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新用途和制备方法以及调味品技术_技高网

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新用途和制备方法以及调味品技术

技术编号:410705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材料领域,公开了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的用途,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为通过化学键连接有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的透明质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在高温下不易形成焦谷氨酸钠,可提高谷氨酸钠的稳定性,因此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可适用于高温烹饪环境,可作为替代谷氨酸/钠的调料。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制备方法和调味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材料领域,具体为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新用途和制备方法以及调味品


技术介绍

1、谷氨酸接枝透明质酸钠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医药用途;

2、如,cn116769066a,提出了谷氨酸接枝透明质酸钠在预防和/或缓解由炎症引起的皮肤不适中的用途。

3、cn112194738a,提出了谷氨酸接枝透明质酸钠作为免疫增强制剂的用途。

4、本方案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开发谷氨酸接枝透明质酸钠的新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的新用途,我们发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在高温下不易形成焦谷氨酸钠,可提高谷氨酸钠的稳定性,因此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可适用于高温烹饪环境,可作为替代谷氨酸/钠的调料。

2、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制备方法和调味品。

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的用途,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为通过化学键连接有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的透明质酸钠。

4、优选地,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为通过离子键连接有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的透明质酸钠;更为具体来说,所述化学键为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分子中的羧酸根以及l-谷氨酸钠分子或l-谷氨酸分子的铵根所形成的离子键;

5、本专利技术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结构式如下:

6、

7、其中,m为na或h。

8、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存在x个d-葡萄糖醛酸钠-n-乙酰葡糖胺二糖单元以及y个l-谷氨酸/钠d-葡萄糖醛酸-n-乙酰葡糖胺二糖单元。同时,y≥1,即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每个透明质酸分子上应有至少一个羧基与谷氨酸/钠结合。

9、x对应与分子量为1000da~2000kda的透明质酸所对应的d-葡萄糖醛酸钠-n-乙酰葡糖胺二糖单元的个数;

10、一般来说,x可以选择为3~6000;

11、在本专利技术中,优选为离子键进行连接,离子键的连接力远远不及共价键,其可以在调味过程中缓释谷氨酸及其盐,同时,在高温时,基于透明质酸大分子保护、离子化合物在油中不可溶等特性,避免全部或快速释放了谷氨酸及其盐形成焦谷氨酸钠。

12、而采用离子键连接的另外一个优势在于:

13、透明质酸钠长链结构可结合大量的谷氨酸钠,在相同谷氨酸钠浓度下提高与谷氨酸受体结合的谷氨酸钠数目,起到增加谷氨酸钠鲜味的作用。

14、透明质酸钠会提供给谷氨酸盐充足的钠离子,避免单一使用谷氨酸钠会导致的钠离子流失进入食物内而出现风味下降的现象。透明质酸钠可为谷氨酸钠提供适当的ph缓冲与大量钠离子,使谷氨酸钠中的钠离子数维持在最佳水平,起到增强谷氨酸钠鲜味的作用。

15、在上述的用途中,每一个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分子中至少接枝有一个l-谷氨酸钠分子或l-谷氨酸分子。

16、在上述的用途中,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kda~2000kda,优选300kda~1200kda。

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案例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kda、2kda、5kda、10kda、20kda、50kda、100kda、200kda、500kda、1000kda、1500kda或2000kda;

18、在上述的用途中,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为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kda~1500kda。在该分子量范围内,x可以选择为6~4500;优选地,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300kda~1500kda;

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优选案例中,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kda、5kda、10kda、20kda、50kda、100kda、200kda、500kda、1000kda、1200kda或1500kda;

20、上述不同重均分子量的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可采用如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cn113512134b所描述的工艺进行制备。

21、在上述的用途中,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为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ha60。

22、相比单一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采用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优势在于:风味层次更加丰富,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的使用可以使谷氨酸钠保持高温下更低的降解率、更大的谷氨酸钠缓释浓度。可能的原因在于:由于全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分布范围为2kda~1500kda,必然会导致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质酸钠上的谷氨酸/钠接枝密度不同,进而导致风味的层次性更丰富。

23、在上述的用途中,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的1%~100%的羧基结合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优选20%~80%的羧基结合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更优选40%~60%的羧基结合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

24、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调味品,含有任一所述的用途中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

25、在上述的调味品中,含有0.0001wt%~99.9999wt%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

26、在上述的调味品中,所述调味品为味精、酱油、酱、醋或火锅底料。

27、最后,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一种如上任一所述的用途中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1)溶液1的配制:透明质酸钠溶解得到溶液。

29、(2)溶液2的配制: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溶解,加入盐酸使其形成谷氨酸盐酸盐溶液;

30、(3)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制备:将溶液2按所需谷氨酸在透明质酸钠上的结合比例加入到溶液1中,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除去未反应的谷氨酸及反应产生的氯化钠,即得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

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案例中,1g透明质酸钠可至少与0.01g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反应;更为优选地,1g透明质酸钠可与0.1~0.5g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反应;更为优选地,1g透明质酸钠可与0.12~0.45g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反应;

32、通过上述的制备方法可见,本专利技术采用较为简单的共混工艺即可制备基于离子键结合的产物,相比cn116769066a所述的需要使用催化剂、活化剂以促进共价键形成的方法,可以进一步的确定,本专利技术的化合物是基于离子键结合形成。

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4、(1).实验证实,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形成稳定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盐,谷氨酸钠的氨基与透明质酸的羧基成盐,高温下不易形成焦谷氨酸钠,可提高谷氨酸钠的稳定性。

35、(2).实验证实,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能够提高菜品的风味,丰富菜品风味的丰富性。其原因在于:谷氨酸钠通过刺激舌头味蕾上特定的味觉受体如氨基酸受体t1r1/t1r3、代谢性谷氨酸受体(mglur4和mglur1)等带给人味觉感受。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的用途,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为通过化学键连接有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的透明质酸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分子中至少连接有一个L-谷氨酸钠分子或L-谷氨酸分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kDa~2000kDa,优选300kDa~1200kD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为全分子量透明质酸钠;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kDa~1500kDa;优选地,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300kDa~1500kD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的1%~100%的羧基结合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优选20%~80%的羧基结合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更优选40%~60%的羧基结合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键为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分子中的羧酸根以及L-谷氨酸钠分子或L-谷氨酸分子的铵根所形成的离子键。

7.一种调味品,其特征在于,含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途中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含有0.0001wt%~99.9999wt%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味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味品为味精、酱油、酱、醋或火锅底料。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用途中的谷氨酸透明质酸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

【技术特征摘要】

1.采用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制备调味品的用途,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为通过化学键连接有l-谷氨酸钠或l-谷氨酸的透明质酸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每一个谷氨酸透明质酸钠分子中至少连接有一个l-谷氨酸钠分子或l-谷氨酸分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1kda~2000kda,优选300kda~1200kda。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为全分子量透明质酸钠;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2kda~1500kda;优选地,所述全分子量分布的透明质酸钠的重均分子量为300kda~1500kda。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谷氨酸透明质酸钠中透明质酸钠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沛学曾庆恺焉丽萍向娟王冉邵华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沛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