区和出水区的水面以下设置生态填料。

4、如上所述生态处理区的生态填料的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盘,微孔曝气盘连接曝气管的底端,曝气管的顶端延伸出生态处理区的顶部并连接鼓风机。

5、如上所述出水区内的上部设置有溢流槽,溢流槽连接出水口。

6、如上所述出水区底部设置有细网格栅,细网格栅位于出水区的生态填料之下。

7、如上所述排泥管为穿孔排泥管,排泥管内端的管道口封闭,排泥管侧壁的穿孔口朝上,排泥管的外端向上延伸出生态处理区,排泥管外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口的水平高度。

8、如上所述生态填料悬挂于生态浮床下方。

9、如上所述植物为鸢尾或水芹或千屈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充分利用生态浮床、软性纤维状生态填料和曝气的优势,使得污泥颗粒大,易于沉淀和及时被排出,从而不易堵塞处理装置,且操作简单、运行方便、易于管理;同时,在处理池底部即设置了集泥和排泥结构,无需经过独立的设备或单元进行处理,减少抽水泵的使用,装置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同时保障排泥效率,总体上本技术有效解决了采用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处理容易堵塞以及效率低等问题,提供一种治污效率高且成本低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由挡墙(3)分隔成生态处理区(13)、出水区(14)以及位于生态处理区(13)和出水区(14)下方的过水区(15),生态处理区(13)的底部和出水区(14)的底部通过过水区(15)连通,过水区(15)底面设置为斜坡,出水区(14)设置在斜坡的坡顶上方,在生态处理区(13)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2),在出水区(14)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5),出水口(5)的水平高度等于或低于进水口(2)的水平高度;生态处理区(13)底部设置有污泥槽(7),污泥槽(7)位于过水区(15)斜坡的坡底,污泥槽(7)内设置有排泥管(8);生态处理区(13)和出水区(14)内的水面上设置有生态浮床(12),生态浮床(12)内种植有植物,生态处理区(13)和出水区(14)的水面以下设置生态填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处理区(13)的生态填料(11)的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盘(9),微孔曝气盘(9)连接曝气管(10)的底端,曝气管(10)的顶端延伸出生态处理区(13)的顶部并连接鼓风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区(14)内的上部设置有溢流槽(4),溢流槽(4)连接出水口(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区(14)底部设置有细网格栅(6),细网格栅(6)位于出水区(14)的生态填料(11)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泥管(8)为穿孔排泥管,排泥管(8)内端的管道口封闭,排泥管(8)侧壁的穿孔口朝上,排泥管(8)的外端向上延伸出生态处理区(13),排泥管(8)外端的水平高度低于进水口(2)的水平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填料(11)悬挂于生态浮床(12)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为鸢尾或水芹或千屈菜。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1)内由挡墙(3)分隔成生态处理区(13)、出水区(14)以及位于生态处理区(13)和出水区(14)下方的过水区(15),生态处理区(13)的底部和出水区(14)的底部通过过水区(15)连通,过水区(15)底面设置为斜坡,出水区(14)设置在斜坡的坡顶上方,在生态处理区(13)的侧壁上部设置有进水口(2),在出水区(14)的侧壁上部设置有出水口(5),出水口(5)的水平高度等于或低于进水口(2)的水平高度;生态处理区(13)底部设置有污泥槽(7),污泥槽(7)位于过水区(15)斜坡的坡底,污泥槽(7)内设置有排泥管(8);生态处理区(13)和出水区(14)内的水面上设置有生态浮床(12),生态浮床(12)内种植有植物,生态处理区(13)和出水区(14)的水面以下设置生态填料(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村污水前置生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处理区(13)的生态填料(11)的下方设置有微孔曝气盘(9),微孔曝气盘(9)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晶赵剑其美周林彭香玉陈军肖磊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水生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