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6882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涉及车载显示技术领域,包括下壳体,下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上壳体顶部设置有显示器,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显示器横移和旋转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显示器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两个导向窗口,其第二导向窗口又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实现限位杆与驱动件的接触与分离,进而去控制车载显示器的移动和转动,以满足车载显示器位置的快速调整,方便副驾驶的使用,车载显示器可以在竖屏和横屏之间快速切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无需额外的电力或气压设备,具有自锁功能,稳定性好,无需在车内安装大连屏,在降低整体造车成本的同时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使用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载显示,具体为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汽车在娱乐化、智能化上的要求不断提高,以及移动设备的日益普及,使得车载多媒体的功能、形式日趋丰富,可与手机、电脑互联或者能与互联网连接的多功能、大尺寸显示终端已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2、目前部分车载主控屏幕已经达到十四寸高清液晶显示屏,且采用最新阶段车载芯片以满足车机处理,可以用来娱乐影音,车载显示终端的固定方式大都以横屏或竖屏的单一模式直接固连于仪表台,比亚迪等车企品牌也可以使得显示器终端进行九十度转动,已实现面对不同规格的图片及视频等影像资源时进行实现等比例、全屏显示,但终端依旧不能在转动时保持移动,使得副驾驶人员不能直视显示终端,不能够兼顾不同乘员的个人使用习惯,使用体验不佳,部分车企品牌采用的是多联屏以满足使用需求,也只有在豪华车系上才有,如此以来,整体生产成本会升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所述上壳体顶部设置有显示器,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显示器横移和旋转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显示器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表面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底部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设置下壳体内部一侧,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套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底部与下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表面套接有驱动筒,所述驱动筒内环壁开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驱动筒通过内螺纹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筒外表面开设有涡槽,所述驱动筒靠近下壳体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涡轮,所述驱动筒通过涡槽与涡轮啮合连接。

4、优选的,所述涡轮中部套接有导向辊,所述导向辊与涡轮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辊上下两端贯穿上壳体和下壳体延伸至外部,所述导向辊顶部一端与显示器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表面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导向窗口和第二导向窗口。

5、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窗口宽度与导向辊直径相匹配,所述导向辊置于第一导向窗口内且与第一导向窗口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辊上下两端套接有第一限位环,所述第一限位环与导向辊固定连接,两端所述第一限位环沿导向辊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滑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窗口分为横移段和脱离段,所述脱离段设置在第二导向窗口远离伺服电机的一端,所述脱离段与横移段之间角度为七十度,所述第二导向窗口内置有限位杆。

7、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呈方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杆两端套接第二限位环,所述第二限位环与限位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环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与上壳体和下壳体滑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脱离段远离横移段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

9、优选的,所述定位筒内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固定筒内置有顶杆,所述顶杆与固定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远离定位筒的一端与顶杆接触。

10、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相互靠近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套接有卷簧。

11、优选的,所述卷簧置于安装筒内且一端与安装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另一端与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远离安装筒的一端置于横移段与脱离段之间。

12、优选的,所述下壳体和上壳体靠近安装筒的一侧开设有弧形窗口,所述弧形窗口内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弧形窗口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上壳体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拧轮,所述拧轮靠近弧形窗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拨动板,所述拨动板远离拧轮的一端与连接杆接触。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14、本专利技术将驱动筒和螺纹杆以及涡轮进行配合,伺服电机驱动螺纹杆绕自身轴线转动时,限位杆与涡轮接触,并且限位杆被置于涡轮的凹槽处,由于第一导向窗口和第二导向窗口之间的直线距离小于涡轮内圈直径,涡轮无法驱使限位杆绕自身轴线转动,形成了自锁状态,当螺纹杆受到驱动时,驱动筒、涡轮和限位杆会沿第二导向窗口的横移段长度方向前进,同时导向辊顶部的显示器也会沿第一导向窗口长度方向移动,这样就实现了将显示器从中控台移动到副驾驶的位置,以方便副驾驶的使用;

15、当移动至横移段的尽头后,涡轮仍然对限位杆施加驱动力,使限位杆克服挡板和顶杆对其的弹力,进入脱离段的导向窗口内,这时,限位杆不再锁定涡轮,当螺纹杆继续驱动驱动筒绕自身轴线转动后,驱动筒会驱使涡轮和导向辊绕其轴线旋转90度。导向辊顶部的显示器也会旋转90度,实现从竖屏调整到横屏的状态,以满足副驾驶的使用需求,例如观看影音或玩游戏等;

16、设置有两个导向窗口,其第二导向窗口又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实现限位杆与驱动件的接触与分离,进而去控制车载显示器的移动和转动,以满足车载显示器位置的快速调整,方便副驾驶的使用,通过该装置,车载显示器可以在竖屏和横屏之间快速切换,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提高了驾驶员和副驾驶员的使用体验,操作方便,无需额外的电力或气压设备,具有自锁功能,稳定性好,无需在车内安装大连屏,在降低整体造车成本的同时可以满足使用者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使用舒适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顶部设置有显示器(4),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显示器(4)横移和旋转的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与显示器(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01),所述伺服电机(301)表面套接有固定环(302),所述固定环(302)底部与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01)设置下壳体(1)内部一侧,所述伺服电机(3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3),所述螺纹杆(303)远离伺服电机(301)的一端套接有支撑板(304),所述支撑板(304)与螺纹杆(3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04)底部与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03)表面套接有驱动筒(305),所述驱动筒(305)内环壁开设有与螺纹杆(303)相匹配的内螺纹(306),所述驱动筒(305)通过内螺纹(306)与螺纹杆(303)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筒(305)外表面开设有涡槽(307),所述驱动筒(305)靠近下壳体(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涡轮(308),所述驱动筒(305)通过涡槽(307)与涡轮(308)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308)中部套接有导向辊(309),所述导向辊(309)与涡轮(308)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辊(309)上下两端贯穿上壳体(2)和下壳体(1)延伸至外部,所述导向辊(309)顶部一端与显示器(4)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表面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导向窗口(311)和第二导向窗口(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窗口(311)宽度与导向辊(309)直径相匹配,所述导向辊(309)置于第一导向窗口(311)内且与第一导向窗口(31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辊(309)上下两端套接有第一限位环(310),所述第一限位环(310)与导向辊(309)固定连接,两端所述第一限位环(310)沿导向辊(309)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310)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上壳体(2)和下壳体(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窗口(312)分为横移段(313)和脱离段(314),所述脱离段(314)设置在第二导向窗口(312)远离伺服电机(301)的一端,所述脱离段(314)与横移段(313)之间角度为七十度,所述第二导向窗口(312)内置有限位杆(3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15)呈方柱形结构,所述限位杆(315)两端套接第二限位环(316),所述第二限位环(316)与限位杆(315)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限位环(316)相互靠近的端面分别与上壳体(2)和下壳体(1)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离段(314)远离横移段(313)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筒(317),所述固定筒(317)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定位筒(3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筒(318)内设置有伸缩弹簧(319),所述固定筒(317)内置有顶杆(320),所述顶杆(320)与固定筒(317)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伸缩弹簧(319)远离定位筒(318)的一端与顶杆(320)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相互靠近的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筒(321),所述安装筒(321)内腔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322),所述转动杆(322)表面套接有卷簧(3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簧(323)置于安装筒(321)内且一端与安装筒(32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卷簧(323)另一端与转动杆(322)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322)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板(324),所述挡板(324)远离安装筒(321)的一端置于横移段(313)与脱离段(314)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靠近安装筒(321)的一侧开设有弧形窗口(325),所述弧形窗口(325)内置有连接杆(326),所述连接杆(326)与弧形窗口(32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上壳体(2)顶部一侧转动连接有拧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壳体(1),所述下壳体(1)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壳体(2),所述上壳体(2)顶部设置有显示器(4),所述上壳体(2)与下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驱使显示器(4)横移和旋转的驱动组件(3),所述驱动组件(3)与显示器(4)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包括伺服电机(301),所述伺服电机(301)表面套接有固定环(302),所述固定环(302)底部与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伺服电机(301)设置下壳体(1)内部一侧,所述伺服电机(301)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03),所述螺纹杆(303)远离伺服电机(301)的一端套接有支撑板(304),所述支撑板(304)与螺纹杆(303)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304)底部与下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303)表面套接有驱动筒(305),所述驱动筒(305)内环壁开设有与螺纹杆(303)相匹配的内螺纹(306),所述驱动筒(305)通过内螺纹(306)与螺纹杆(303)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筒(305)外表面开设有涡槽(307),所述驱动筒(305)靠近下壳体(1)中心的一侧设置有涡轮(308),所述驱动筒(305)通过涡槽(307)与涡轮(308)啮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轮(308)中部套接有导向辊(309),所述导向辊(309)与涡轮(308)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辊(309)上下两端贯穿上壳体(2)和下壳体(1)延伸至外部,所述导向辊(309)顶部一端与显示器(4)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1)和上壳体(2)表面开设有贯穿自身的第一导向窗口(311)和第二导向窗口(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窗口(311)宽度与导向辊(309)直径相匹配,所述导向辊(309)置于第一导向窗口(311)内且与第一导向窗口(31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导向辊(309)上下两端套接有第一限位环(310),所述第一限位环(310)与导向辊(309)固定连接,两端所述第一限位环(310)沿导向辊(309)轴线对称分布,两个所述第一限位环(310)相互远离的端面分别与上壳体(2)和下壳体(1)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多角度调节的车载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向窗口(312)分为横移段(313)和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联合创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