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能源
,涉及一种利用热电联产余热供热、降低机组发电煤耗 的装置及其节能方法。
技术介绍
根据《世界能源导报》报道,我国能源形势严峻。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 %,人 均能源的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中国是一个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的国家,自 上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以热电联产为主、锅炉房为辅的集中供热方式供应城市工业、民用 采暖。到本世纪集中供热已成为城市一项重要基础设施,在提高能源利用率、改善城市大气 环境质量、促进生产、方便群众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热电联产是将煤炭燃烧产生的较高品位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电能,同时对于发电后 剩余的低品位热能加以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热电厂供热效率远高于采用其他方式 的集中供热。热电联产能将不同品位的热能分级利用,即高品位的热能用于发电,低品位 的热能用于集中供热。是热能和电能联合生产的一种高效能源生产方式,其热效率可达 80-90 %。与其他供热方式相比,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具有能耗低,经济性好等特点,在资源配 置与环境保护上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热电联产是解决城市集中供热和提高电厂能源综 合利用率的有效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包括蒸汽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除氧器和冷却塔,所述汽轮机通过排汽缸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水路大循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余热利用热水加热器,所述余热利用热水加热器包括吸收式热泵和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汽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热水管网的回水端连接,所述凝汽器、所述吸收式热泵与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水路小循环;所述换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管 ...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利用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包括蒸汽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除氧器和冷却塔,所述汽轮机通过排汽缸与所述凝汽器连接,所述凝汽器与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水路大循环;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余热利用热水加热器,所述余热利用热水加热器包括吸收式热泵和换热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蒸汽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连接,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热水管网的回水端连接,所述凝汽器、所述吸收式热泵与所述冷却塔通过管路连接形成水路小循环;所述换热器的蒸汽进口通过管路与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连接,所述换热器的进水端通过管路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出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管路与热水管网的进水端连接;所述换热器的疏水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疏水汇合后与所述除氧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凝 汽器与所述吸收式热泵的连接管路上设有升压泵和流量调节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吸 收式热泵的蒸汽进口与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抽汽调节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换 热器的蒸汽进口与所述汽轮机的抽汽口的连接管路上设有抽汽调节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余热供热的热电联产节能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第一温度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出水端管路上;第二温度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换热器热水的出水端管路上;第一流量控制器,安装在所述吸收式热泵与所述汽轮机抽汽口连接的抽汽管路上;第二流量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汽轮机抽汽口连接的抽汽管路上;第三流量控制器,安装在水路小循环中所述吸收式热泵的循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锋,向文国,高迎旭,田海江,夏彦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联合优发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