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体外全酶法的鹅肌肽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0048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体外全酶法的鹅肌肽制备方法,(1)底物L‑甲硫氨酸在甲硫氨酸腺苷基转移酶的催化下生成腺苷蛋氨酸;(2)底物L‑组氨酸和β‑丙氨酸在肌肽水解酶催化下生成肌肽;(3)肌肽和腺苷蛋氨酸一起在鹅肌肽合酶催化下合成鹅肌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体外全酶法,通过添加三种氨基酸即可实现鹅肌肽的合成,而且还避免了微生物细胞对鹅肌肽的降解,进而提高鹅肌肽的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合成,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体外全酶法的鹅肌肽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鹅肌肽(β-丙氨酰-1-甲基 l-组氨酸,anserine)为高度稳定的水溶性二肽,为从天然原料中分离得到的第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活性肽。鹅肌肽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尿酸等功能,在食品工业和医药工业已被广泛使用。目前鹅肌肽有两种主流生产方法,第一种方法是直接从动物源原材料中进行提取获得;另一种方法是通过化学合成法进行制备。直接提取法所需的原料主要是深海鱼类的鱼肉,比如金枪鱼。专利cn202011443114.5中给出的操作流程如下:将鱼肉捣碎后于沸水中进行过筛过滤,收集滤液后用超滤膜进行超滤处理,然后浓缩即可获得鹅肌肽产品。该方法要用到超滤膜,价格昂贵,推高了整体成本,经济实用性并不很好。

2、相比于直接提取法,化学合成法操作较为复杂,最近相关化学合成法专利cn201910947896.7的主要思路是在反应体系中加氯甲酸酯类化合物或戊酰氯形成混酐,混酐再进行缩合得到鹅肌肽中间体。上述反应底物为l-组氨酸和β-丙氨酸,然后鹅肌肽中间体在还原剂和钯类金属催化剂的反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体外全酶法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步反应法或一锅反应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添加ATP作为辅因子并提供能量;一锅反应法中添加ATP作为辅因子并提供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P由ATP循环系统生成,ATP循环系统包括ADP激酶、循环启动用ATP和焦磷酸钠,其中ADP激酶浓度为0.1~10mg/L,循环启动用ATP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焦磷酸钠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焦磷酸钠每隔1.5~2小时补加一次。p>

4.根据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体外全酶法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分步反应法或一锅反应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添加atp作为辅因子并提供能量;一锅反应法中添加atp作为辅因子并提供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tp由atp循环系统生成,atp循环系统包括adp激酶、循环启动用atp和焦磷酸钠,其中adp激酶浓度为0.1~10mg/l,循环启动用atp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焦磷酸钠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焦磷酸钠每隔1.5~2小时补加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酶促反应体系中:甲硫氨酸腺苷基转移酶用量为0.5~50mg/l,底物l-甲硫氨酸用量为1~100g/l;催化反应温度为20~40℃,ph控制在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鹅肌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促反应体系中:肌肽水解酶用量为0.5~50mg/l,底物β-丙氨酸用量为1~100g/l,底物l-组氨酸用量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彦罗志波曲茂华马牧青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