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1831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1
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包括磨床治具、夹持套和管棒;所述磨床治具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夹持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夹持套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夹持套的内径与所述管棒的轴径相适配,所述管棒的端部过盈地安装在所述夹持套内;本技术通过更换夹持套,仅用一套磨床治具就能够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削,缩短工装治具准备时间,降低治具成本,另外,可将夹持套更换为可调内径的夹持套,实现不更换夹持套即可适用于不筒轴径管棒的磨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磨床治具的,具体涉及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


技术介绍

1、外圆磨床是一种常见的棒材精加工设备,通过砂轮与导轮高速旋转使被加工的管棒在砂轮与导轮磨削宽度范围内对棒材表面进行磨削,以达到需要的管棒直径尺寸。

2、但是在实际生产中,来料管棒的直径规格不确定。对于不同轴径的管棒,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治具进行装夹,而磨床治具的加工工艺周期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通过调整夹持套,仅用一套磨床治具就能够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削,缩短工装治具准备时间,降低治具成本。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包括磨床治具、夹持套和管棒;所述磨床治具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夹持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夹持套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夹持套的内径与所述管棒的轴径相适配,所述管棒的端部过盈地安装在所述夹持套内。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床治具、夹持套和管棒;所述磨床治具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夹持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夹持套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夹持套的内径与所述管棒的轴径相适配,所述管棒的端部过盈地安装在所述夹持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套包括圆周分布的若干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内侧壁均紧贴所述管棒,所述夹持片的外侧壁均为从后向前逐渐向外凸出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从后向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床治具、夹持套和管棒;所述磨床治具的前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夹持套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夹持套的外侧壁和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过盈配合;所述夹持套的内径与所述管棒的轴径相适配,所述管棒的端部过盈地安装在所述夹持套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套包括圆周分布的若干夹持片,所述夹持片的内侧壁均紧贴所述管棒,所述夹持片的外侧壁均为从后向前逐渐向外凸出的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不同轴径管棒的磨床装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从后向前逐渐增大,并且所述安装槽内侧壁的斜率和所述夹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巍童维军邓泉荣凃振宇谢欢杨洲李志剑黄文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市飞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