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00716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操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调节仓。该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将所需检测的金属保温层放置在平台上,通过控制电机一工作带动蜗杆转动,使蜗轮带动调节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对金属保温层进行居中和夹持,避免产品位置出现误差和偏移,影响检测效果,通过控制电机二工作带动升降丝杆转动,使连接板在升降仓内侧滑动上升,带动防尘罩上升,侄子防尘罩的上端与安装座下端贴合,将台面、检测机体等结构遮罩在防尘罩内侧,实现对装置的防尘和防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测装置,具体为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金属保温层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冲击性能好等优点,且有极佳的耐寒隔热性能,是一种产品性价比高的保温材料,在金属保温层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对其硬度以及抗冲击性进行检测,涉及到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的使用。

2、例如公开号cn213875298u,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抗冲击性检测设备,包括驱动机体,驱动机体对称安装有两个定位盒,两个定位盒的下端面固定按专业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移动托块,移动托块内部的四个端角处均滑动连接有滑杆,四个滑杆的外侧安装有底座,定位盒的内部安装有一号螺纹杆,一号螺纹杆的底端安装有移动块,移动块的外侧套接有套块,套块的前端面活动连接有一号连接杆,套块的后端面活动连接有二号连接杆,二号连接杆的下端活动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3、该技术中的抗冲击性检测设备缺少对检测样品的居中功能,导致需要手动调节检测样品的位置使之居中,产品位置容易出现误差和偏移,影响检测效果,同时缺少对设备的防尘结构,导致设备暂不使用时容易落上灰尘,下次使用需要人工进行清理,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解决了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箱体,所述操作台的上端设置有调节仓,所述调节仓的内侧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仓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所述操作台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上端设置有蜗杆,所述箱体的前侧位于操作台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机体,所述操作台外侧设置有防尘罩,所述防尘罩的后端延伸至箱体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和箱体的内侧通过升降仓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仓的内侧设置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仓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

3、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平台,所述调节仓的下端和平台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远离蜗轮的一端和调节仓的内侧转动连接,方便蜗轮带动调节丝杆旋转。

4、优选的,所述夹持板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板的后端和调节丝杆螺纹连接,所述夹持板的前端延伸至调节仓的外侧和平台的表面相互适配,方便对所需检测的金属保温层进行居中夹持固定。

5、优选的,所述电机一位于平台的下端,且和操作台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延伸至调节仓的内侧和蜗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的上端和调节仓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和蜗轮相互啮合,方便控制蜗轮和调节丝杆转动,从而实现夹持板对检测样品的夹持。

6、优选的,所述防尘罩呈u型结构设计,所述防尘罩的内侧和平台相互适配,所述防尘罩的上端和安装座相互适配,所述防尘罩的后端和箱体通过通槽滑动连接,方便防尘罩的升降。

7、优选的,所述升降丝杆的上端和升降仓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二和升降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延伸至升降仓内侧和升降丝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和升降丝杆螺纹连接,方便控制防尘罩升降,实现对装置的防尘和防护。

8、有益效果

9、本技术提供了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1、该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平台、蜗轮、调节丝杆、夹持板、电机一、蜗杆,通过将所需检测的金属保温层放置在平台上,通过控制电机一工作带动蜗杆转动,使蜗轮带动调节丝杆转动,从而使两个夹持板相互靠近,对金属保温层进行居中和夹持,避免产品位置出现误差和偏移,影响检测效果。

11、2、该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通过设置防尘罩、连接板、升降仓、升降丝杆、电机二,通过控制电机二工作带动升降丝杆转动,使连接板在升降仓内侧滑动上升,带动防尘罩上升,侄子防尘罩的上端与安装座下端贴合,将台面、检测机体等结构遮罩在防尘罩内侧,实现对装置的防尘和防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箱体(3),所述操作台(2)的上端设置有调节仓(4),所述调节仓(4)的内侧设置有蜗轮(5),所述蜗轮(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丝杆(6),所述调节仓(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7),所述操作台(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的上端设置有蜗杆(9),所述箱体(3)的前侧位于操作台(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机体(11),所述操作台(2)外侧设置有防尘罩(12),所述防尘罩(12)的后端延伸至箱体(3)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和箱体(3)的内侧通过升降仓(1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仓(14)的内侧设置有升降丝杆(15),所述升降仓(14)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平台(21),所述调节仓(4)的下端和平台(2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6)远离蜗轮(5)的一端和调节仓(4)的内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7)呈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所述夹持板(7)的后端和调节丝杆(6)螺纹连接,所述夹持板(7)的前端延伸至调节仓(4)的外侧和平台(21)的表面相互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一(8)位于平台(21)的下端,且和操作台(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一(8)的输出端延伸至调节仓(4)的内侧和蜗杆(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蜗杆(9)的上端和调节仓(4)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蜗杆(9)和蜗轮(5)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罩(12)呈U型结构设计,所述防尘罩(12)的内侧和平台(21)相互适配,所述防尘罩(12)的上端和安装座(10)相互适配,所述防尘罩(12)的后端和箱体(3)通过通槽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杆(15)的上端和升降仓(14)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二(16)和升降仓(1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二(16)的输出端延伸至升降仓(14)内侧和升降丝杆(15)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13)和升降丝杆(15)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的后侧固定安装有箱体(3),所述操作台(2)的上端设置有调节仓(4),所述调节仓(4)的内侧设置有蜗轮(5),所述蜗轮(5)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调节丝杆(6),所述调节仓(4)的内侧滑动连接有夹持板(7),所述操作台(2)的内部设置有电机一(8),所述电机一(8)的上端设置有蜗杆(9),所述箱体(3)的前侧位于操作台(2)的上方设置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下端设置有检测机体(11),所述操作台(2)外侧设置有防尘罩(12),所述防尘罩(12)的后端延伸至箱体(3)内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3),所述连接板(13)和箱体(3)的内侧通过升降仓(14)滑动连接,所述升降仓(14)的内侧设置有升降丝杆(15),所述升降仓(14)的下端设置有电机二(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平台(21),所述调节仓(4)的下端和平台(2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6)远离蜗轮(5)的一端和调节仓(4)的内侧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金属保温层抗冲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峰佘晶石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年盛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