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594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3
本技术涉及测量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包括测力头,所述测力头的底部设置有微分筒,所述微分筒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尺架。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将底座顶部的底螺杆转动延伸至底套管的内部,将其进行固定,此时底套管以及其顶部的测量组件均竖直状态,此时将支撑板一侧的夹持环夹持在固定套管的外部,此时便可对第一测量爪的上方以及第二测量爪的下方均提供支撑作用,将千分尺整体夹持支撑,此时就无需如果在人员两只手相互操作,通过支撑板底部的底座与夹持环可同时对千分尺外部起到夹持与支撑作用,且支撑板中段通过弹性弹簧连接,不会妨碍测量组件的支撑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


技术介绍

1、在日常生产中,用内径尺测量孔时,将其内径千分尺测量触头测量面支撑在被测表面上,调整微分筒,使微分筒一侧的测量面在孔的径向截面内摆动,找出最小尺寸,然后拧紧固定螺钉取出并读数,也有不拧紧螺钉直接读数的。

2、在现有技术中,根据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7300079u提供了一种用于夹持内径千分尺的夹持装置。所述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包括条状的第一夹持件、条状的第二夹持件和紧固件,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形成夹板结构,所述三点内径千分尺通过所述第一夹持件与第二夹持件夹持固定。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用于解决常规千分尺座无法直接稳定夹持三点内径千分尺的问题。

3、上述专利中具有解决常规千分尺座无法直接稳定夹持三点内径千分尺的问题的效果,但是其加持装置在使用时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易根据千分尺测量横向与竖向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可能会导致使用场景较为单一,因此需要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具有夹持支撑机构使用灵活便捷,便于对夹持机构进行调节的效果。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包括测力头,所述测力头的底部设置有微分筒,所述微分筒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套管,所述固定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尺架,所述尺架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爪,所述固定套管的底部设置有底套管,所述底套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爪,所述底套管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螺杆,所述底螺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环。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由于工作人员在对工件内侧直径继续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一手转动测力头一手握住第二测量爪,会使工作人员操作较为麻烦,因此在测量前,将底座顶部的底螺杆转动延伸至底套管的内部,将其进行固定,此时底套管以及其顶部的测量组件均竖直状态,此时将支撑板一侧的夹持环夹持在固定套管的外部,此时便可对第一测量爪的上方以及第二测量爪的下方均提供支撑作用,将千分尺整体夹持支撑,此时就无需如果在人员两只手相互操作,通过支撑板底部的底座与夹持环可同时对千分尺外部起到夹持与支撑作用,且支撑板中段通过弹性弹簧连接,不会妨碍测量组件的支撑测量。

4、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板。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持环由两个分开式半环组成,因此通过滑动其侧面连接的套板可调节在连杆之间的间距,从而可对固定套管进行夹持与松懈。

6、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夹持环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栓。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栓贯穿两组连接板,从而可将两组夹持环继续拧锁定,使其稳定的夹持在固定套管外部。

8、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设置有侧支杆,所述侧支杆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支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侧支杆与套管以及侧支座连接在支撑板的背面,从而当需要进行横向测量时,而看通过背面的侧支座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提升其对测量机构夹持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10、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支杆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套管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柱。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侧支杆在套管的内部具有可升降作用,因此可根据需要提升侧支杆的支撑高度,通过固定柱延伸至相应的通孔再将侧支杆与套管进行固定。

12、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螺栓将安装板固定在支撑板的背面,从而可在需要时通过转动第二螺栓对侧支杆进行拆卸。

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测力头、微分筒、固定套管、尺架、第一测量爪、底套管、第二测量爪、底螺杆、底座、支撑板和夹持环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在使用时由于工作人员在对工件内侧直径继续进行测量时,通常需要一手转动测力头一手握住第二测量爪,会使工作人员操作较为麻烦,因此在测量前,将底座顶部的底螺杆转动延伸至底套管的内部,将其进行固定,此时底套管以及其顶部的测量组件均竖直状态,此时将支撑板一侧的夹持环夹持在固定套管的外部,此时便可对第一测量爪的上方以及第二测量爪的下方均提供支撑作用,将千分尺整体夹持支撑,此时就无需如果在人员两只手相互操作,通过支撑板底部的底座与夹持环可同时对千分尺外部起到夹持与支撑作用,且支撑板中段通过弹性弹簧连接,不会妨碍测量组件的支撑测量。

16、2、本技术,通过连杆、套板侧支杆、套管和侧支座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使得本装置在使用时,由于夹持环由两个分开式半环组成,因此通过滑动其侧面连接的套板可调节在连杆之间的间距,从而可对固定套管进行夹持与松懈,通过将侧支杆与套管以及侧支座连接在支撑板的背面,从而当需要进行横向测量时,而看通过背面的侧支座对支撑板起到支撑作用,提升其对测量机构夹持的灵活性与便捷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包括测力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头(1)的底部设置有微分筒(2),所述微分筒(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套管(3),所述固定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尺架(4),所述尺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爪(5),所述固定套管(3)的底部设置有底套管(6),所述底套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爪(7),所述底套管(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螺杆(8),所述底螺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环(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4),所述连接板(14)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栓(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的一侧面设置有侧支杆(16),所述侧支杆(16)的外表面套接有套管(17),所述套管(1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侧支座(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杆(16)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19),所述套管(17)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柱(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杆(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1),所述安装板(21)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包括测力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力头(1)的底部设置有微分筒(2),所述微分筒(2)的底部设置有固定套管(3),所述固定套管(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尺架(4),所述尺架(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测量爪(5),所述固定套管(3)的底部设置有底套管(6),所述底套管(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测量爪(7),所述底套管(6)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底螺杆(8),所述底螺杆(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9),所述底座(9)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0),所述支撑板(10)的顶部设置有夹持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径千分尺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杆(12),所述连杆(12)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套板(13)。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荆州市祥凯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