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708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技术领域。所述的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集成了高频隔离变压器、自耦变压器和Buck变换器,其中自耦变压器的输出作为Buck变换器的输入,Buck变换器的输出与高频隔离变压器的输出并联,所述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仅通过其中集成的Buck变换器实现输出电压闭环调节。本发明专利技术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能够实现大部分开关管的软开关工作,其中的Buck变换器输入电压应力低、且只需处理部分功率。借助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特殊结构设计,很容易实现高降压比、低压大电流输出,特别适合服务器电源、CPU电源等超低压、大电流输出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电子变换器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全球数据需求的不断激增,数据中心的电力需求呈现出指数级的增长,尤其是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和高性能计算等领域的飞速发展,超大功耗芯片的广泛应用对供电系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据中心所承担的数据传输量和计算任务量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达到全球总耗电量的14%。这引发了对更为高效的电源解决方案的迫切需求。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水平主要受其供电结构的影响。传统的供电结构采用交流母线,电网侧在经过不间断电源、整流和逆变等多级功率转换后,形成交流母线电压,在此基础上由电源分配单位传输至各个供电单元,最后经整流降压两级变换得到12v直流母线电压。为了提高系统效率和可靠性,提出了一种新型的48v配电母线结构,以减少功率转换级数、提高能效并降低成本。此外,通过将交流不间断电源转换为直流不间断电源,并置于48v直流母线上。最终,将直流母线电压提高4倍,从而降低电流至原来的四分之一并减少传输损耗。

2、在当今数字化时代,gpu(图形处理单元)和人工智能(ai)等超大功耗芯片的迅速发展推动了计算能力的飞速增长。然而,这些高性能芯片所需的供电能力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在大规模数据中心和gpu服务器领域。以某gpu为例,其核心电压范围在0.8v到1.2v之间。在额定工况下,核心的额定电压为1v,额定电流达到600a。然而,在gpu加速模式下,gpu所需的电流高达1200a,并且需要1v的电压。这表明随着gpu性能的提升,其对供电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3、当前对48v直流母线变换器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两级和单级解决方案,其中两级结构采用了第一级固定比例变换器,如llc谐振变换器或开关电容变换器,和第二级多相降压变换器。尽管两级式结构相对直观,但是多级变换将带来更大的电路损耗以及更大的变换器体积,限制了功率密度和效率。而单极式结构可以直接将48v母线电压变换至负载端所需的电压等级,变换级数更少,变换器所带来的损耗更少,体积更小。因此,在48v供电场景中,针对单级解决方案有着许多研究。

4、在单级解决方案中,有着多种创新的拓扑结构,其中较为典型的便是变压器型sigma变换器。传统的变压器型sigma变换器为变压器型直流变换器与pwm直流变换器串联分压,能够实现输出电压的调节,同时变换器原边部分功率传输至副边,能量传输效率上有一定优势。但是传统的变压器型sigma变换器在启动过程中存在问题,当输入端瞬间加入48v电压时,由于变压器型直流变换器还未完全建压,此时pwm直流变换器两端电压较高,为避免pwm直流变换器损坏,选取pwm直流变换器功率开关管时需要考虑更高的电压应力。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目的

2、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使用在48v母线架构的直流母线变换器所面临的高变比、大电流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

3、技术方案

4、本文提供了一种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及其控制方法,用于对输入电压进行降压处理。所述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由第一输入端(vin+)、第二输入端(vin-)、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第四开关管(s4)、第五开关管(s5)、第六开关管(s6)、第七开关管(s7)、第八开关管(s8)、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变压器(t)、自耦变压器(at)、第一输出端(vo+)、第二输出端(vo-)、第一节点(p1)、第二节点(p2)、第三节点(p3)、第四节点(p4)、第五节点(p5)组成,所述变压器(t)由变压器第一绕组(t1)、变压器第二绕组(t2)、变压器第三绕组(t3)组成,所述自耦变压器(at)由自耦变压器第一绕组(w1)、自耦变压器第二绕组(w2)组成。

5、所述第一电容(c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vin+),所述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vin-),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入端(vin+),所述第一开关管(s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p1),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p1),所述第二开关管(s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p2),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p2),所述第三开关管(s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vin-),所述第一电感(l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节点(p1),所述第一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容(c2)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第一绕组(t1)的一端,所述变压器第一绕组(t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p3),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p3),所述第四开关管(s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vin-),所述自耦变压器第一绕组(w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节点(p2),所述自耦变压器第一绕组(w1)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p4),所述自耦变压器第二绕组(w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p4),所述自耦变压器第二绕组(w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三节点(p3),所述第三电容(c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p4),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vin-),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第二绕组(t2)的一端,所述第五开关管(s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vo-),所述变压器第二绕组(t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vo+),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变压器第三绕组(t3)的一端,所述第六开关管(s6)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vo-),所述变压器第三绕组(t3)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vo+),所述第四电容(c4)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vo+),所述第四电容(c4)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vo-),所述第七开关管(s7)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四节点(p4),所述第七开关管(s7)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p5),所述第八开关管(s8)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p5),所述第八开关管(s8)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vo-),所述第二电感(l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五节点(p5),所述第二电感(l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vo+),所述第五电容(c5)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vo+),所述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vo-),所述第六电容(c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输出端(vo+),所述第六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出端(vo-),所述第二输出端(vo-)连接于所述第二输入端(vin-)。

6、对于上述的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中的第一开关管(s1)、第二开关管(s2)、第三开关管(s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流叠加型混合式直流变换器,其特征在于:

2.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泽伟许一鸣吴红飞邢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