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加热保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090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加热保温系统,该保温材料由包括稀土基材料和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复合而成,稀土基材料为氧化镨、氧化钆、氧化铕、氧化钕、氧化镧、氧化镝中的一种或多种,稀土基材料在保温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比为1%~25%,气凝胶材料为硅酸盐气凝胶、碳化硅气凝胶、金属氧化物气凝胶中的一种或多种;该系统包括加热保温组件、屏蔽外壳,加热保温组件为一体化结构,其包括加热件和上述保温材料浇筑而成的保温件,加热件镶嵌于保温件内部,屏蔽外壳包覆在保温件外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保温效果好,能够保证进入流化床内气体温度达到设计值,同时,耐辐射,耐高温,对放射性环境的适用性好,可以提高在放射性环境中的寿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工业,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加热保温系统


技术介绍

1、流化床脱硝技术作为后处理铀转化的一项关键技术,需要采用高温气体对硝酸铀酰溶液进行雾化,以及对床层内物料进行流化处理和防堵反吹。现有技术是在非放射性区域使用电加热器对缓冲罐内贮存的压缩空气进行加热,然后通过管道送往放射性区域内供流化床中使用。然而,由于气体管路长达20~50米、热量损耗大,进入流化床内的气体温度往往达不到设计值,造成流化床的运行状态变差,导致床层内物料不同程度地结疤、内加热棒因局部电阻过大烧坏等异常工况出现,严重影响后处理厂的连续运行。

2、为了确保进入流化床内的气体温度能够达到设计值,通常需要对气体管路中设备和管道进行加热保温。目前,常用管道或设备的加热保温方法是将电伴热沿管道或设备外表面敷设固定,再采用保温材料裹覆在电伴热外层,这种加热保温方式至少存在材料不耐辐照、电伴热和外保温不易拆卸和更换等问题,并且,对放射性环境的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稀土基材料和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复合而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的孔隙率为80~99.8%。

3.一种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组件(2)、屏蔽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在保温件内的浇筑深度为距加热保温组件内表面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性环境中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稀土基材料和气凝胶材料的原料复合而成,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用的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材料的孔隙率为80~99.8%。

3.一种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保温组件(2)、屏蔽外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在保温件内的浇筑深度为距加热保温组件内表面2~10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放射性环境中服役设备和管道的加热保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在保温件内的浇筑深度为距加热保温组件外表面20~100mm。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杨硕胡彦涛王冬纪雷鸣侯学锋张思夏徐开邢东军李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