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及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155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能够显著促进损伤线粒体的自噬功能而不影响正常线粒体的自噬功能,促进损伤线粒体的清除,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病理特征,如抑制tau蛋白的磷酸化、改善Aβ引发的学习记忆障碍。因此,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制备促进细胞自噬的制剂、制备抑制tau蛋白磷酸化的制剂、制备清除Aβ的制剂中的应用前景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天然产物和生物医药,具体地涉及波罗蜜属植物中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方法和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和/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神经退行性疾病是机体神经元结构或功能逐渐丧失而引发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亨廷顿氏病(huntington’s disease,hd)、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sclerosis,als)、不同类型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pino-cerebellar ataxia,sca)、皮克氏病(pick’s disease)、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ci)、脑损伤(brain injury,bi)、癫痫(epilepsy)、原发性年龄相关tau蛋白病(primary age-related tauopathy,part)等。目前这类疾病致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有效的治愈手段,主要的发病机制假说有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级联假说、tau蛋白假说以及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自噬损伤假说等。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ad患者脑细胞中存在大量自噬降解失败的损伤线粒体(pmid:33184293)和降解失败的自噬小体(pmid:15751225),证明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自噬损伤是ad发病机制中的早期事件。自噬是一种细胞质成分的降解机制,包括以清除损伤细胞器为主的线粒体自噬、内质网自噬,以清除胞内蛋白聚集体或damp为主的聚集体自噬、过氧化物酶体自噬和溶酶体自噬等。细胞自噬障碍导致损伤线粒体、炎症小体、tau蛋白等异常折叠蛋白无法及时清除(pmid:30116051),造成神经元、胶质细胞的线粒体功能持续性障碍,细胞代谢失调、能量不足(pmid:30482941),引发病理性神经炎症(pmid:33691134、pmid:33022416),造成脑组织损伤。因此,增强细胞自噬,清除损伤的线粒体和错误折叠的蛋白,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药物开发靶点(pmid:33184293、pmid:32333835、pmid:35034905、pmid:31577933和pmid:30742114)。

3、波罗蜜属(artocarpus)是桑科中重要的一个属,全球存在52个种,分布于东南亚及太平洋的一些岛屿上,我国约有15种,2亚种。波罗蜜属植物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许多植物在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台湾和斯里兰卡被用作传统民间用药。文献报道从波罗蜜属植物中获得80多个异戊烯基酚性化合物,其骨架类型包括异戊烯基多酚类,二氢异戊烯基多酚类、查尔酮类、二氢查尔酮类、双苯吡酮类、橙酮类、黄烷-3-醇类、2-芳基苯并呋喃类、1,2-二苯乙烯类;这些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细胞毒及抗锥虫及疟原虫、抑制胰脂肪酶、抑制酪氨酸酶、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α-葡糖苷酶和抑制黑色素生产生物活性,尤其是在抗氧化和细胞毒等方面效果显著,但未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4、菠萝蜜(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既是一种特色的热带木本粮食作物,也是特色热带水果,收录于《本草纲目》,在中国主要种植于海南、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区。菠萝蜜果肉富含菠萝蜜多糖、酚类化合物、类胡萝卜素、抗氧化成分等功能组分,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辅助降血糖、提高免疫力等有益的生理作用;种子富含抗性淀粉、皂苷、生物碱、有机酸、氨基酸等功能活性成分,具有缓解痉挛、制止副交感神经系统冲动、增强免疫力、调节情绪、预防衰老等生理功效,但均未涉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和改善记忆功能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及其制药用途,具有良好的成药前景。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了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4、

5、其中,r2和r5各自独立表示h或oh;r1、r3、r4、r7各自独立表示h、c5~c10烯基;r6表示h或oh或c5烯基;条件是:r1、r3、r4、r6、r7至少有一个取代基为烯基。

6、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7、

8、其中,r2和r5各自独立表示h或oh;r1、r3、r4、r7各自独立表示h、r6表示h、oh或条件是:r1、r3、r4、r6、r7至少有一个取代基为烯基。

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如下述式(i)所示:

10、

11、其中,所述化合物为y1-10,r1-r7如下表格所示

12、

13、

14、更进一步,上述y1-10所述化合物为8-geranylapigenin(y1)、桑根酮w(sanggenonw,y2)、3′-geranyl-3-prenyl-2′,4′,5,7-tetrahydroxyflavone(y3)、5′-geran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y4)、5′-z-geran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y5)、桑皮酮s(kuwanon s,y6)、异桑皮酮s(isokuwanon s,y7)、albanin d(y8)、3′,8-diprenyl-4′,5,7-trihydroxy-flavone(y9)、桑皮酮t(kuwanon t,y10)。

1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16、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用于制备改善记忆或认知功能、促进自噬功能、减少aβ积累或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药物中的应用。

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或辅助改善记忆功能的保健食品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发现以8-geranylapigenin(y1)、桑根酮w(sanggenon w,y2)、3′-geranyl-3-prenyl-2′,4′,5,7-tetrahydroxyflavone(y3)、5′-geran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y4)、5′-z-geranyl-5,7,2′,4′-tetrahydroxy-flavone(y5)、桑皮酮s(kuwanon s,y6)、异桑皮酮s(isokuwanons,y7)、albanin d(y8)、3′,8-diprenyl-4′,5,7-trihyd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所述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如下述式(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用于制备改善记忆或认知功能、促进自噬功能、减少Aβ积累或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脑缺血、脑损伤、癫痫、脑肿瘤或tau蛋白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tau蛋白病选自额颞叶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节变性、皮克氏病或克雅氏病、进行性皮质下胶质增生、进行痴呆缠结性核上性麻痹、伴发钙化的弥漫性神经原纤维缠结、嗜银颗粒性痴呆、肌萎缩性侧索硬化帕金森-痴呆复征、拳击员痴呆、唐氏综合征、Gerstmann-Straussler-Scheinker病、Hallerworden-Spatz病、包涵体肌炎、Creutzfeld-Jakob病、多系统萎缩、C型Niemann-Pick病、朊病毒蛋白大脑淀粉样血管病、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强直性肌营养不良、非-guanamian伴发神经原纤维缠结的运动神经元病、慢性创伤脑病、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或原发性年龄相关tau蛋白病。

8.一种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括一种或一种以上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和/或其药物上可接受的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包含一种或多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或稀释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所述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如下述式(i)所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结构式如下述式(i)所示: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异戊烯基多酚类化合物在制备用于制备改善记忆或认知功能、促进自噬功能、减少aβ积累或抑制tau蛋白磷酸化药物中的应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选自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氏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脑缺血、脑损伤、癫痫、脑肿瘤或tau蛋白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中所述的tau蛋白病选自额颞叶痴呆、进行性核上性麻痹、皮质基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兵高文叶文才张晓琦黄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