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6370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4 1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SiBCN陶瓷粉体的制备:在氮气氛围中,将聚合物陶瓷前驱体聚硼硅氮烷裂解,制得S i BCN陶瓷粉体;(2)聚乙烯醇铜的制备:将聚乙烯醇溶于100℃水后加入CuC l<subgt;2</subgt;水溶液进行螯合,形成聚乙烯醇铜;(3)Cu‑S i BCN复相材料的制备:上述S i BCN陶瓷粉体先进行粉碎、球磨后,加入上述聚乙烯醇铜,进行混合球磨,干燥后进行压制、烧结,得到Cu‑S i BCN复相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Cu在S i BCN陶瓷中均匀分布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聚合物前驱体衍生陶瓷。


技术介绍

1、材料在高温环境下的摩擦磨损是制约机械装备低能耗、长寿命稳定服役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润滑是延长机械装备工作寿命和提升运行可靠性的保障。随着现代工业和航空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机械运动部件面临使役温度更高,应用环境更为苛刻的问题,陶瓷材料因其优异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能成为1000℃以上传动运动部件的主要候选材料之一。其中聚合物陶瓷前驱体法转化的硅硼碳氮(sibcn)陶瓷材料,具有较高的组织稳定性、高温抗氧化性及抗蠕变等性能,耐温可达2000℃,但存在硬度大、韧性差的缺陷,通过引入化学元素增强陶瓷的韧性,但是基于粉末冶金路线,采用金属粉体与陶瓷粉体混合制备复相陶瓷的方法通常存在金属相在陶瓷基体中分布不均匀、晶粒粗大等问题,影响陶瓷材料的韧性和润滑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基于粉末冶金路线,金属相在陶瓷基体中分布不均匀、晶粒粗大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固化工艺为氮气氛围下,150℃,200℃,250℃各保温1h,升温速率为3℃/min,裂解条件是氮气氛围中,温度1000~1200℃,保温0.5~2h进行裂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99%,所述聚乙烯醇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中,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是6.5~1...

【技术特征摘要】

1.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固化工艺为氮气氛围下,150℃,200℃,250℃各保温1h,升温速率为3℃/min,裂解条件是氮气氛围中,温度1000~1200℃,保温0.5~2h进行裂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99%,所述聚乙烯醇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中,所述聚乙烯醇的质量分数是6.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cucl2水溶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是10%~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生成cu的cu-sibcn复相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包括热压烧结、放电等离子体烧结、超高压烧结或热等静压烧结。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艳郝俊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