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710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5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包括减震器组件一,所述减震器组件一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器组件二,所述减震器组件一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状均设置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均与减震器组件一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壳体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一侧开设有支撑卡槽,所述支撑板体形状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卡槽形状亦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板体延伸至支撑卡槽内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层均嵌设有隔音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因为暴露在外界中导致寿命会受到影响以及降噪效果会逐渐减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减震器,具体的,涉及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


技术介绍

1、现阶段,为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舒适性),在大多数汽车的悬架系统内部装有减震器。汽车的减震系统是由弹簧和减震器共同组成的。减震器并不是用来支持车身的重量,而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和吸收路面冲击的能量。弹簧起缓和冲击的作用,将“大能量一次冲击”变为“小能量多次冲击”,而减震器就是逐步将“小能量多次冲击”减少。

2、公告号为cn218294299u的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汽车降噪用减震器,包括密封油缸,所述密封油缸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减震套筒,减震套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盘,减震套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盘,固定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在限位盘的下表面,密封油缸的外表面套设有降噪套,降噪套的内部开设有降噪腔。该汽车降噪用减震器,通过设置密封油缸、减震套筒、活塞杆、限位盘、固定盘、减震弹簧与缓冲弹簧,能使整个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有良好减震的效果。

3、然而在实施相关技术中发现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上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虽然可以对减震器进行降噪的工作,但是由于减震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外界的环境造成其本身寿命的减损,所以并不能保证减震器的最佳使用寿命和降噪效果,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出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立的减震器因为暴露在外界中导致寿命会受到影响以及降噪效果会逐渐减弱的问题。

<p>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包括减震器组件一,所述减震器组件一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器组件二,所述减震器组件一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状均设置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部均与减震器组件一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壳体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体,所述第二壳体内部一侧开设有支撑卡槽。

4、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体形状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卡槽形状亦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板体延伸至支撑卡槽内部。

5、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内层均嵌设有隔音棉,所述第一壳体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板,所述固定卡板形状为长条形。

6、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板体,两个所述隔音板体内端相接触。

7、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体,两个所述固定板体呈上下对立状分布。

8、优选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体外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两个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

9、优选的,两个所述伸缩弹簧内端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滑板,所述适配滑板外表面与固定壳体内壁相适配并且接触。

10、优选的,两个所述适配滑板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动杆体,两个所述固定壳体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

11、优选的,两个所述拉动杆体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槽内部,两个所述拉动杆体形状均设置为l形。

12、优选的,两个所述拉动杆体外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卡板,所述固定卡板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接槽,两个所述卡接槽呈上下对立状设置,两个所述拉动杆体分别贯穿两个卡接槽内部。

1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4、1、本技术中,通过支撑板体和支撑卡槽的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限位连接,防止在安装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导致隔音效果不好的情况出现;通过伸缩弹簧和移动卡板等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连接得到固定,并且能对减震器组件进行保护,解决了减震器因为暴露在外界中导致寿命会受到影响以及降噪效果会逐渐减弱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包括减震器组件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组件一(1)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器组件二(2),所述减震器组件一(1)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形状均设置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内部均与减震器组件一(1)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壳体(3)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体(6),所述第二壳体(5)内部一侧开设有支撑卡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体(6)形状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卡槽(7)形状亦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板体(6)延伸至支撑卡槽(7)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内层均嵌设有隔音棉,所述第一壳体(3)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板(4),所述固定卡板(4)形状为长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板体(8),两个所述隔音板体(8)内端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体(9),两个所述固定板体(9)呈上下对立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体(9)外部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壳体(10),两个所述固定壳体(10)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弹簧(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伸缩弹簧(11)内端均固定连接有适配滑板(12),所述适配滑板(12)外表面与固定壳体(10)内壁相适配并且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适配滑板(12)内侧均固定连接有拉动杆体(13),两个所述固定壳体(10)内部均开设有连接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拉动杆体(13)分别贯穿两个连接槽内部,两个所述拉动杆体(13)形状均设置为L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拉动杆体(13)外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卡板(14),所述固定卡板(4)内部开设有两个卡接槽(15),两个所述卡接槽(15)呈上下对立状设置,两个所述拉动杆体(13)分别贯穿两个卡接槽(15)内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包括减震器组件一(1),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组件一(1)内部滑动连接有减震器组件二(2),所述减震器组件一(1)外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形状均设置为半圆环形,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内部均与减震器组件一(1)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壳体(3)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体(6),所述第二壳体(5)内部一侧开设有支撑卡槽(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体(6)形状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卡槽(7)形状亦设置为长条形,所述支撑板体(6)延伸至支撑卡槽(7)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内层均嵌设有隔音棉,所述第一壳体(3)外部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板(4),所述固定卡板(4)形状为长条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3)和第二壳体(5)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隔音板体(8),两个所述隔音板体(8)内端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减震器降噪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坤赵飞龙钟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十堰发动机减震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