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6818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间体顺式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以三唑酮为原料,与环氧丙醇或甘油缩合得到顺‑(2‑((1H‑1,2,4‑三氮唑‑1‑基)甲基)‑2‑(2,4‑二氯苯基)‑1,3‑二氧环戊‑4‑基)甲醇,再与磺酰氯反应得到磺酸(2‑((1H‑1,2,4‑三氮唑‑1‑基)甲基)‑2‑(2,4‑二氯苯基)‑1,3‑二氧环戊‑4‑基)甲酯(伊曲康唑活性酯)。与现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合成步骤少等特点,具有工业生产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具体涉及一种伊曲康唑中间体顺式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1、伊曲康唑(6,结构式如下所示)化学名为4-[4-[4-[4-[[顺-2-(2,4-二氯苯基)-2-(1h-1,2,4-三氮唑-1-甲基)-1,3-二氧环戊-4-]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1rs)-1-甲丙基]-2,4-二氢-3h-1,2,4-三氮唑-3-酮,为三唑类高效广谱抗真菌药。近年来研究发现,伊曲康唑具有潜在抑制血管内细胞增生的作用,可用于肿瘤的治疗(cn101711156a)。

2、

3、伊曲康唑有3个手性碳原子8个手性异构体,商业上可得到的异构体是1,3-二氧环戊烷呈顺式构型的4个异构体,即2r4s2’s、2r4s2’r、2s4r2’s、2s4r2’r,中国药典、欧洲药典上收录的伊曲康唑是这四个异构体的混合物。由于1,3-二氧环戊烷呈顺式的伊曲康唑在生物活性与毒性无明显差异,各国药典收录的伊曲康唑是1,3-二氧环戊烷呈顺式,

4、顺式活性酯(1,3-二氧环戊烷连接的三氮唑片断与磺酯酯片断呈顺式)是合成伊曲康唑重要中间体,文献(cn104774195a)合成方法如下:三唑酮(2)与光学纯3-氯1,2-丙二醇(7-a、7-b)反应得氯代产物(8-a、8-b),与苯甲酸钠进行酯化反应得苯甲酸酯(9-a、9-b),碱催化水解后得醇(10-a、10-b),最后与对甲苯磺酰氯进行磺酰化反应得顺式活性酯(1-a、1-b)。该路线合成活性酯,原料光学纯3-氯1,2-丙二醇不易得,合成步骤经过氯代物、苯甲酸酯、醇等步骤,操作步骤繁多,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5、us20130102614a1报道的合成路线是三唑酮(2)与光学纯1-对甲磺酸甘油酯反应直接得到活性酯(1),虽然该合成路线短,但光学纯的1-对甲苯磺酸甘油酯质量差,不易得到,市场价格高,不利于工业生产。

6、

7、专利cn101391994a合成路线是顺式溴代酯(10)与三氮唑(11)在碱和催化剂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缩合得二氧环戊醇(4),该合成路线虽然短,但顺式溴代酯价格高且不易得到,限制了该合成路线的使用。

8、

9、基于此,亟待研究和开发生产成本低廉、合成步骤少的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新型伊曲康唑中间体顺式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该方法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合成步骤少,劳动低的特点,极具工业化价值。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将三唑酮(2)与甘油(3-a)或环氧丙醇(3-b)缩合得到(2-((1h-1,2,4-三氮唑-1-基)甲基)-2-(2,4-二氯苯基)-1,3-二氧环戊-4-基)甲醇(4,以下简称二氧环戊醇),再与磺酰氯反应得到顺式磺酸-(2-((1h-1,2,4-三氮唑-1-基)甲基)-2-(2,4-二氯苯基)-1,3-二氧环戊-4-基)甲醇酯(1,以下简称活性酯)。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4、1)惰性气体如氮气、氩气等氛围下,化合物2三唑酮与化合物3-a甘油或化合物3-b环氧丙醇在酸性环境及溶剂作用下进行缩酮反应,获得化合物4中间体二氧环戊醇;

5、2)化合物4中间体二氧环戊醇与化合物5-a对甲苯磺酰氯或化合物5-b甲磺酰氯在碱性环境以及催化剂和溶剂存在条件下反应,生成相应的伊曲康唑活性酯1-a、1-b;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6、

7、具体的,步骤1)中,环氧丙醇或甘油用量为起始原料三唑酮摩尔量的1.3~1.7倍,优选为1.5倍。

8、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用的酸为对甲苯磺酸、甲磺酸、三氟乙酸等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对甲苯磺酸,酸的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1.3~1.7倍,优选为1.5倍。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50~100℃,优选为70~80℃,反应时间为4~6小时,优选为5小时。

9、具体的,步骤2)中,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0.9~1.1倍,优选为1.0倍。

10、进一步的,步骤2)中,催化剂选用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剂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0.015~0.025倍,优选为0.02倍。步骤2)中,所用的碱为三乙胺、二异丙胺、三异丙胺等有机胺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三乙胺,碱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0.9~1.1倍,优选为1.0倍。

11、进一步的,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30~60℃,优选为40~50℃,反应时间为6~10小时,优选为8小时。步骤1)和步骤2)中,所用溶剂为甲苯、氯苯、三氯甲烷等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为甲苯。

12、和现有方法相比,本专利技术合成方法具有如优点:

13、1)本专利技术选用廉价易得的甘油或环氧丙醇(3)作为起始原料,而不是3-氯-1,2-丙二醇(7)或对甲苯酸甘油酯,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用甘油或环氧丙醇可直接得到二氧环戊醇(4),缩短了工艺过程,提高了收率,减少了反应步骤和生产成本。3-氯-1,2-丙二醇得到的中间体是二氧环戊氯(8),还要再进行酯化、水解才能得到能得到二氧环戊醇(4),增加了反应步骤和生产成本;1-对甲磺酸甘油酯虽然合成路线短,但原料价格高,质量差,不适合工业生产;

14、2)现有文献方法反应步骤多,消耗酸碱量大,苯甲酸钠作为工艺废物排放,环境污染大;本专利技术方法反应步骤少,原子利用率高,酸碱消耗量少,环境污染小;

15、3)本专利技术两步反应选用同一种溶剂,中间体二氧环戊醇不从溶液中拿出,减少了溶剂消耗,有利于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

16、4)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合成步骤少,劳动低等特点,极具工业化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环氧丙醇或甘油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1.3~1.7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酸为对甲苯磺酸、甲磺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酸的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1.3~1.7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4~6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0.9~1.1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催化剂选用4-二甲氨基吡啶,催化剂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0.015~0.025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的碱为三乙胺、二异丙胺、三异丙胺中的一种或多种,碱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0.9~1.1倍。p>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温度为30~60℃,反应时间为6~10小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所用溶剂为甲苯、氯苯、三氯甲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环氧丙醇或甘油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1.3~1.7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酸为对甲苯磺酸、甲磺酸、三氟乙酸中的一种或多种,酸的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的1.3~1.7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50~100℃,反应时间为4~6小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伊曲康唑活性酯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对甲苯磺酰氯或甲磺酰氯用量为三唑酮摩尔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英利孙威孟建升蒋俊春唐秋玲刘砺韦威郜勇嘉赵冬华李恩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