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晒青→晾青→摇青→全发酵→揉捻→烘焙→成品,所述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30-40min;所述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70℃,烘焙20-30min,然后将温度控制在80-90℃,烘焙80-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110℃,烘焙230-240min。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其将铁观音制作方法和红茶制作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兼具铁观音和红茶特性品质的优质茶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摇青时间较长,茶叶熟化更彻底;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成茶的茶汤颜色较红,呈深红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的生产方法,特别是指一种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生产红茶的生产 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茶的发源地,茶叶是我国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传统农作物之一,随着茶叶 在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到茶叶具有较好地营养与保健功能。根据茶叶制造过程不同,以铁观音为代表的乌龙茶为半发酵茶、红茶为全发酵茶 叶。铁观音、红茶的采制工艺铁观音采摘标准为驻芽2 3叶,顶叶中开面,4 5分成熟;工艺流程为晒青 凉 青 摇青 炒青 揉捻 初烘 包揉 复烘 复包揉 干燥。铁观音茶叶的发酵度约为 20 60%,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半发酵茶类。红茶采摘标准为一芽2 3叶;工艺流程为萎凋 揉捻 发酵 干燥。红茶的制 作过程不经杀青,而是直接揉捻、揉切,然后进行完整发酵,发酵度达80 90%的全发酵茶。铁观音、红茶的主要传统品质特征铁观音乌龙茶兼容绿茶的清绿新爽与红茶的醇厚甘美,常带有如花香、果香、谷香等 多元丰富的香气。铁观音制得的乌龙茶其外形肥壮、紧结重实、色泽或乌润油亮、或砂绿油 润;内质为香气馥郁、带有各种花果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强,汤色金黄明亮或金黄绿明 亮,叶底肥厚软亮、黄绿、或绿叶红镶边。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 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使茶叶中所含 的茶多酚氧化成为茶红素,因而形成红茶所特有红汤好叶,其外形为条索紧结、勻整或带金 毫,色泽乌润、褐红;内质为香气高锐鲜浓、或带甜香或带蜜香,滋味浓强鲜爽、甜醇,汤色红 艳明亮、叶底红勻明亮。基于上述可知,铁观音茶、红茶各有品质特征,如能将传统乌龙茶制作工艺结合红 茶制作工艺来制作铁观音茶叶,使铁观音茶叶所特有的肥壮重实的外形、特有的韵味、肥厚 软亮完整的叶底、花果香以及回甘强结合到红茶中,将制作出一种兼具铁观音茶叶和红茶 特性品质的优质茶种。另外,现有红茶的茶汤颜色通常较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观音红茶的制作方法,结合传统乌龙茶制作工艺和红 茶制作工艺来制作铁观音茶叶,使铁观音茶叶所特有的外形条索比较肥壮、特有的韵味、叶 底肥厚完整、柔软有光泽、花果香以及回甘味强结合到红茶中,为消费者提供一种兼具铁观 音茶叶和红茶特性品质的优质茶种,另外,通过本专利技术制成的红茶的茶汤颜色较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它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一晒青一晾青一摇青一全发酵一揉捻一烘焙一成品,所述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 30-40min ;所述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70°C,烘焙20-30min,然后将温度 控制在80-90°C,烘焙80-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110°C,烘焙230_240min。所述晒青是先在晒青场上预铺笳苈或茶巾布,接着将铁观音鲜叶铺于笳苈或茶巾 布上,并控制摊叶厚度介于2-3cm之间,在阳光下晒青30-40min。所述晒青的时间为晴天的早上8-11点或下午3-5点,且在晒青过程中至少将茶叶翻动一次。所述全发酵是将摇青后的茶叶装入发酵专用竹筐内置于发酵室内,室温保持 18-260C,堆高60-100cm,发酵时间为15_20h,其间翻动一次,至75%以上的发酵叶转为红褐 色,青草味消失而有茶香。所述揉捻步骤包括将全发酵后的鲜叶投放到揉捻机内,压力遵循轻一重一轻,其 间解散团块一次,揉至茶条紧卷,茶汁挤出,手捏成团不易松散时即可,松压下机,揉捻适度 的茶条破碎率在65% 75%。所述采摘铁观音鲜叶为采摘一芽两三叶铁观音茶叶。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以铁观 音鲜叶为原料,其将铁观音制作方法和红茶制作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从而为消费者提 供了一种兼具铁观音和红茶特性品质的优质茶叶;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摇青时间为30-40min且 采用连续摇青,与现有分多次间断进行、时间累计为8-15 min的摇青相比,本专利技术制作的茶 叶熟化更彻底,成茶的茶汤颜色较红,呈深红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图1,,它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一晒青一晾青一摇青一全发酵一揉捻一烘焙一成品。一般选用一芽两 三叶的铁观音鲜叶作为原料。晒青是通过阳光的照射去除茶叶的部分水分,晒青的时间通 常是在晴天的早上8-11点或下午3-5点,其先在晒青场上预铺笳苈或茶巾布,接着将铁观 音鲜叶铺于笳苈或茶巾布上,并控制摊叶厚度介于2-3cm之间,在阳光下晒青30-40min,且 在晒青过程中至少将茶叶翻动一次。晾青是将晒青后的茶叶静置,使茶叶中的水分继续蒸发。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 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30-40min。全发酵是将摇青后的茶叶装入发酵专用竹筐 内置于发酵室内,室温保持18-26°C,堆高60-100cm,发酵时间为15_20h,其间翻动一次,至 75%以上的发酵叶转为红褐色,青草味消失而有茶香。揉捻步骤包括将全发酵后的鲜叶投放到揉捻机内,压力遵循轻一重一轻,其间解 散团块一次,揉至茶条紧卷,茶汁挤出,手捏成团不易松散时即可,松压下机,揉捻适度的茶 条破碎率在65% 75%。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70°C,烘焙20-30min,然后将温度控制在 80-90°C,烘焙80-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110°C,烘焙230-240min,即得铁观音红4茶成品。本专利技术的摇青时间长达30-40min,且其制成的成茶的茶汤颜色较红,呈深红色。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 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晒青→晾青→摇青→全发酵→揉捻→烘焙→成品,所述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30-40min;所述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70℃,烘焙20-30min,然后将温度控制在80-90℃,烘焙80-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110℃,烘焙230-240min。
【技术特征摘要】
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晒青→晾青→摇青→全发酵→揉捻→烘焙→成品,所述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30 40min;所述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 70℃,烘焙20 30min,然后将温度控制在80 90℃,烘焙80 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 110℃,烘焙230 240mi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是先在晒青场 上预铺笳苈或茶巾布,接着将铁观音鲜叶铺于笳苈或茶巾布上,并控制摊叶厚度介于2-3cm 之间,在阳光下晒青30-40min。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晒青的时间为晴天 的早上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纨凯,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帝峰生态茶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