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20417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4
本技术提供一种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及进气管,净化箱的一侧壁底端连接进气管,进气管远离净化箱的一端套接套筒,套筒远离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吸气罩,套筒用于带动吸气罩相对于进气管进行滑动,净化箱顶部贯穿设置排气管,净化箱的一侧壁上设置安装槽及与安装槽适配的安装板,安装槽贯穿净化箱的侧壁并连通净化箱的内部,安装板活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安装板朝向净化箱的内部的一面拆卸连接过滤单元,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板体,板体将净化箱的内部自上而下分隔为过滤区及换热区,过滤单元位于过滤区内,换热区用于装载换热液。通过设置换热区,吸收制备产生的高温气体的热量,通过设置可滑动的套筒,使吸气罩的位置可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正极材料制备,特别涉及一种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领域发展,人们对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及稳定性等性能均与电池正极材料相关。电池正极材料是指电池中电解液将电荷转移到正极的物质,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2、如今电池正极材料制备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材料进行加热处理,加热燃烧过程中易产生大量废气,因此制备过程中需要用到净化装置。

3、现有技术中的净化装置缺少合适的热量吸收机构,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气体直接向外扩散,导致热量浪费。此外,净化装置进气端位置固定,对于制备过程中不同位置的燃烧反应,进气位置调节不便,易导致净化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净化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净化装置的进气位置无法调节且易造成热量浪费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净化装置,包括净化箱及进气管,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底端连接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净化箱的一端套接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吸气罩,所述套筒用于带动所述吸气罩相对于所述进气管进行滑动,所述净化箱顶部贯穿设置排气管,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上设置安装槽及与所述安装槽适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并连通所述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净化箱的内部的一面拆卸连接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气体,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板体,所述板体将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自上而下分隔为过滤区及换热区,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过滤区内,所述换热区用于装载换热液。

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所述换热区,吸收制备产生的高温气体的热量,通过设置可滑动的所述套筒,使所述吸气罩的位置可调节,并且所述过滤单元设置于可活动的所述安装板上,当所述过滤单元使用时间较长后,便于取出所述过滤单元进行更换,防止过滤效果降低。

5、进一步,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固定孔,所述净化箱顶部滑动设置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净化箱的顶部,并插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6、更进一步,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固定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净化箱外,并连接顶块,所述顶块朝向所述净化箱的一面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净化箱朝向所述顶块的一面。

7、更进一步,所述套筒上开设第一定位孔,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净化箱的一端开设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拆卸连接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插入某一所述第二定位孔。

8、更进一步,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限位槽,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9、更进一步,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穿过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并连接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换热模组,所述换热模组远离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所述换热模组的一端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板体,并连通所述过滤区,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所述换热模组、所述第二导气管及所述出气管均相互连通。

10、更进一步,所述换热模组包括若干个换热管,若干个所述换热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换热管呈弯折形状。

11、再进一步,所述净化箱背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壁设置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均连通所述换热区,以使换热液出入所述换热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及进气管,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底端连接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净化箱的一端套接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吸气罩,所述套筒用于带动所述吸气罩相对于所述进气管进行滑动,所述净化箱顶部贯穿设置排气管,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上设置安装槽及与所述安装槽适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并连通所述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净化箱的内部的一面拆卸连接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气体,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板体,所述板体将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自上而下分隔为过滤区及换热区,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过滤区内,所述换热区用于装载换热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固定孔,所述净化箱顶部滑动设置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净化箱的顶部,并插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固定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净化箱外,并连接顶块,所述顶块朝向所述净化箱的一面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净化箱朝向所述顶块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上开设第一定位孔,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净化箱的一端开设若干个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内拆卸连接定位件,所述定位件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定位孔并插入某一所述第二定位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限位槽,所述进气管的外壁设置与所述限位槽适配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套筒的一端穿过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并连接第一导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换热模组,所述换热模组远离所述第一导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导气管远离所述换热模组的一端连接出气管,所述出气管穿过所述板体,并连通所述过滤区,所述进气管、所述第一导气管、所述换热模组、所述第二导气管及所述出气管均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组包括若干个换热管,若干个所述换热管之间相互连通,所述换热管呈弯折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背向所述进气管的一侧壁设置进液管及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及所述出液管均连通所述换热区,以使换热液出入所述换热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净化箱及进气管,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底端连接所述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净化箱的一端套接套筒,所述套筒远离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吸气罩,所述套筒用于带动所述吸气罩相对于所述进气管进行滑动,所述净化箱顶部贯穿设置排气管,所述净化箱的一侧壁上设置安装槽及与所述安装槽适配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槽贯穿所述净化箱的侧壁并连通所述净化箱的内部,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板朝向所述净化箱的内部的一面拆卸连接过滤单元,所述过滤单元用于过滤气体,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设置板体,所述板体将所述净化箱的内部自上而下分隔为过滤区及换热区,所述过滤单元位于所述过滤区内,所述换热区用于装载换热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顶部设置固定孔,所述净化箱顶部滑动设置与所述固定孔适配的杆体,所述杆体的一端穿过所述净化箱的顶部,并插接在所述固定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远离所述固定孔的一端置于所述净化箱外,并连接顶块,所述顶块朝向所述净化箱的一面连接弹簧,所述弹簧套设于所述杆体上,所述弹簧远离所述顶块的一端连接所述净化箱朝向所述顶块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志宝包佩谢泽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晋瑄智能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