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室地板骨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27385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12
本技术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驾驶室地板骨架及车辆,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包括骨架本体,骨架本体的一端通过翻转支架铰接在车架上,骨架本体呈阶梯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第一骨架的高度大于第二骨架,且第一骨架的内部形成发动机避让空间;本技术通过将翻转支架连接在骨架本体的一端,来实现骨架本体与车架的翻转连接,相较于传统驾驶室前围总成与车架铰接,避免了驾驶室前端的受力变形,提高了铰接处的抗扭强度和抗拉强度,确保驾驶室翻转安全,从而提高了驾驶室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安全性;通过将骨架本体设置为阶梯状结构,用来适应发动机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驾驶室地板骨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驾驶室白车身结构大致由前围总成、左右侧围总成、地板总成、后围总成、顶盖总成等六大部分组成;商用车或工程车辆的驾驶室为非承载式车身,其发动机和变速箱均位于驾驶室下方的底盘大梁上,维护保养或维修时需要翻转驾驶室,才能露出被驾驶室掩盖住的发动机和变速箱,现有技术是通过在驾驶室前围总成的底部通过翻转锁止机构与车架相连接实现驾驶室的翻转。

2、但是,目前驾驶室地板结构设计过于薄弱,由于驾驶室前端翻转连接处在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应力较大,同时翻转扭杆的预应力长期作用于前围总成区域,两种应力相叠加,容易将应力传递给驾驶室底板,导致驾驶室地板变形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地板骨架及车辆,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驾驶室地板结构易变形的缺陷。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驾驶室地板骨架,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通过翻转支架铰接在车架上,所述骨架本体呈阶梯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骨架和第二骨架,所述第一骨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骨架,且所述第一骨架的内部形成发动机避让空间。

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第一骨架包括底部框架、支撑框架和支撑杆,所述底部框架与所述第二骨架连接,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方,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杆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

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第一地板,所述第二骨架上方设置有第二地板,所述第一地板及所述第二地板的外侧均连接有冲压结构。

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底部框架包括第一纵梁和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纵梁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所述翻转支架。

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三纵梁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三纵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的上方,二者通过所述支撑杆相连接;所述第四纵梁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的上方,二者通过所述支撑杆相连接。

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还设置有第一横梁,多个所述第一横梁沿所述第三纵梁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以及所述第三纵梁与所述第四纵梁之间。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三纵梁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梁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四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斜梁。

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第二骨架包括第五纵梁和多个第二横梁,多个所述第二横梁沿所述第五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五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之间,并与所述第五纵梁和所述第二纵梁固定连接。

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五纵梁以及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二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斜梁。

1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置有如第一方面所描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

12、本技术提供的驾驶室地板骨架,通过将翻转支架连接在骨架本体的一端,来实现骨架本体与车架的翻转连接,从而使车辆行驶中驾驶室前端的冲击力作用在地板骨架上,相较于传统驾驶室前围总成与车架铰接,避免了驾驶室前端的受力变形,提高了铰接处的抗扭强度和抗拉强度,确保驾驶室翻转安全,从而提高了驾驶室的整体结构强度和安全性;通过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设置为阶梯状结构,第一骨架的内部形成用于避让发动机的空间,用来适应发动机的安装;

13、此外,通过第一支撑斜梁和第二支撑斜梁,使第一骨架与第二骨架连接稳定,结构可靠,相较于传统矩形框架提升了整体强度,可避免冲击带来的受力变形。

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驾驶室,驾驶室设置上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该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与上述驾驶室地板骨架所带来的有益效果的推导过程大体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通过翻转支架(1)铰接在车架上,所述骨架本体呈阶梯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骨架(100)和第二骨架(200),所述第一骨架(10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骨架(200),且所述第一骨架(100)的内部形成发动机避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100)包括底部框架、支撑框架和支撑杆(5),所述底部框架与所述第二骨架(200)连接,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方,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杆(5)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第一地板(2),所述第二骨架(200)上方设置有第二地板(3),所述第一地板(2)及所述第二地板(3)的外侧均连接有冲压结构(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第一纵梁(7)和第二纵梁(8),所述第一纵梁(7)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纵梁(8)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所述翻转支架(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三纵梁(9)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三纵梁(9)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7)的上方,二者通过所述支撑杆(5)相连接;所述第四纵梁设置在所述第二纵梁(8)的上方,二者通过所述支撑杆(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和所述底部框架还设置有第一横梁(11),所述第一横梁(11)沿所述第三纵梁(9)的长度方向连接在所述第一纵梁(7)与所述第二纵梁(8)以及所述第三纵梁(9)与所述第四纵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11)与所述第三纵梁(9)之间、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横梁(11)之间以及所述第一横梁(11)与所述第四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斜梁(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骨架(200)包括第五纵梁(10)和多个第二横梁(12),多个所述第二横梁(12)沿所述第五纵梁(1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在所述第五纵梁(10)和所述第二纵梁(8)之间,并与所述第五纵梁(10)和所述第二纵梁(8)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12)与所述第五纵梁(10)以及所述第二横梁(12)与所述第二纵梁(8)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斜梁(14)。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所述驾驶室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本体,所述骨架本体的一端通过翻转支架(1)铰接在车架上,所述骨架本体呈阶梯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骨架(100)和第二骨架(200),所述第一骨架(100)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二骨架(200),且所述第一骨架(100)的内部形成发动机避让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骨架(100)包括底部框架、支撑框架和支撑杆(5),所述底部框架与所述第二骨架(200)连接,所述支撑框架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上方,所述支撑框架通过支撑杆(5)与所述底部框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上方设置有第一地板(2),所述第二骨架(200)上方设置有第二地板(3),所述第一地板(2)及所述第二地板(3)的外侧均连接有冲压结构(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包括第一纵梁(7)和第二纵梁(8),所述第一纵梁(7)的底部与所述第二纵梁(8)的底部分别连接有所述翻转支架(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驾驶室地板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三纵梁(9)和第四纵梁,所述第三纵梁(9)设置在所述第一纵梁(7)的上方,二者通过所述支撑杆(5)相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龙李云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三一中诚车身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