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
,涉及一种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制备方法, 即电纺丝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是能量转换效率最高(50 70% )的第三代燃料电 池系统,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与应用潜力的绿色能源。阴极是SOFC的关键组成部分之 一,决定着SOFC的性能与成本。SOFC阴极需要具备足够的孔隙率和合理的孔径分布,以提 高阴极的氧传输速度、减小浓差极化阻抗以及提高阴极反应三相界面和氧还原催化活性。南京工业大学邵宗平及其合作者申请的专利(CN101252190)公开了一种混合导 电型中低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SrCol-xNbxOl-δ (0 < χ < 1, -1 ^ δ ^ 1)及其制备方 法,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阴极材料粉体,首先将符合化学计量比的反应原料溶于乙醇,球磨 6 12小时直到混合均勻,然后将混合物在150 250°C下蒸发固化处理得到前驱体,最后 将前驱体在600 1200°C焙烧12 24小时,得到所需阴极材料粉体;将合成的阴极粉体 与电解质粉体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球磨1 10小时进行充分混合,得到 ...
【技术保护点】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电纺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阴极材料与复合阴极材料的化学组成,选用可溶性化合物配制包含化学计量比金属阳离子的水溶液,配制溶液时在室温-200℃温度范围内加热,搅拌;(2)在步骤(1)所配溶液中加入聚合剂,利用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为4~7,或先配制pH值为4~7的聚合剂溶液,然后与步骤1所配溶液混合;聚合剂的添加量是步骤1所配溶液中总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1~8倍;在室温至200℃温度范围内对混合溶液加热并搅拌2~10小时,得到均匀、稳定、粘度为0.1~4.0Pa.s的电纺丝溶液或溶胶;(3)将电纺丝溶液或溶胶在基片上进行电纺丝制备,获 ...
【技术特征摘要】
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的电纺丝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阴极材料与复合阴极材料的化学组成,选用可溶性化合物配制包含化学计量比金属阳离子的水溶液,配制溶液时在室温 200℃温度范围内加热,搅拌;(2)在步骤(1)所配溶液中加入聚合剂,利用氨水调节溶液pH值为4~7,或先配制pH值为4~7的聚合剂溶液,然后与步骤1所配溶液混合;聚合剂的添加量是步骤1所配溶液中总金属阳离子摩尔量的1~8倍;在室温至200℃温度范围内对混合溶液加热并搅拌2~10小时,得到均匀、稳定、粘度为0.1~4.0Pa·s的电纺丝溶液或溶胶;(3)将电纺丝溶液或溶胶在基片上进行电纺丝制备,获得电纺丝前驱体样品;电纺丝过程采用电压3~25kV,喷丝头与基片间距为4~20cm,进液速度为0.02~5mL/h;(4)将电纺丝前驱体样品在空气中或真空炉中室温 200℃温度范围内干燥1~10小时,然后在400~1100℃温度范围内、空气中或气氛保护下经过一步或多步烧结,每步烧结时间为1~10小时,升、降温速率控制在0.5~10℃/min,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雪宁,王倩,李向楠,庞胜利,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