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速冷保温杯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速冷保温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4254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冷保温杯,涉及保温杯领域,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内设置有伸入所述杯体内的吸热块;所述吸热块与所述杯盖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杯盖扣设在所述杯体上时,所述杯体开口端插接于所述出水通道内,所述吸热块与所述杯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驱动所述吸热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密封件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杯体的侧壁上,并在所述杯体和所述吸热块之间形成密封面,在所述吸热块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的底部离开所述杯体并打开所述出水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同时实现降温和保温、使用方便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保温杯,具体涉及一种速冷保温杯


技术介绍

1、水杯是一种能够满足人们饮水需求的重要工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为了满足人们对饮水温度的需求,市面上出现了如保温杯之类的容器,其能够降低杯中液体与外界环境的换热速度以保持杯中液体的温度,不仅能让热水保持一定温度,也可以让冷饮之类的东西保持一定温度。传统的保温杯主要由内胆与外壳组成,内胆和外壳之间进行抽真空以阻挡内胆内部的液体与外部空气进行热量交换,减少保温杯内液体的热量流失,达到保温的效果。

2、保温杯由于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用户在需要喝水的时候经常由于水温太烫而无法直接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速冷保温杯,具有同时实现降温和保温、使用方便的优点。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速冷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所述杯盖内设置有伸入所述杯体内的吸热块;所述吸热块与所述杯盖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所述杯盖扣设在所述杯体上时,所述杯体的开口端插接于所述出水通道内,所述吸热块与所述杯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杯盖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驱动所述吸热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吸热块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杯体的侧壁上,并在所述杯体和所述吸热块之间形成密封面,在所述吸热块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的底部离开所述杯体并打开所述出水通道。

4、本申请中的速冷保温杯包括杯体和杯盖,杯体具有用于保温的隔热真空腔,杯盖内设置有吸热块,吸热块和杯盖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该吸热块能够吸收流经出水通道的热水的热量。杯盖扣设在杯体上时,杯体开口端插接于出水通道内且杯体和吸热块之间留有允许水流通过的间隙。吸热块在按压组件的驱动下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吸热块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吸热块能够封闭出水通道,防止热水在不需要直饮时进入出水通道被冷却,当吸热块处于第二位置时出水通道打开,用户能够直接饮用流经出水通道并被降温的水。因此本申请中的速冷保温杯既能保温,又能在用户想喝水时为热水降温,得到温度适于入口的水,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5、可选的,所述杯体具有朝向其内部凸出的凸筋,在所述吸热块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凸筋上,并在所述杯体和所述吸热块之间形成密封面。

6、可选的,所述按压组件包括弹性件和与所述吸热块连接的按压块,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按压块上且所述弹性件具有朝向远离所述吸热块移动的趋势;所述杯盖包括本体和可相对于所述本体转动的翻盖,所述按压组件安装在所述本体上,所述翻盖朝向所述按压组件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块抵接的第一凸台;当所述吸热块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凸台抵接在所述按压块的顶面,当所述吸热块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按压块分离。

7、按压组件用于使吸热块保持在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该按压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弹性件和按压块,按压块与吸热块固接,弹性件使按压块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当按压块被翻盖上的第一凸台按压时吸热块也与之联动,此时吸热块处于第一位置,即封闭出水通道。当按压块与翻盖上的第一凸台不接触时,按压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吸热块也到达第二位置,即打开出水通道。此种结构仅需翻转翻盖即可实现出水通道的打开或关闭,简单有效,生产成本低。

8、可选的,所述本体的顶面配置有朝向所述吸热块凹进的安装槽,所述按压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按压块包括按压板和按压杆,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按压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底壁并连接于所述吸热块;所述弹性件套设在所述按压杆上,且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在所述按压板的底面,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槽的底壁。

9、按压组件设置在向下凹进的安装槽内,以便于翻盖扣合在本体上。按压块包括按压板和按压杆,翻盖扣合在本体上时,按压板与翻盖上的第一凸台直接接触,按压杆穿过安装槽底壁并连接于吸热块以使吸热块与按压杆联动。弹性件设置在按压板和吸热块之间,以使按压板保持向上移动的趋势。

10、可选的,所述本体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连通的出水口,所述翻盖朝向所述出水口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对接的第二凸台。

11、本体上开设有便于倾倒饮水的出水口,翻盖上设置有第二凸台,当翻盖扣合在本体上时,第二凸台与出水口对接并封闭出水口,防止杯盖内的水外溢,使该保温杯更便于携带。

12、可选的,所述本体一侧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翻盖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卡接以使所述翻盖扣设在所述本体上。

13、限位凸起与限位槽配合使翻盖固定在本体上,以封闭进水口及出水通道,保证翻盖压在本体上时杯体内的水不会进入杯盖,进而保证保温杯的保温效果。用户施力于翻盖即可使限位凸起脱离限位槽,使用起来轻松省力。

14、可选的,所述吸热块至少部分外表面配置有凸条。

15、凸条增大了吸热块的表面积,即增大了吸热块与热水的接触面积,能够更好的为热水降温,提高降温效果,防止直饮烫口。

16、可选的,所述吸热块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杯体的侧壁配合的隔热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覆在所述吸热块底面及部分侧壁上,当所述杯体端部插接于所述出水通道内,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吸热块侧壁的部分与所述杯体之间具有间隙。

17、隔热密封件能够防止吸热块与密封件之间进行热量交换,防止杯体内的热水降温。包覆在吸热块底面及部分侧壁上能够提高密封效果,密封件包覆在吸热块侧壁的部分与杯体之间具有间隙以使液体能够通过间隙流出杯盖。

18、可选的,所述杯体包括口沿部和保温部;所述口沿部包括内杯口和外杯口,所述内杯口和所述外杯口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

19、口沿部构造为双层结构,包括内杯口和外杯口,内杯口和外杯口之间布置有能够吸热的相变材料,进一步加强保温杯口部的降温效果,保证从杯盖倒出的水不会烫口。

20、可选的,所述口沿部配置有外螺纹,所述杯盖配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以连接所述杯体和所述杯盖。

21、杯盖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杯体的口沿部上,该连接方式较为稳定,不易损坏,螺纹连接也能使杯盖更容易从杯体上拆卸下来。

22、可选的,所述吸热块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在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发生从固态到液态的吸热相变。

23、相变材料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能够吸收并储存大量的热量。

24、可选的,所述相变材料为三水乙酸钠。

25、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专利技术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图中出现的这些特征、要素和组件是具有多个,并且为了表示方便而标记了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速冷保温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内设置有伸入所述杯体(1)内的吸热块(212);所述吸热块(212)与所述杯盖(2)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211),所述杯盖(2)扣设在所述杯体(1)上时,所述杯体(1)的开口端插接于所述出水通道(211)内,所述吸热块(212)与所述杯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杯盖(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压组件(214),所述按压组件(214)驱动所述吸热块(2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212)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杯体(1)的侧壁上,并在所述杯体(1)和所述吸热块(212)之间形成密封面,在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212)的底部离开所述杯体(1)并打开所述出水通道(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具有朝向其内部凸出的凸筋(11),在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212)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凸筋(11)上,并在所述杯体(1)和所述吸热块(212)之间形成密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214)包括弹性件(2141)和与所述吸热块(212)连接的按压块(2142),所述弹性件(2141)套设在所述按压块(2142)上;所述杯盖(2)包括本体(21)和可相对于所述本体(21)转动的翻盖(22),所述按压组件(214)安装在所述本体(21)上,所述翻盖(22)朝向所述按压组件(214)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块(2142)抵接的第一凸台(221);当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凸台(221)抵接在所述按压块(2142)的顶面,当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凸台(221)与所述按压块(2142)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的顶面配置有朝向所述吸热块(212)凹进的安装槽(215),所述按压组件(214)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5)内;所述按压块(2142)包括按压板和按压杆,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按压板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槽(215)底壁并连接于所述吸热块(212);所述弹性件(2141)套设在所述按压杆上,且所述弹性件(2141)一端抵接在所述按压板的底面,所述弹性件(2141)的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安装槽(215)的底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开设有与所述出水通道(211)连通的出水口(216),所述翻盖(22)朝向所述出水口(216)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216)对接的第二凸台(222)。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一侧上开设有限位槽(217),所述翻盖(22)一侧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217)配合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限位槽(217)卡接以使所述翻盖(22)扣设在所述本体(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212)至少部分外表面配置有凸条。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212)下部设置有与所述杯体(1)的侧壁配合的隔热密封件(213),所述密封件(213)包覆在所述吸热块(212)底面及部分侧壁上,当所述杯体(1)端部插接于所述出水通道(211)内,所述密封件(213)位于所述吸热块(212)侧壁的部分与所述杯体(1)之间具有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包括口沿部(12)和保温部(13);所述口沿部(12)包括内杯口(121)和外杯口(122),所述内杯口(121)和所述外杯口(122)之间填充有相变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口沿部(12)配置有外螺纹,所述杯盖(2)配置有与所述外螺纹旋向相同的内螺纹以连接所述杯体(1)和所述杯盖(2)。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块(212)内填充有相变材料,所述相变材料在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的情况下能够发生从固态到液态的吸热相变。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变材料为三水乙酸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冷保温杯,包括杯体(1)和杯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杯盖(2)内设置有伸入所述杯体(1)内的吸热块(212);所述吸热块(212)与所述杯盖(2)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与外部连通的出水通道(211),所述杯盖(2)扣设在所述杯体(1)上时,所述杯体(1)的开口端插接于所述出水通道(211)内,所述吸热块(212)与所述杯体(1)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杯盖(2)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按压组件(214),所述按压组件(214)驱动所述吸热块(21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212)的底部抵接在所述杯体(1)的侧壁上,并在所述杯体(1)和所述吸热块(212)之间形成密封面,在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212)的底部离开所述杯体(1)并打开所述出水通道(2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1)具有朝向其内部凸出的凸筋(11),在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吸热块(212)的底部抵接在所述凸筋(11)上,并在所述杯体(1)和所述吸热块(212)之间形成密封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214)包括弹性件(2141)和与所述吸热块(212)连接的按压块(2142),所述弹性件(2141)套设在所述按压块(2142)上;所述杯盖(2)包括本体(21)和可相对于所述本体(21)转动的翻盖(22),所述按压组件(214)安装在所述本体(21)上,所述翻盖(22)朝向所述按压组件(214)的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按压块(2142)抵接的第一凸台(221);当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凸台(221)抵接在所述按压块(2142)的顶面,当所述吸热块(212)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一凸台(221)与所述按压块(2142)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速冷保温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21)的顶面配置有朝向所述吸热块(212)凹进的安装槽(215),所述按压组件(214)设置在所述安装槽(215)内;所述按压块(2142)包括按压板和按压杆,所述按压杆远离所述按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昶震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利钛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