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987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属于吸波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由若干吸波单元结构二维周期排列而成,吸波单元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多个结构层,各层均为中心对称结构;通过双层电阻膜与三层介质材料位置与布局配置,并选用低介电常数的介质材料,使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在宽带频率范围内的相对阻抗与自由空间匹配。利用双层电阻膜的损耗特性,当电磁波进入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时,电阻膜表面流过等效电流产生欧姆损耗,实现对电磁波的宽频吸收;采用四重对称型结构,降低入射电磁波的极化方向对吸收率的影响,具有极佳的宽频极化不敏感特性和斜入射宽角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具有结构易于实现、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属于吸波材料。


技术介绍

1、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加速推进,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显著。隐身性能已经成为新一代武器装备的典型特征和重要能力,特别是随着各类预警探测和拦截打击系统间组网能力的提升,使隐身性能成为军事飞行器生存和突防的关键。

2、高速飞行器和动力系统受气动外形和功能的限制,外形隐身技术受到较大限制,吸波材料技术已成为提升雷达隐身性能的重要出路。吸波材料由于能够有效地耗散电磁波能量,在雷达截面缩减、电磁干扰屏蔽、隐身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超材料作为人工电磁材料的一种,基于超材料原理设计的宽带吸波超材料,利用其单元结构产生的谐振、欧姆损耗、介质损耗等,实现对入射电磁波的束缚与吸收,可大大降低传统吸波材料的厚度、增大工作频带宽度、减小体积重量、降低加工成本,且易于平台共形,在隐身领域应用广泛。

3、吸波材料通常应用于飞行器关键部件表面,由于飞行器表面材料的厚度对其空气动力性能和隐身性能有直接影响,传统吸波材料的较大厚度导致了额外的风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吸波单元结构二维周期排列而成,吸波单元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多个结构层,各层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依次为:第一介质层、第一电阻膜层、第二介质层、第二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金属背板;所述第一电阻膜层与第二电阻膜层均由图案化电阻膜与PET基底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膜层与第二电阻膜层中的图案化电阻膜使用阻性浆料材料制作,阻性浆料材料选自氧化铟锡、石墨烯、导电陶瓷浆料其中一种,方阻为100~150Ω/sq;所述图案为正方形图案,正方形边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由若干吸波单元结构二维周期排列而成,吸波单元结构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层叠的多个结构层,各层均为中心对称结构,依次为:第一介质层、第一电阻膜层、第二介质层、第二电阻膜层、第三介质层、金属背板;所述第一电阻膜层与第二电阻膜层均由图案化电阻膜与pet基底层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膜层与第二电阻膜层中的图案化电阻膜使用阻性浆料材料制作,阻性浆料材料选自氧化铟锡、石墨烯、导电陶瓷浆料其中一种,方阻为100~150ω/sq;所述图案为正方形图案,正方形边长为l;电磁波入射到吸波超材料结构中产生电磁谐振,在电阻膜表面产生等效电流,等效电流通过电阻膜产生欧姆损耗,进而损耗大量电磁波能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简易电阻表面的超薄宽频吸波超材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阻膜层与第二电阻膜层中的pet基底层厚度为0.125~0.175mm;由于图案化电阻膜厚度仅有几十到几百微米,因此通过磁控溅射方式或丝网印刷技术将图案化电阻膜设置于pet基底层上形成电阻膜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彦飞张东升陈俊伟方岱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