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工业,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加热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1、流化床脱硝技术作为后处理铀转化的一项关键技术,需要采用高温气体对硝酸铀酰溶液进行雾化,以及对床层内物料进行流化处理和防堵反吹。现有技术是在非放射性区域使用电加热器对缓冲罐内贮存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管道送往放射性区域内供流化床中使用。然而,由于气体管路长达20~50米、热量损耗大,进入流化床内的气体温度往往达不到设计值,造成流化床的运行状态变差,导致床层内物料不同程度地结疤、内加热棒因局部电阻过大烧坏等异常工况出现,严重影响后处理厂的连续运行。
2、为了确保进入流化床内的气体温度能够达到设计值,通常需要对气体管路中设备和管道进行加热保温。目前,常用管道或设备的加热保温方法是将电伴热沿管道或设备外表面敷设固定,再采用保温材料裹覆在电伴热外层,这种加热保温方式至少存在材料不耐辐照、电伴热和外保温不易拆卸和更换等问题,并且,对放射性环境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稀土基材料和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复合而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的孔隙率为80~99.8%。
3.一种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组件(2)、屏蔽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在保温件内的浇筑深度为距加热保温组件内表面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稀土基材料和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复合而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的孔隙率为80~99.8%。
3.一种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组件(2)、屏蔽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在保温件内的浇筑深度为距加热保温组件内表面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在保温件内的浇筑深度为距加热保温组件外表面20~100mm。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杨硕,胡彦涛,王冬,纪雷鸣,侯学锋,张思夏,徐开,邢东军,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