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维生素MK-4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00485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维生素MK‑4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二甲基烯丙基二磷酸的合成,(2)异戊烯基二磷酸的合成,(3)香叶酰香叶酰二磷酸的合成,(4)MK‑4的合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大缩短了合成路线,同时采用廉价原料作为出发底物,大大降低了MK‑4的生产成本,且兼具生物法的相关优势比如污染少、操作简便等。相比于化学合成法和传统的微生物发酵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产率和生产成本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生物合成路线所得MK‑4产品并不掺杂有MK‑6,产品纯度高,减少了后续分离纯化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合成,特别涉及一种维生素mk-4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1、维生素k对于维护骨骼健康、预防心血管疾病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维生素k有三个类型,分别是k1、k2和k3,在人体内,维生素k1和k3必须转化为k2才能被人体吸收。维生素k2本身也分为几个不同的亚型,包括mk-4、mk-6、mk-7和mk-8,它们之间是根据化学结构上异戊二烯侧链长度不同进行分类。其中mk-4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类维生素k2,市场需求广泛,具有巨大的药用价值。

2、目前mk-4主要的工业制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化学合成法,另一种是生物发酵法。化学合成法是最普遍应用的mk-4工业合成方案,生物发酵法则是以产黄杆菌作为发酵菌株经过发酵后分离纯化获得mk-4。

3、1979年化学合成法相关报道的整体反应以2-甲基萘为原料,经过氧化、溴化、还原、保护以及金属试剂加侧链和去保护氧化成mk-2,该反应首次在最后一步用硝酸铈铵脱除甲氧基氧化成醌,但该方法最终产物杂质较多,难以纯化。到了2003年,mk-4的化学合成路线得到了改进,通过砜基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维生素MK-4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添加ATP作为辅因子并提供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TP由ATP循环系统提供,ATP循环系统包括ADP激酶、循环启动用ATP和焦磷酸钠,其中ADP激酶浓度为0.1~10mg/L,循环启动用ATP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焦磷酸钠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在酶促反应温度下进行循环,焦磷酸钠每隔1.5~2小时补加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维生素mk-4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添加atp作为辅因子并提供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atp由atp循环系统提供,atp循环系统包括adp激酶、循环启动用atp和焦磷酸钠,其中adp激酶浓度为0.1~10mg/l,循环启动用atp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焦磷酸钠初始添加浓度为50~1000mg/l,在酶促反应温度下进行循环,焦磷酸钠每隔1.5~2小时补加一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酶促反应体系各原料添加量为:底物异戊烯醇1~100ml/l,羟乙基噻唑激酶0.5~50mg/l,磷酸异戊烯基激酶0.5~50mg/l;催化反应温度为20~40℃,ph控制在6-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酶法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酶促反应体系各原料添加量为:底物异戊二烯醇1~100ml/l,羟乙基噻唑激酶0.5~50mg/l,磷酸异戊烯基激酶0.5~50mg/l;催化反应温度为20~40℃,ph控制在6-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波吴彦曲茂华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微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