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培养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6225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生物培养瓶,涉及一种药用菌培养瓶,在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有连接螺纹(6),在主瓶盖(4)外缘中部至上端设有一缩颈段,所述缩颈段的外缘面设有连接螺纹(6),其中在主瓶盖(4)的内部与外部缩颈段对应设置,在主瓶盖(4)内侧下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置的连接螺纹(6)吻配,在主瓶盖(4)的上部面设有多个主盖通气孔(3);附加瓶盖(1)的内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主瓶盖(4)上部的缩颈段设置的连接螺纹(6)吻配,在附加瓶盖(1)的上部面设有多个附加盖通气孔(2),所述附加盖通气孔(2)与主盖通气孔(3)交错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培养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用菌培养瓶,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盖式生物培养瓶。
技术介绍
公知的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培养瓶是必不可上的器皿之一;培养瓶是由瓶体和 瓶盖组成,因为培养微生物时需要透气,所以瓶盖上都设有透气孔,而为了防止空气中的灰 尘或细菌等物经由透气孔进入培养瓶中,通常的防范方法是在瓶口上铺设一块透气性好的 无纺布,然后使用胶带或用皮筋将无纺布固定在瓶口处;然而培养瓶的透气量在无纺布上 落入灰尘后,便会出现封堵气孔进气量的现象无法调节并且更换无纺布会增加实验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培养瓶,所述生物培养 瓶通过设置两个瓶盖,利用附加瓶盖和主瓶盖上分别设置的附加盖通气孔和主盖通气孔不 对应设置来保证灰尘不会落入瓶体内,并通过调整附加瓶盖和主瓶盖之间的间隙来保证进 气量;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为了实现所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培养瓶,包括瓶体、主瓶盖和附加瓶盖,瓶体为一内陷腔体结构,在瓶体 的上部外缘设有连接螺纹,所述主瓶盖为圆形,在主瓶盖外缘中部至上端设有一缩颈段, 在主瓶盖所述的缩颈段与主瓶盖下部对接处形成一台阶,所述缩颈段的外缘面设有连接螺 纹,其中在主瓶盖的内部与外部缩颈段对应设置,在主瓶盖内侧下部设有连接螺纹且与瓶 体的上部外缘设置的连接螺纹吻配,在主瓶盖的上部面设有多个主盖通气孔;所述附加瓶 盖的外缘与主瓶盖的下部外缘面直径一致,附加瓶盖的内部设有连接螺纹且与主瓶盖上部 的缩颈段设置的连接螺纹吻配,在附加瓶盖的上部面设有多个附加盖通气孔,所述附加盖 通气孔与主盖通气孔交错设置形成所述生物培养瓶。所述的生物培养瓶,设置在主瓶盖上部面的主盖通气孔为至少三个。所述的生物培养瓶,设置在附加瓶盖上部面的附加盖通气孔为至少三个。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生物培养瓶利用附加瓶盖和主瓶盖上分别设置的附加盖通气 孔和主盖通气孔不对应设置来保证灰尘不会落入瓶体内,并通过调整附加瓶盖和主瓶盖之 间的间隙来保证进气量;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附加瓶盖、主瓶盖相互配合, 克服了浪费无纺布的现象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附加瓶盖;2、附加盖通气孔;3、主盖通气孔;4、主瓶盖;5、瓶体;6、连接螺纹。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技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下面的 实施例,公开本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技术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结合附图1中给出的生物培养瓶,包括瓶体5、主瓶盖4和附加瓶盖1,瓶体5为一 内陷腔体结构,在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有连接螺纹6,所述主瓶盖4为圆形,在主瓶盖4外 缘中部至上端设有一缩颈段,在主瓶盖4所述的缩颈段与主瓶盖4下部对接处形成一台阶, 所述缩颈段的外缘面设有连接螺纹6,其中在主瓶盖4的内部与外部缩颈段对应设置,在主 瓶盖4内侧下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置的连接螺纹6吻配,在主瓶盖 4的上部面设有至少三个主盖通气孔3 ;所述附加瓶盖1的外缘与主瓶盖4的下部外缘面直 径一致,附加瓶盖1的内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主瓶盖4上部的缩颈段设置的连接螺纹6 吻配,在附加瓶盖1的上部面设有至少三个附加盖通气孔2,所述附加盖通气孔2与主盖通 气孔3交错设置形成所述生物培养瓶。实施本技术所述的生物培养瓶在使用时,先将培养液和种子放到瓶体5内, 将主瓶盖4旋拧到瓶口的连接螺纹6上,再将附加瓶盖1旋拧到主瓶盖4上,并使附加盖通 气孔2和主盖通气孔3错位,即可起到隔绝灰尘或细菌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培养瓶,包括瓶体(5)、主瓶盖(4)和附加瓶盖(1),其特征是:瓶体(5)为一内陷腔体结构,在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有连接螺纹(6),所述主瓶盖(4)为圆形,在主瓶盖(4)外缘中部至上端设有一缩颈段,在主瓶盖(4)所述的缩颈段与主瓶盖(4)下部对接处形成一台阶,所述缩颈段的外缘面设有连接螺纹(6),其中在主瓶盖(4)的内部与外部缩颈段对应设置,在主瓶盖(4)内侧下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置的连接螺纹(6)吻配,在主瓶盖(4)的上部面设有多个主盖通气孔(3);所述附加瓶盖(1)的外缘与主瓶盖(4)的下部外缘面直径一致,附加瓶盖(1)的内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主瓶盖(4)上部的缩颈段设置的连接螺纹(6)吻配,在附加瓶盖(1)的上部面设有多个附加盖通气孔(2),所述附加盖通气孔(2)与主盖通气孔(3)交错设置形成所述生物培养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生物培养瓶,包括瓶体(5)、主瓶盖(4)和附加瓶盖(1),其特征是瓶体(5)为一内陷腔体结构,在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有连接螺纹(6),所述主瓶盖(4)为圆形,在主瓶盖(4)外缘中部至上端设有一缩颈段,在主瓶盖(4)所述的缩颈段与主瓶盖(4)下部对接处形成一台阶,所述缩颈段的外缘面设有连接螺纹(6),其中在主瓶盖(4)的内部与外部缩颈段对应设置,在主瓶盖(4)内侧下部设有连接螺纹(6)且与瓶体(5)的上部外缘设置的连接螺纹(6)吻配,在主瓶盖(4)的上部面设有多个主盖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群明张建锋张卷白忠伟时惠峰封达勇秦传聪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鸿安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