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5367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包括浆料过滤罐,其上具有排液出口和进液入口;浆料过滤罐的内部可上下活动地设中间轴杆,其下端可滑动地插设于轴套内,轴套连接于排液出口,中间轴杆的上端向上连接于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实现中间轴杆的上下往复运动;中间轴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它们上分别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筛孔、若干第二过滤筛孔、若干第三过滤筛孔,并且第一过滤筛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筛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筛孔的孔径。本技术主要通过驱动机构实现中间轴杆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的抖动效果,以此提高浆料的过滤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聚酰亚胺浆料生产,尤其是涉及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1、聚酰亚胺在性能和合成化学上的特点,在众多的聚合物中,很难找到如聚酰亚胺这样具有如此广泛的应用方面,而且在每一个方面都显示了极为突出的性能,聚酰亚胺浆料有突出的耐高温、耐辐射、耐化学腐蚀和电绝缘性能,可在250~280℃空气中长期使用,特别适宜用作柔性印制电路板基材和各种耐高温电机电器绝缘材料。

2、在制备浆料形式的聚酰亚胺时,需要对多种聚酰亚胺浆料的制备原料进行搅拌,促使各种物料混匀在一起后即可完成聚酰亚胺浆料的制备工作,这其中还需要用到过滤装置。

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cn207507089u提出一种聚酰亚胺过滤装置,包括计算机、壳体、过滤网和压差计,壳体围成的过滤腔,过滤网位于过滤腔内,壳体上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和排污口;过滤网将过滤腔隔离为内腔和外腔,过滤网围成内腔,过滤网与壳体之间的部分为外腔,内腔连通进料口和排污口,外腔连通出料口,压差计用于检测内腔和外腔之间的压力差;内腔中还设有用于将过滤网上杂质刮下的刮刀,刮刀设于连接杆上,连接杆穿过过滤网和壳体,连接杆由动力装置驱动;计算机根据压差计反馈的压力信号控制动力装置驱动刮刀工作。上述方案的聚酰亚胺过滤装置能够有效清除滤网上在杂质,防止滤网堵塞。

4、上述方案的使用环境方面可以得到保证,但是其缺点也是比较明显的:其过滤方式为静态过滤,即让聚酰亚胺浆料逐步地流向滤网,由滤网上的滤网孔对聚酰亚胺浆料起到过滤效果,上述方案中的滤网是作固定不动设计的,过滤方式单一,导致浆料的过滤速度慢,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能够提高浆料的过滤速度。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内容:

3、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包括浆料过滤罐,其内部中空,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设有排液出口,所述浆料过滤罐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液入口;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中间轴杆,所述中间轴杆能够相对于浆料过滤罐上下移动,所述中间轴杆的下端可滑动地插设于一轴套内,所述轴套竖直连接于排液出口,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向上可滑动地贯穿于浆料过滤罐的顶端并露出于外,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连接于一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实现中间轴杆的上下往复运动;

4、其中,所述中间轴杆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所述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上分别均匀开设有若干第一过滤筛孔、若干第二过滤筛孔、若干第三过滤筛孔,并且第一过滤筛孔的孔径大于第二过滤筛孔的孔径大于第三过滤筛孔的孔径。

5、进一步说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呈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浆料过滤罐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外侧水平设置一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向内贯穿伸向支架的内侧并连接于一旋转件上,左右两个旋转件的下端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一支臂,所述支臂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铰接头,所述铰接头连接所述中间轴杆。通过旋转电机实现旋转件的旋转运动,在旋转件转动过程中,连接杆会从一个最低位置运动至一个最高位置,再从最高位置回到最低位置,在连接杆循环上下周转的过程中,支臂发生规律性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中间轴杆上下往复运动。

6、进一步说明,所述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均为漏斗型的结构设计。以控制浆料流动方向,并提高浆料的聚集性,加快浆料过滤速度。

7、进一步说明,于所述进液入口的位置设置倒浆槽,所述倒浆槽的前部为倾斜向上的斜面设计,所述倒浆槽的后部向内伸入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内部。设计如上的倒浆槽结构,既方便灌入待过滤浆料,又可保证待过滤浆料能顺利地向下流到第一筛体表面,避免流到浆料过滤罐的内壁上而影响过滤效果。

8、进一步说明,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呈漏斗型的结构设计,所述轴套的下端通过三个连接体固设于所述排液出口处。排液出口呈收缩式的设计,可减缓过滤后浆料的排出速度,避免出现因流速过快导致四处溅射而污染工作环境的问题。

9、进一步说明,所述浆料过滤罐的顶部上方水平设置一安装座体,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安装座体表面,所述安装座体与浆料过滤罐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架,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通过浆料过滤罐的顶部、安装座体的表面。如此设计为驱动机构的工作提供一个平稳的工作平台。

10、进一步说明,所述浆料过滤罐中间位置的外侧壁上设置安装有检修门。开启方便,方便工作人员对浆料过滤罐体内的结构进行检修和维护,而且安装简单,不需要进行复杂的制造,常见的铰链铰接方式即可。

11、进一步说明,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分别竖直设置有若干支脚。如此,通过设置支脚以抬高浆料过滤罐的底面,避免浆料过滤罐底面直接与平台或者地面相接触。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驱动机构实现中间轴杆的上下往复运动,从而实现对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的抖动效果,以此提高浆料的过滤速度,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在筛体上下抖动的过程中,还能起到振荡效果,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杂质堵塞住过滤筛孔,以保证筛体的过滤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过滤罐,其内部中空,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设有排液出口,所述浆料过滤罐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液入口;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中间轴杆,所述中间轴杆能够相对于浆料过滤罐上下移动,所述中间轴杆的下端可滑动地插设于一轴套内,所述轴套竖直连接于排液出口,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向上可滑动地贯穿于浆料过滤罐的顶端并露出于外,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连接于一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实现中间轴杆的上下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呈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浆料过滤罐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外侧水平设置一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向内贯穿伸向支架的内侧并连接于一旋转件上,左右两个旋转件的下端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一支臂,所述支臂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铰接头,所述铰接头连接所述中间轴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体、第二筛体、第三筛体均为漏斗型的结构设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进液入口的位置设置倒浆槽,所述倒浆槽的前部为倾斜向上的斜面设计,所述倒浆槽的后部向内伸入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呈漏斗型的结构设计,所述轴套的下端通过三个连接体固设于所述排液出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过滤罐的顶部上方水平设置一安装座体,所述驱动机构设于安装座体表面,所述安装座体与浆料过滤罐之间设置有支撑侧架,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向上依次贯穿通过浆料过滤罐的顶部、安装座体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过滤罐中间位置的外侧壁上设置安装有检修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分别竖直设置有若干支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浆料过滤罐,其内部中空,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底端设有排液出口,所述浆料过滤罐的上部一侧设有进液入口;所述浆料过滤罐的内部竖直设置有一中间轴杆,所述中间轴杆能够相对于浆料过滤罐上下移动,所述中间轴杆的下端可滑动地插设于一轴套内,所述轴套竖直连接于排液出口,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向上可滑动地贯穿于浆料过滤罐的顶端并露出于外,所述中间轴杆的上端连接于一驱动机构,由驱动机构实现中间轴杆的上下往复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呈平行间隔地设于所述浆料过滤罐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外侧水平设置一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向内贯穿伸向支架的内侧并连接于一旋转件上,左右两个旋转件的下端之间固设有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可转动地连接有一支臂,所述支臂的下端可转动地连接于一铰接头,所述铰接头连接所述中间轴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聚酰亚胺浆料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筛体、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恒宇张飞陈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聚萃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