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可拖车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_技高网

可拖车辆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774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文公开了一种可拖车辆,其包括用于限定该可拖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车身,该车身具有在该可拖车辆的车顶与基底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直接连接到该车顶并且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还公开了一种制造所述可拖车辆的方法。本文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行驶期间稳定可拖车辆的可拖车辆稳定系统,该系统包括可安装到该可拖车辆的车身的至少一个翼形构件,其中该(一个或多个)翼形构件被配置为在行驶期间在该可拖车辆上生成向下的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可拖车辆以及制造该可拖车辆的方法。


技术介绍

1、一种制造可拖车辆,诸如大篷车、马拉拖车、箱式的现有方法包括构造支撑框架,面板可以附接在支撑框架上以形成可拖车辆的壁,诸如前壁、后壁和侧壁。在大多数情况下,支撑框架由木质车架制成,内板层和铝覆层附接到车架外部以形成壁,然后将该壁附接在一起。然后将面板和框架固定在一起并且密封以防风雨,并且框架支撑可拖车辆的负载。此方法费时且费力,涉及必须固定在一起的许多部件。此外,最终的可拖车辆具有许多接合部,该许多接合部通常是机械连接件,例如包含铆钉、螺栓和螺钉的紧固件以及粘合剂。机械接合部的一个问题是它们增加了进水的风险,这可能会减小可拖车辆,诸如大篷车的使用期限并且损害其结构完整性。

2、其他可拖车辆制造方法包含使用复合面板来形成前壁、侧壁和后壁,该前壁、侧壁和后壁都由水平基底支撑。复合面板和底盘必须全部固定在一起并且密封以形成最终的大篷车。尽管由于在制造期间涉及的部件数量较少,此方法的耗时与劳动强度可能稍低一些,但最终的可拖车辆仍然具有由面板与基底之间的大量密封接合部导致的进水的缺点。

3、另一种可拖车辆制造方法涉及构造骨架轮廓车架并且用壁面板填充骨架车架。由于壁面板具有一定的负载承载能力,因此车架可能会更坚固。然而,此方法也容易进水,因为需要大量的机械连接件来将骨架轮廓车架和壁面板接合在一起并且将它们密封以防止外部环境影响。

4、所有当前的可拖车辆制造方法都包括通过机械连接件来固定许多部件,诸如车架、壁面板等。这还可能导致重型可拖车辆,例如大篷车,这是不期望的,因为大篷车必须被分类为各种重量等级并且需要具有适当扭矩的车辆用于拖曳。这些车辆还遭受油耗增加的困扰。

5、现有可拖车辆的另一个缺点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道路振动、老化和其他因素,螺钉、螺栓和螺母、粘合剂和硅的机械连接件不可避免地松动。这导致可拖车辆的车身在拖曳期间相对于底盘移动。此移动可能导致危险的滚动不稳定性,该危险的滚动不稳定性会随着可拖车辆的使用寿命而增加。此外,机械连接件的松动增加了进水的风险。

6、通过上述方法制造的大篷车的另一个缺点是,当被拖曳时,可拖车辆由于车身在被拖曳时受到的力而扭曲和变形,车身相对于底盘在所有方向,即上下、左右、前后、滚动、偏转和俯仰上的移动而承受应力和应变。这些可拖车辆车身上增加的负载、应变和应力减小了可拖车辆的服务寿命,并且比完全刚性的可拖车辆更难拖曳。

7、将可拖车辆挂接到拖曳车辆上会增加拖曳车辆的重量,由于从前到后的重量不平衡,这会改变拖曳车辆的操控性。这可能会因制动效率减小和转向控制丧失而引起安全问题,特别是处于高速时。还会导致燃油经济性减小和轮胎磨损增加。此外,拖车摇摆是常见问题,可拖车辆在行驶时围绕拖曳点枢转,这可能是由强风或大型车辆经过时产生的震动造成的。

8、为了改善拖车摇摆,可拖车辆可以调整到拖曳点上的重量不超过总重量的10%。这可能涉及手动包装可拖车辆,以便将诸如工具箱、水箱、摩托车机架等重物布置在可拖车辆上,以确保可拖车辆在挂接点处与拖曳车辆大体上齐平,并且重量集中在车轴上。手动包装可拖车辆以获得最佳重量分布并不总是可能的,特别是如果可拖车辆具有对车主来说可能不明显的固有重量分布问题。在此类情况下,拖曳车辆必须行驶得足够慢以便保持对可拖车辆的控制并且防止拖车摇摆。

9、期望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方法或系统的缺点中的一个或多个。此外,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大篷车,其提供了以下至少一项或多项:减小或消除进水、增加结构完整性、用于更好操控的更刚性的车身、更少的材料使用和减轻的重量。

10、还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拖车辆,其提供以下一项或多项:更好的高速操控、提高的燃油效率、更高效的制动、更高效的转向、减小的轮胎磨损和减小的拖车摇摆。

11、应理解的是,如果本文引用了任何现有技术出版物,则此类引用并不构成承认该出版物在澳大利亚或任何其他国家构成本领域公知常识的一部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拖车辆,其包括用于限定可拖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车身,该车身具有在可拖车辆的车顶与基底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直接连接到车顶并且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

2、在实施例中,车身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侧壁,该两个或更多个侧壁连接到车顶的外围边缘。侧壁可以被焊接到车顶或侧壁并且车顶可以通过折叠或压制单片金属材料来形成。

3、通过将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直接连接到车顶,并且优选地所有侧壁直接连接到车顶,负载通过壁和车顶分布,并且进一步地,车身抵抗在可拖车辆拖曳期间由于移动而产生的变形、扭曲和/或歪斜,从而产生更刚性的车身,这促进了更好的操控。更优选地,侧壁和车顶的邻接外围边缘进一步连接以形成耐候的可拖车辆车身。通过将壁和车顶直接连接在一起,直接连接件减小或消除了进水的风险,此外,由于直接连接件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松动,因此进水不会像其他可拖车辆制造方法那样增加。此外,由于车身具有分布在各处的负载,而不需要机械连接件且更少的部件,因此车身可以由更少的材料制成,并且因此可拖车辆可以更轻。

4、侧壁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到基底。基底可以通过折叠侧壁的一部分来形成。

5、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车身包含加强装置。车身的车顶可以具有呈至少一个肋形式的负载承载加强装置,该至少一个肋在车身的相对壁之间延伸。优选地,在车身的相对壁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肋是弯曲的。该至少一个肋可以包括由底壁桥接的一对凸缘侧壁,其中肋侧壁的凸缘被配置为连接到车顶。

6、基底可以包括具有多个纵向波纹的片状材料。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的内表面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肋。直接连接到车顶和侧壁的加强装置增加了可拖车辆的强度、负载分布和刚度。

7、在实施例中,车身还包括拉杆,该拉杆直接连接到基底,用于将可拖车辆联接到用于拖曳的车辆。优选地,拉杆可以一体地形成于基底的下表面。更优选地,拉杆焊接到基底的下表面。

8、金属片状材料可以是钢。优选地,钢是轧制钢。

9、上面所描述的连接件优选地是通过一体地形成邻接部件、通过折叠片状材料或通过焊接而形成的直接连接件。具有由更刚性的粘结整体形成的车身和直接联接到车身的拉杆有助于更好的操控。

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制造可拖车辆的车身的方法,该可拖车辆的车身包括从可拖车辆的车顶和基底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该车身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该方法包含:压制片状材料以形成一个侧壁和车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将侧壁直接连接到车顶的外围边缘,使得侧壁从车顶的外围边缘向下延伸。

11、压制片状材料的步骤可以包括压制片状材料以形成具有车顶的车身,该车顶两侧是一对向下延伸的侧壁。

12、适当地,侧壁在其邻接外围边缘处直接连接到车顶和基底以形成可拖车辆车身的内部空间。更适当地,侧壁、车顶和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拖车辆,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可拖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车身,所述车身具有在所述可拖车辆的车顶与基底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所述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直接连接到所述车顶并且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所述车身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侧壁,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壁连接到所述车顶的外围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至少一个侧壁直接连接到所述基底。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所述侧壁和车顶的邻接外围边缘进一步连接以形成耐候的可拖车辆车身。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所述车身包含加强装置。

6.一种制造可拖车辆的车身的方法,所述可拖车辆的车身包括从所述可拖车辆的车顶和基底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车身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所述方法包含:压制所述片状材料以形成一个侧壁和车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将所述侧壁直接连接到所述车顶的外围边缘,使得所述侧壁从所述车顶的外围边缘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制所述片状材料的步骤包括压制所述片状材料以形成具有车顶的车身,所述车顶两侧是一对向下延伸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侧壁和车顶在其邻接外围边缘处直接连接并且到所述基底以形成耐候的可拖车辆车身。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加强所述车身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含用防腐蚀涂层涂覆所述侧壁和车顶的步骤。

11.一种用于在行驶期间稳定可拖车辆的可拖车辆稳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可安装到所述可拖车辆的车身的至少一个翼形构件,其中所述翼形构件被配置为在行驶期间在所述可拖车辆上生成向下的力。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翼形构件被配置为在行驶期间增加所述可拖车辆的前球重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翼形构件能够安装到所述可拖车辆的在行驶期间面向迎面而来的气流的前壁和/或相对面向的后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翼形构件安装到所述前壁,并且在与所述迎面而来的气流基本上相反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翼形构件被配置为引导与所述行驶方向相反的所述迎面而来的气流,以增加所述可拖车辆的前部处的向下的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翼形构件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其中所述上表面被配置为在所述可拖车辆的车顶上方的所述前壁的上部部分处引导所述迎面而来的气流。

15.根据权利要求11或权利要求12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翼形构件安装到所述后壁并且基本上在所述迎面而来的气流的方向上延伸,所述翼形构件被配置为引导所述迎面而来的气流以增加所述可拖车辆的后部处的向下的力。

16.一种稳定系统,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3或权利要求14所述的翼形构件和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翼形构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翼形构件或每个翼形构件与所述可拖车辆的车身成一体。

18.根据权利要求1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扩散元件,所述至少一个扩散元件可安装到所述可拖车辆的车身,用于减小湍流气流和/或阻力。

19.一种可拖车辆,其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系统。

20.一种翼形构件,其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稳定系统,用于安装到可拖车辆。

...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可拖车辆,其包括用于限定所述可拖车辆的内部空间的车身,所述车身具有在所述可拖车辆的车顶与基底之间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其中所述一个侧壁的至少一部分直接连接到所述车顶并且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所述车身具有两个或更多个侧壁,所述两个或更多个侧壁连接到所述车顶的外围边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至少一个侧壁直接连接到所述基底。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所述侧壁和车顶的邻接外围边缘进一步连接以形成耐候的可拖车辆车身。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拖车辆,其中所述车身包含加强装置。

6.一种制造可拖车辆的车身的方法,所述可拖车辆的车身包括从所述可拖车辆的车顶和基底延伸的至少一个侧壁,所述车身基本上由金属片状材料形成,所述方法包含:压制所述片状材料以形成一个侧壁和车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将所述侧壁直接连接到所述车顶的外围边缘,使得所述侧壁从所述车顶的外围边缘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压制所述片状材料的步骤包括压制所述片状材料以形成具有车顶的车身,所述车顶两侧是一对向下延伸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侧壁和车顶在其邻接外围边缘处直接连接并且到所述基底以形成耐候的可拖车辆车身。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加强所述车身的内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包含用防腐蚀涂层涂覆所述侧壁和车顶的步骤。

11.一种用于在行驶期间稳定可拖车辆的可拖车辆稳定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可安装到所述可拖车辆的车身的至少一个翼形构件,其中所述翼形构件被配置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B·B·刘
申请(专利权)人:莎妮贝思私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