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于脱困的全地形越野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59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3
本申请提供一种利于脱困的全地形越野轮胎,包括:从胎面延伸至胎侧的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其中,所述第一花纹块包括第一胎面部分、第一胎肩部分和第一胎侧部分,所述第二花纹块包括第二胎面部分、第二胎肩部分和第二胎侧部分,所述第一胎肩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胎面部分相邻的第一下凹倒角面及从所述第一下凹倒角面延伸至所述第一胎侧部分的第二胎肩平面,所述第二胎肩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二胎面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胎侧部分的第三胎肩平面,所述第一下凹倒角面的弧长与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宽度之比在0.4‑1之间。根据示例实施例的越野轮胎可提高全地形脱困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轮胎,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利于脱困的全地形越野轮胎


技术介绍

1、随着国际越野车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与越野车相关的赛事越来越多,越野车对所装配轮胎的要求越来越高。越野车所面对的环境、路面不同对越野轮胎的侧重点也不同,越野轮胎指的是适合在野外驾车时使用的轮胎,通常能够包括公路轮胎、全地形轮胎、泥地轮胎等。这些轮胎通常具有较大的胎面宽度,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通过性。此外,越野轮胎还可能具有特殊的胎纹设计,以提高在湿滑、泥泞或崎岖路面上的行驶性能。它的意义在于全天候、全地形,相比普通轮胎抓地更好、更坚固、更耐用的特点让它成为很多越野车主的升级首选,但是在目前越野轮胎的设计情况下,越野轮胎的脱困能力还有待加强。

2、因此,需要一种越野轮胎,能够更有利于车辆的全地形脱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越野轮胎,能够更有利于车辆的全地形脱困。

2、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利于脱困的全地形越野轮胎,包括:从胎面延伸至胎侧的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其中,

3、所述第一花纹块包括第一胎面部分、第一胎肩部分和第一胎侧部分,

4、所述第二花纹块包括第二胎面部分、第二胎肩部分和第二胎侧部分,

5、所述第一胎肩部分包括与所述第一胎面部分相邻的第一下凹倒角面及从所述第一下凹倒角面延伸至所述第一胎侧部分的第二胎肩平面,

6、所述第二胎肩部分包括从所述第二胎面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胎侧部分的第三胎肩平面,

7、所述第一下凹倒角面的弧长与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宽度之比在0.4-1之间。

8、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交替设置。

9、根据一些实施例,相邻的所述第一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花纹块构成一组并汇接于所述胎侧。

10、根据一些实施例,同组的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之间设置有不规则造型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为横向分布,由所述胎面经过所述胎肩延伸至所述第一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花纹块的汇接处。

11、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胎肩部分具有第二沟槽,所述第二沟槽从所述第一胎面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一胎侧部分并将所述第一胎肩部分分为基本相等的两部分;

12、所述第二胎肩部分具有第三沟槽,所述第三沟槽从所述第二胎面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胎侧部分并将所述第二胎肩部分分为基本相等的两部分。

13、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胎肩平面的厚度。

14、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胎肩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胎肩部分向所述胎面凸出,靠近所述胎面的所述第一胎肩部分相对于和所述第二胎肩部分向所述胎面缩进的端部位于不同圆周上

15、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三胎肩平面的表面。

16、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宽度在15-25mm之间。

17、根据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厚度在6.5-8.5mm之间,所述第三胎肩平面的厚度在3.5-5.5mm之间。

18、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轮胎的胎肩处的花纹块上设置第三胎肩平面和第一下凹倒角面,来提高越野轮胎的全地形脱困能力。当车辆陷入泥地或者松散地面时,第三胎肩平面和第一下凹倒角面先后接触地面,第一下凹倒角面的位置抓地能力增强,负荷作用下第一下凹倒角面的位置被填入泥土或者石渣,然后在行驶力作用下,泥土被甩出,第三胎肩平面的位置接触地面面积大,这样能够提高车身稳定性,从而更有利于车辆的全地形脱困。

19、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于脱困的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胎面延伸至胎侧的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花纹块构成一组并汇接于所述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同组的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之间设置有不规则造型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为横向分布,由所述胎面经过所述胎肩延伸至所述第一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花纹块的汇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三胎肩平面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胎面的所述第一胎肩部分和所述第二胎肩部分的端部位于不同圆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表面平行于所述第三胎肩平面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宽度在15-25mm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胎肩平面的厚度在6.5-8.5mm之间,所述第三胎肩平面的厚度在3.5-5.5mm之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于脱困的全地形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胎面延伸至胎侧的第一花纹块和第二花纹块,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第一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花纹块构成一组并汇接于所述胎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同组的所述第一花纹块和所述第二花纹块之间设置有不规则造型的第一沟槽,所述第一沟槽为横向分布,由所述胎面经过所述胎肩延伸至所述第一花纹块与所述第二花纹块的汇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轮胎,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国赵龙成建超朱作勇宋文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兴鸿源轮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