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3938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23 21:3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包括前梁架以及与前梁架相匹配的三角后梁架,三角后梁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缓冲勾头,上缓冲勾头的中部设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转动设置在前梁架上,三角后梁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缓冲勾头,下缓冲勾头的一端设有第二销轴,前梁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齿轮轴架,第二销轴转动设置在齿轮轴架上,上缓冲勾头和下缓冲勾头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释能机构,本技术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该自行车车架采用分体式设计,前后两部分梁体可抖动缓冲,并在连接处增设有释能机构,可显著提高自行车车架的柔韧性,整体减震效果显著,可降低自行车骑行时的颠簸感,骑行更舒适,整体结构强度高,安全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自行车车架,具体为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


技术介绍

1、自行车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目前常见的自行车车架主要有钢、铝合金、钛合金、镁合金、钪合金、碳纤维等材料制成。经检索,申请号为cn204137260u的自行车车架,采用碳纤维制成的头管、上管、座管、下管、后上叉、后下叉以及五通件,其中上管和下管的前端与头管固定连接,上管的后端与座管上端固定连接,后上叉与后下叉的后端固定连接;上述常见类型的自行车车架存在以下不足:

2、自行车车架呈三角形结构一体成型,虽然结构强度高,但整体刚性大,减震效果差,骑行时颠簸明显,影响骑行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减震车架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包括前梁架以及与前梁架相匹配的三角后梁架,所述三角后梁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缓冲勾头,所述上缓冲勾头的中部设有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转动设置在前梁架上,所述三角后梁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缓冲勾头,所述下缓冲勾头的一端设有第二销轴,所述前梁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齿轮轴架,所述第二销轴转动设置在齿轮轴架上,所述上缓冲勾头和下缓冲勾头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释能机构;采用分体式设计,前后两部分梁体可抖动缓冲,并在连接处增设有释能机构,可显著提高自行车车架的柔韧性,整体减震效果显著,可降低自行车骑行时的颠簸感。

3、优选的,所述释能机构包括释能油缸以及设置在释能油缸内部的释能油腔,所述释能油腔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弹簧架,所述弹簧架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释能活塞,所述释能活塞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杆,所述释能活塞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油孔,所述释能油缸的顶端转动设置在上缓冲勾头上,所述活塞杆的底端转动设置在下缓冲勾头上;整体减震效果显著,可降低自行车骑行时的颠簸感。

4、优选的,所述释能油缸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尘套,防尘效果显著。

5、优选的,所述前梁架的中部开设有预留摆槽,所述释能油缸设置在预留摆槽内侧,稳定可靠。

6、优选的,所述前梁架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车座轴筒,所述前梁架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车头轴筒,便于自行车配件的安装。

7、优选的,所述三角后梁架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加固撑杆,可提高车架的结构强度,稳定性更高。

8、优选的,所述三角后梁架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后车轮轴孔,便于自行车车架安装自行车后车轮组件。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自行车车架采用分体式设计,前后两部分梁体可抖动缓冲,并在连接处增设有释能机构,可显著提高自行车车架的柔韧性,整体减震效果显著,可降低自行车骑行时的颠簸感,骑行更舒适,整体结构强度高,安全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包括前梁架(1)以及与前梁架(1)相匹配的三角后梁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后梁架(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缓冲勾头(6),所述上缓冲勾头(6)的中部设有第一销轴(7),所述第一销轴(7)转动设置在前梁架(1)上,所述三角后梁架(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缓冲勾头(8),所述下缓冲勾头(8)的一端设有第二销轴(9),所述前梁架(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齿轮轴架(10),所述第二销轴(9)转动设置在齿轮轴架(10)上,所述上缓冲勾头(6)和下缓冲勾头(8)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释能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机构(3)包括释能油缸(31)以及设置在释能油缸(31)内部的释能油腔(33),所述释能油腔(3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32),所述缓冲弹簧(3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弹簧架(34),所述弹簧架(3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释能活塞(35),所述释能活塞(3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杆(37),所述释能活塞(35)的表面开设有多个油孔(38),所述释能油缸(31)的顶端转动设置在上缓冲勾头(6)上,所述活塞杆(37)的底端转动设置在下缓冲勾头(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油缸(3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防尘套(3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架(1)的中部开设有预留摆槽(13),所述释能油缸(31)设置在预留摆槽(13)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梁架(1)的顶端固定设置有车座轴筒(5),所述前梁架(1)的前端固定设置有车头轴筒(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后梁架(2)的中部固定设置有加固撑杆(1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后梁架(2)的末端固定设置有后车轮轴孔(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包括前梁架(1)以及与前梁架(1)相匹配的三角后梁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后梁架(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上缓冲勾头(6),所述上缓冲勾头(6)的中部设有第一销轴(7),所述第一销轴(7)转动设置在前梁架(1)上,所述三角后梁架(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下缓冲勾头(8),所述下缓冲勾头(8)的一端设有第二销轴(9),所述前梁架(1)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齿轮轴架(10),所述第二销轴(9)转动设置在齿轮轴架(10)上,所述上缓冲勾头(6)和下缓冲勾头(8)之间设有用于缓冲的释能机构(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减震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机构(3)包括释能油缸(31)以及设置在释能油缸(31)内部的释能油腔(33),所述释能油腔(33)的内部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32),所述缓冲弹簧(32)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弹簧架(34),所述弹簧架(34)的底端固定设置有释能活塞(35),所述释能活塞(3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活塞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萍郭茂辉杜立存周莎周雪莲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威途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