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4348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4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属于抗病毒纤维织物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设备主体,所述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二限位环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侧壁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筛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该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通过驱动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进行运转,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作用下,使转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筛板和防护壳进行转动,当抗菌抗病毒纳米复合材料进入防护壳的内部时,可以使抗菌抗病毒纳米复合材料进行均匀喷洒,从而可以与设备主体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使抗菌抗病毒纳米复合材料与混合物均匀分布在一起,提升杀菌杀病毒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抗病毒纤维织物生产,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


技术介绍

1、抗菌抗病毒纳米新材料是一种固态粉末,具有很好的光催化特性,在光照条件下即可杀菌杀病毒,可以用于尼龙纤维的造粒、尼龙丝纺织等;

2、在尼龙纤维的造粒、尼龙丝纺织的过程中,主要是将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与塑料颗粒混合,先造粒,再拉丝,现有的混合装置,通过将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直接倒入搅拌罐内与塑料颗粒混合,并对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与塑料颗粒进行搅拌,但是在对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和加热融化后的塑料颗粒进行混合时,直接向搅拌罐内倒入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搅拌不及时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在搅拌罐内部凝结成块,从而使抗菌抗病毒纳米粉末无法有效的与塑料颗粒进行均匀混合;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2),所述固定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7),所述第一限位环(7)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有皮带(8),所述皮带(8)的内侧壁传动连接有第二限位环(9),所述第二限位环(9)靠近驱动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0),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外壳(11),所述第二转动轴(10)远离第二限位环(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外壳(2),所述固定外壳(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4),所述第一转动轴(4)远离驱动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环(7),所述第一限位环(7)的外侧壁传动连接有皮带(8),所述皮带(8)的内侧壁传动连接有第二限位环(9),所述第二限位环(9)靠近驱动电机(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轴(10),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外壳(11),所述第二转动轴(10)远离第二限位环(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2),所述第一锥齿轮(12)的外侧壁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3),所述第二锥齿轮(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筛板(15),所述筛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壳(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病毒纤维织物的喷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主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存槽(18),所述储存槽(18)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输送管(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少华鞠省伟张泽虎张玮王丽
申请(专利权)人:华盈谷武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