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现有的针对极限工况下车辆的稳定性控制方法存在单一维度和单一执行机构的局限,例如通过差动制动对侧滑维度进行控制、通过差速器或轮毂电机对纵滑维度进行控制、通过主动悬架对侧倾维度进行控制。然而,极限工况下车辆的失稳过程存在多维耦合,纵滑、侧滑及侧倾方向的多维失稳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难以划分,不同维度失稳的相位关系使得其失稳过程和机理呈现出较强的不确定性。其次由于缺少对多维耦合程度的非线性分析和线性化定量解析,现有的稳定域计算和综合评价指标仅在较为理想化的单一维度失稳工况下准确度较高。最后,单一维度的控制方案对车辆其余维度的动力学行为特征会产生较大影响,具体表现为多执行机构各自为战产生的耦合矛盾。因此,为了改善极限工况下车辆稳定性控制的效果,需要对极限工况下车辆的失稳过程与机理展开研究,建立多维耦合失稳过程的稳定域和综合评价指标,并将该稳定域和综合评价指标应用于多执行机构协同控制策略的制定中。
2、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车辆极限工况下无法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包括:侧向运动模型、横摆运动模型、纵向运动模型、侧倾运动模型和车轮旋转运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确定目标车辆在多个维度下的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边界,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包括:侧向运动模型、横摆运动模型、纵向运动模型、侧倾运动模型和车轮旋转运动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确定目标车辆在多个维度下的稳定性综合评价指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多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边界,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多维稳定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目标车辆在不同稳定性条件下的稳定性边界进行拟合,确定所述目标车辆在不同维度下的稳定域,包括: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光,周大洋,张洋,沈佩尧,孙晓博,程腾,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