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4349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1
本技术涉及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包括中空的装置箱体,装置箱体内布置有若干行漆雾捕集单元,每行内的漆雾捕集单元与相邻行的漆雾捕集单元为错开设置;每行内相邻的漆雾捕集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与相邻两行漆雾捕集单元的面形成漆雾捕集通道;所述漆雾捕集单元包括竖向的吸附柱,所述吸附柱为中空的六棱柱柱体结构;吸附柱的侧壁向内贯穿开设有若干吸附槽,吸附槽的侧壁沿深度方向呈逐渐收拢的斜面,吸附槽的斜面和吸附槽形成漆雾吸附通道。本技术将吸附柱设计成六棱柱柱体结构,装置箱体内可以形成更多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捕集通道;同时在吸附柱上沿空气的主流动方向形成有漆雾吸附通道,大大提高油漆的撞击频率和漆雾捕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漆雾捕捉分离和收集,具体涉及一种漆雾捕集装置


技术介绍

1、由于涂装工艺本身的特性所限,油漆的有效附着率有限,这就意味着,必然有占油漆总消耗量相当一部分的油漆无法有效附着到工件上,从而外逸形成漆雾;而这些外逸的漆雾必须经过收集、过滤处理。

2、目前,很多涂装生产线会采用干式文丘里的方式来处理漆雾,如现有专利cn104971558a所提供的一种干式文丘里漆雾捕集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对漆雾的捕集吸纳能力强,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和能量的消耗。在该技术方案中,主要是通过相邻的漆雾过滤拦截单元之间留有空隙,且该空隙与两侧的漆雾过滤拦截单元的面形成突然变窄的空气流动通道,在惯性力的作用下,颗粒在空气流动通道中会加速撞上过滤拦截单元,从而完成对漆雾的捕获。但整个装置仍存在漆雾捕集死角,覆盖范围不够,影响装置对漆雾的捕集效率和捕集能力;同时,油漆颗粒在装置内撞击效率也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漆雾捕集装置,避免现有的漆雾捕集装置捕集效率和捕集能力不足的问题,取得提高漆雾捕集效率和能力的效果。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包括中空的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为长方体且其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装置箱体在位于进风侧的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位于出风侧的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装置箱体内等距布置有若干行漆雾捕集单元,每行漆雾捕集单元整体所在竖直面平行于进风侧;每行内的漆雾捕集单元与相邻行的漆雾捕集单元为错开设置;每行内相邻的漆雾捕集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与相邻两行漆雾捕集单元的面形成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捕集通道;

4、所述漆雾捕集单元包括竖向的吸附柱,所述吸附柱为中空的六棱柱柱体结构,吸附柱内填充有吸附材料;

5、所述吸附柱的侧壁向内贯穿开设有若干吸附槽,吸附槽的侧壁沿深度方向呈逐渐收拢的斜面,吸附槽的斜面和吸附槽形成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吸附通道。

6、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吸附柱的六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吸附槽,所述若干吸附槽沿吸附柱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7、所述吸附槽为三角形、方形或六边形。

8、进一步地,每行内漆雾捕集单元的数量从进风侧到出风侧逐渐增加。

9、进一步地,靠近出风侧的吸附柱之间为紧邻设置以形成吸附墙。

10、进一步地,每行内所有吸附柱都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进气侧平行。

11、可选择地,每行内所有吸附柱都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进气侧垂直。

12、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材料为玻璃纤维或聚酯纤维棉。

13、进一步地,所述吸附柱内的吸附材料的填充密度从进风侧到出风侧逐渐变大。

14、进一步地,在装置箱体内设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分别设有与所有吸附柱上下端一一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吸附柱相适配,吸附柱的两端通过卡接孔与对应的安装板相卡接,以通过上下安装板将吸附柱安装在装置箱体内。

15、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本技术的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将吸附柱设计成六棱柱柱体结构,装置箱体内可以形成更多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捕集通道,提高了漆雾颗粒撞击的效率;同时在吸附柱的侧壁上设计具有斜面的吸附槽,在吸附柱上沿空气的主流动方向形成有同样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吸附通道,大大提高油漆的撞击频率和漆雾捕集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包括中空的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为长方体且其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装置箱体在位于进风侧的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位于出风侧的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装置箱体内等距布置有若干行漆雾捕集单元,每行漆雾捕集单元整体所在竖直面平行于进风侧;每行内的漆雾捕集单元与相邻行的漆雾捕集单元为错开设置;每行内相邻的漆雾捕集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与相邻两行漆雾捕集单元的面形成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捕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的六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吸附槽,每个侧面上的若干吸附槽沿吸附柱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行内漆雾捕集单元的数量从进风侧到出风侧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出风侧的吸附柱之间为紧邻设置以形成吸附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行内所有吸附柱都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进气侧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行内所有吸附柱都有两个相对的侧面与进气侧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材料包括玻璃纤维或聚酯纤维棉。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内的吸附材料的填充密度从进风侧到出风侧逐渐变大。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装置箱体内设有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安装板和下安装板上分别设有与所有吸附柱上下端一一对应的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吸附柱相适配,吸附柱的两端通过卡接孔与对应的安装板相卡接,以通过上下安装板将吸附柱安装在装置箱体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包括中空的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为长方体且其中相对的两侧面分别为进风侧和出风侧,所述装置箱体在位于进风侧的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口,位于出风侧的端面中部贯穿开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装置箱体内等距布置有若干行漆雾捕集单元,每行漆雾捕集单元整体所在竖直面平行于进风侧;每行内的漆雾捕集单元与相邻行的漆雾捕集单元为错开设置;每行内相邻的漆雾捕集单元之间具有间隙,且该间隙与相邻两行漆雾捕集单元的面形成具有文丘里结构的漆雾捕集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柱的六个侧面上均开设有吸附槽,每个侧面上的若干吸附槽沿吸附柱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行内漆雾捕集单元的数量从进风侧到出风侧逐渐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漆雾捕集装置,其特征在于: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梧雨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辰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