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714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3
本技术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其两端设置有两个支撑件,支撑件一端设置有橡胶材质的接触头;移动支撑机构,包括移动件、翻转件和压板,移动件与支架主体可滑动的连接,翻转件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于移动件的底部,压板的顶端连接于移动件,其底端与翻转件的上表面抵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安装在车辆侧边,当车辆发生侧翻时,翻转件与地面接触,进而使翻转件受力弯曲以及翻转,缓冲碰撞的冲击力,避免车辆的侧边过度受力,支撑件的接触头可以减小与车辆的接触面,进而减小受创面,提高对车辆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


技术介绍

1、汽车生产完毕之后,通常需要操控车辆做出一些高难度动作,进而试验车辆的性能,而在进行高难度动作的时候,车辆容易出现侧翻,容易导致驾驶员受伤以及车辆受损。

2、为了防止车辆侧翻,通常在车辆侧边安装防侧翻支架,但是现有的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在车辆侧翻受力的时候,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容易导致车辆表面出现变形,后期需要费力修复,且车辆侧翻角度较大的时候,车辆继续行驶容易导致防侧翻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以解决现有防侧翻支架使用时对车辆产生冲击力大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包括:

4、支架100,包括支架主体110和两个支撑件120,两个所述支撑件120设置在所述支架主体110的两端,所述支撑件120的一端与所述支架主体110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接触头121,所述接触头121为橡胶材质制成的圆柱形构件,所述支撑件120与所述支架主体110一侧面夹角小于90°;

5、至少一个移动支撑机构200,沿所述支架主体110长度方向分布设置,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00包括移动件210、翻转件220和压板230,所述移动件210与所述支架主体110可滑动的连接,其上设置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安装部212,所述翻转件220的顶端可转动的连接于所述移动件210的底部,所述压板230的顶端连接于所述移动件210,其底端与所述翻转件220的上表面抵接。

6、进一步的,所述支架100还包括橡胶材质的辅助件130,所述辅助件130一侧面设置为连接部131,另一侧设置为接触部132,所述辅助件130与所述支撑件120同侧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部131与所述支架主体110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支架主体11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杆111,所述移动件210通过其上设置的滑槽与所述滑杆111配合可滑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130的所述连接部131设置为工字形安装块,所述滑杆111中间断开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内槽形成工字形安装孔。

9、进一步的,所述辅助件130的所述接触部132的上下两端构造为楔形结构,所述接触部132内部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的长孔133。

1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00还包括插件240,所述插件240连接于所述翻转件220的底端,所述插件240具有竖直向下设置的插齿241。

11、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00还包括旋转件250,所述旋转件250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翻转件220的底端,其转动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

12、进一步的,所述翻转件220的内部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的槽孔221。

13、进一步的,所述槽孔221具有两个,沿所述翻转件2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14、进一步的,所述翻转件22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件260,所述压件260包括两个倒u形构件261,所述倒u形构件261沿所述翻转件220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倒u形构件261通过压杆262连接,所述压杆262设置在所述翻转件220上表面对应两个所述槽孔221的间隔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安装在车辆侧边,当车辆发生侧翻时,旋转件与地面接触,进而使翻转件受力弯曲以及翻转,可以利用翻转件自身弹性以及压板对翻转件的反作用力缓冲碰撞的冲击力,避免车辆的侧边过度受力;同时支撑件的接触头可以处于支架主体的内侧与车辆侧边接触,由于接触头为圆柱形结构,且为橡胶材质,与车辆接触的时候,可以减小接触面,进而减小受创面,同时辅助件可以进一步的受力缓冲,进而提高对车辆的保护效果。

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通过设置插件,当车辆侧翻角度过大的时候,可以使翻转件过度翻转弯曲,进而使插件可以贴近与地面的距离,直到插齿与地面接触固定,使车辆可以逐渐降低速度,避免车辆继续行驶,导致车辆侧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还包括橡胶材质的辅助件(130),所述辅助件(130)一侧面设置为连接部(131),另一侧设置为接触部(132),所述辅助件(130)与所述支撑件(120)同侧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部(131)与所述支架主体(1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杆(111),所述移动件(210)通过其上设置的滑槽与所述滑杆(111)配合可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30)的所述连接部(131)设置为工字形安装块,所述滑杆(111)中间断开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内槽形成工字形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30)的所述接触部(132)的上下两端构造为楔形结构,所述接触部(132)内部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的长孔(1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00)还包括插件(240),所述插件(240)连接于所述翻转件(220)的底端,所述插件(240)具有竖直向下设置的插齿(2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支撑机构(200)还包括旋转件(250),所述旋转件(250)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翻转件(220)的底端,其转动方向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220)的内部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的槽孔(22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孔(221)具有两个,沿所述翻转件(220)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件(220)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压件(260),所述压件(260)包括两个倒U形构件(261),所述倒U形构件(261)沿所述翻转件(220)长度方向设置,两个所述倒U形构件(261)通过压杆(262)连接,所述压杆(262)设置在所述翻转件(220)上表面对应两个所述槽孔(221)的间隔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00)还包括橡胶材质的辅助件(130),所述辅助件(130)一侧面设置为连接部(131),另一侧设置为接触部(132),所述辅助件(130)与所述支撑件(120)同侧设置,并通过所述连接部(131)与所述支架主体(1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10)内部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杆(111),所述移动件(210)通过其上设置的滑槽与所述滑杆(111)配合可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30)的所述连接部(131)设置为工字形安装块,所述滑杆(111)中间断开形成缺口,所述缺口与所述内槽形成工字形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件(130)的所述接触部(132)的上下两端构造为楔形结构,所述接触部(132)内部开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贯穿的长孔(13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机械工业第九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