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8412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5 10:3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的副车架、车辆的车身组件以及车辆,副车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沿副车架的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多个副车架纵梁沿副车架的第二方向排布,多个副车架纵梁均与第一横梁、第二横梁连接,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连接座与第一横梁、相应副车架纵梁均固定连接,且连接座还适于与车辆的车身纵梁固定连接,连接座用于安装悬置。由此,通过连接座与第一横梁、相应副车架纵梁、车身纵梁均固定连接,能够形成刚性固连结构,提升连接座的刚度和结构强度,从而提升副车架的刚度和疲劳强度,车辆的动力总成通过悬置安装于连接座后,可以有效抑制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从而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具有该副车架的车身组件以及具有该车身组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前副车架上设置有安装支架,车辆的动力总成通过悬置安装于安装支架,现有安装支架刚度和结构强度不足,导致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进而大大降低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副车架,能够提升连接座的刚度和结构强度,从而提升副车架的刚度和疲劳强度,可以有效抑制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

2、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副车架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3、本技术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组件的车辆。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副车架,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副车架的第一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第一横梁位于所述第二横梁前侧;多个副车架纵梁,多个所述副车架纵梁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多个所述副车架纵梁沿所述副车架的第二方向排布,多个所述副车架纵梁均与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第一横梁、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均固定连接,且所述连接座还适于与所述车辆的车身纵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座用于安装悬置。

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副车架,通过连接座与第一横梁、相应副车架纵梁、车身纵梁均固定连接,能够形成刚性固连结构,提升连接座的刚度和结构强度,从而提升副车架的刚度和疲劳强度,车辆的动力总成通过悬置安装于连接座后,可以有效抑制动力总成向乘员舱传递振动和噪音,从而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

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限定出腔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内侧端壁为用于安装所述悬置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与所述第一横梁垂直。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端壁具有悬置安装孔,所述腔体结构内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于所述安装端壁且与所述悬置安装孔对应,所述安装环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外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为安装管。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壁为弧形。

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连接座内侧至外侧方向,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形成有避让槽结构,所述避让槽结构适于与连接所述悬置的紧固件对应,所述避让槽结构用于避让拆卸工具。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之间,且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的连接拐角处。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与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副车架还包括:多个悬置安装板,多个所述悬置安装板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多个所述悬置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多个所述连接座和多个所述悬置安装板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连接座和相应所述悬置安装板相对且间隔开以形成悬置安装空间。

1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悬置安装板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两个所述悬置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

1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的车身组件,包括:车身主体,所述车身主体具有车身纵梁;还包括上述的副车架,所述副车架固设于所述车身纵梁且位于所述车身纵梁下方。

1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20、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限定出腔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内侧端壁为用于安装所述悬置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与所述第一横梁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具有悬置安装孔,所述腔体结构内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于所述安装端壁且与所述悬置安装孔对应,所述安装环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外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安装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壁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连接座内侧至外侧方向,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形成有避让槽结构,所述避让槽结构适于与连接所述悬置的紧固件对应,所述避让槽结构用于避让拆卸工具。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连接支架,多个所述连接支架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之间,且所述连接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横梁和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的连接拐角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至少一个所述连接座与相应所述副车架纵梁连接的所述连接支架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悬置安装板,多个所述悬置安装板固设于所述第一横梁,多个所述悬置安装板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多个所述连接座和多个所述悬置安装板一一对应配合,所述连接座和相应所述悬置安装板相对且间隔开以形成悬置安装空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和所述悬置安装板均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座沿所述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两个所述悬置安装板位于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

14.一种车辆的车身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车辆的车身组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限定出腔体结构,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内侧端壁为用于安装所述悬置的安装端壁,所述安装端壁与所述第一横梁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端壁具有悬置安装孔,所述腔体结构内具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设于所述安装端壁且与所述悬置安装孔对应,所述安装环的内周壁具有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外端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为安装管。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连接座的前端壁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二方向,从所述连接座内侧至外侧方向,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的横截面形状为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副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形成有避让槽结构,所述避让槽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浩然曹世晋毕如俊谢志强司凯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