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1695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疏浚工程管制造技术领域,该疏浚工程软管,包括软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帘子线增强层和外胶层,所述耐磨内胶层内镶嵌有多个耐磨承压环,多个耐磨承压环沿着耐磨内胶层的轴向间隔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在耐磨内胶层内镶嵌有多个耐磨承压环,不仅增强了疏浚工程软管内壁的耐磨性能,而且还能确保疏浚工程软管应有的弯曲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主防脱针,使金属环体能稳固地镶嵌在工程管的内壁上,能有效防止金属环体从工程管的内壁中脱出,尤其是主防脱针与金属环体两端倒角处的辅助防脱针相配合,使金属环体的防胶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疏浚工程管制造,具体是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疏浚工程管与管线配套使用,主要输送具有锋利接触面、较大体积、比重较大的物体,如珊瑚礁、粗砂、风化岩等。

2、在疏浚工程管的研发阶段,本申请人对疏浚工程管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疏浚工程管的内壁上增设了耐磨承压环,用以提高管体内壁的耐磨性能,尤其是适合对珊瑚礁、风化岩的管道输送。

3、在实验阶段发现,疏浚工程管在输送的过程中,耐磨承压环会出现从疏浚工程管内脱出的情况。如何提高耐磨承压环的稳固性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对该工程软管进行改进,不仅增强了疏浚工程软管内壁的耐磨性能,而且还能确保疏浚工程软管应有的弯曲度。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包括软管管体,所述软管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帘子线增强层和外胶层,所述耐磨内胶层内镶嵌有多个耐磨承压环,多个耐磨承压环沿着耐磨内胶层的轴向间隔分布。

4、优选地,相邻所述耐磨承压环之间的间距为30-50mm。

5、优选地,所述帘子线增强层的厚度为24-28mm。

6、优选地,所述耐磨承压环包括圆形硬质金属环体,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主防脱针,所述主防脱针与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垂直,主防脱针的长度为5-20mm。

<p>7、优选地,所述主防脱针的表面以及圆形硬质金属环体外圆周面上覆盖有亲胶涂层,所述亲胶涂层,用以加大工程管壁内橡胶与圆形硬质金属环体之间的粘合力。

8、优选地,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两端的外圆周面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处沿着圆周面分布有辅助防脱针。

9、优选地,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厚度为4-8mm,宽度为20-40mm。

10、优选地,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内圆周面上覆盖有耐磨涂层。

11、一种疏浚工程软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步骤s1、制备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磨承压环;

13、步骤s2、耐磨承压环定位锁紧机构的安装:所述耐磨承压环定位锁紧机构包括旋转锁紧轴、多个压簧、多个定位轴,在软管绕制设备的管状芯膜的圆周面上且位耐磨承压环的安装位处,开有3个定位孔,3个定位孔沿着管状芯膜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旋转锁紧轴上且与定位孔对应的位置设有顶压槽,顶压槽的槽底面为顶压斜面,所述旋转锁紧轴位于管状芯膜内,所述定位轴穿插在所述的定位孔中,一个定位轴对应一个压簧,在压簧的作用下,将定位轴的一端顶压在顶压槽的顶压斜面上,并使定位轴的一端位于定位孔内;所述管状芯膜的外径与耐磨承压环的内径相适配;

14、步骤s3、耐磨承压环的安装及锁定:将多个耐磨承压环依次套装到管状芯膜上的耐磨承压环定位锁紧机构处;转动旋转锁紧轴,旋转锁紧轴上顶压槽的顶压斜面推动定位轴,每个耐磨承压环定位锁紧机构中的3个定位轴同时从定位孔内向外伸出将耐磨承压环的内壁面顶紧锁定,耐磨承压环被固定在管状芯膜上并且与管状芯膜同心;

15、步骤s4、绕制耐磨内胶层:首先在耐磨承压环和管状芯膜的表面绕制多层螺旋状的耐磨内胶带,其中相邻两层耐磨内胶带的螺旋绕制方向相反;然后在相邻耐磨承压环之间形成的凹槽处进行局部绕制耐磨内胶带,使用耐磨内胶带将所有的凹槽都填平后,最后在管状芯膜上耐磨内胶带的整个表面绕制两层螺旋状的耐磨内胶带,其中两层耐磨内胶带的螺旋绕制方向相反,耐磨内胶层绕制完成;

16、步骤s5、绕制帘子线增强层:在耐磨内胶层的表面绕制帘子线增强层;

17、步骤s6、绕制外胶层:在帘子线增强层的表面绕制外胶层。

18、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制备耐磨承压环的具体步骤如下:

19、首先,采用铸造工艺将不锈钢材料制作成圆形硬质金属环体,圆形硬质金属环体两端的外圆周面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处沿着圆周面分布有辅助防脱针,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主防脱针;

20、其次,利用喷枪将所述亲胶涂层所用的喷涂材料,喷涂在主防脱针的表面以及圆形硬质金属环体外圆周面上;利用喷枪将所述耐磨涂层所用的喷涂材料,喷涂在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内圆周面上,所述亲胶涂层所用的喷涂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c为3%-5%、si为1%-3%、mn为0.4%-0.6%、s为0.03%-0.05%、cr为0.1%-0.3%、余量为cu;所述耐磨涂层所用的喷涂材料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为:si为20%、mn为35%、ni为14%,余量为cr;

21、然后,亲胶涂层表面的封孔处理:亲胶涂层喷涂完成后,将封孔剂涂在亲胶涂层的表面,将亲胶涂层中的孔隙封闭;

22、最后,固化处理:将封孔处理后的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置入加热炉中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1±0.1小时,加热温度为160-170℃。

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4、本专利技术在耐磨内胶层内镶嵌有多个耐磨承压环,不仅增强了疏浚工程软管内壁的耐磨性能,而且还能确保疏浚工程软管应有的弯曲度。

25、本专利技术在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主防脱针,使金属环体能稳固地镶嵌在工程管的内壁上,能有效防止金属环体从工程管的内壁中脱出,尤其是主防脱针与金属环体两端倒角处的辅助防脱针相配合,使金属环体的防胶效果更佳。

26、本专利技术在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以及主防脱针的表面增设了亲胶涂层,通过亲胶涂层提高了工程管的管壁内的橡胶与圆形硬质金属环体之间的粘合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包括软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帘子线增强层和外胶层,所述耐磨内胶层内镶嵌有多个耐磨承压环,多个耐磨承压环沿着耐磨内胶层的轴向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耐磨承压环之间的间距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子线增强层的厚度为24-2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承压环包括圆形硬质金属环体,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主防脱针,所述主防脱针与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垂直,主防脱针的长度为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脱针的表面以及圆形硬质金属环体外圆周面上覆盖有亲胶涂层,所述亲胶涂层,用以加大工程管壁内橡胶与圆形硬质金属环体之间的粘合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两端的外圆周面处设有倒角,所述倒角处沿着圆周面分布有辅助防脱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采用的是不锈钢材料,厚度为4-8mm,宽度为20-4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内圆周面上覆盖有耐磨涂层。

9.一种疏浚工程软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制备耐磨承压环的具体步骤如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浚工程软管,包括软管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管体由内到外依次为耐磨内胶层、帘子线增强层和外胶层,所述耐磨内胶层内镶嵌有多个耐磨承压环,多个耐磨承压环沿着耐磨内胶层的轴向间隔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耐磨承压环之间的间距为30-5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帘子线增强层的厚度为24-28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承压环包括圆形硬质金属环体,所述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上分布有主防脱针,所述主防脱针与圆形硬质金属环体的外圆周面垂直,主防脱针的长度为5-2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疏浚工程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防脱针的表面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平张永康束栋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西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