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099875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7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包括门内外的面板以及安装在面板上的门把手,面板与门把手可拆卸连接,面板上设置有复位组件,复位组件用于门把手的复位,门把手包括手柄部和转动部,手柄部与转动部可拆卸连接,转动部与复位组件连接,该门把手采用另外一种构造实现把手的复位,且通过复位组件实现了面板与门板的紧密连接,结构较为新颖;门把手、复位组件以及面板均为简单结构,以及门把手、复位组件以及面板之间装配简单,易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


技术介绍

1、门把手是设计在门上的常用物件,用于控制门锁的开启和关闭,例如申请号为cn202221587769.4,名称为自动复位新型门执手,包括内外两个执手以及设于两个执手之间的锁体结构,每个执手用于手握持的部分套设有柔性隔热层,且该柔性隔热层能够更换;锁体结构包括两个底座、多个定位柱、螺纹紧固件、方刚轴、面盖及扭簧;两个底座通过定位柱和螺纹紧固件固定于门体上,且每个底座均设于对应的面盖内;方刚轴两端分别同轴旋转连接一执手,且该方刚轴穿过面盖与扭簧同轴旋转连接,以使得方刚轴能够带动扭簧在底座内旋转发生变形,扭簧能够在变形后提供回弹力驱动执手自动复位,本申请采用一种不同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实现门把手的自动复位,且装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该门把手采用另外一种构造实现把手的复位,且通过复位组件实现了面板与门板的紧密连接,结构较为新颖;门把手、复位组件以及面板均为简单结构,以及门把手、复位组件以及面板之间装配简单,易操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包括门内外的面板以及安装在面板上的门把手,所述面板与门把手可拆卸连接,所述面板上设置有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门把手的复位,所述门把手包括手柄部和转动部,所述手柄部与转动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部与复位组件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靠近方轴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贯穿设置多个贯穿通孔,所述贯穿通孔以转动部的圆心为中心作圆周分布,所述手柄部对应贯穿通孔设置有贯穿板,所述贯穿板远离手柄部的一端设置有伸缩块,所述伸缩块供贯穿板穿过贯穿通孔后卡在贯穿通孔端面。

4、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缺四分之一的外齿轮环,所述外齿轮环与面板内端面滑移连接,所述外齿轮环啮合有齿条,所述面板对应齿条设置有限位座且限位座与面板一体成型,所述齿条与限位座滑移连接,所述齿条远离手柄部的一端与限位座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性一端与限位座卡接。

5、进一步的,所述外齿轮环平直端向上延申设置有竖直板,所述竖直板上端横向设置有滑动卡接的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竖直板与面板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用于限制转动部逆时针转动。

6、进一步的,所述转动部包括圆柱块,所述圆柱块靠近方轴的一端设置有延伸块,所述延伸块外直径与外齿轮内径相同,所属延伸块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多个延展臂,多个所述延展臂能够卡入相应卡槽内。

7、进一步的,所述延展臂一端与环形凹槽转动连接,所属延展臂另一端通过滑块与滑槽滑移链接,所述滑槽设置在环形凹槽两侧边且滑槽内设置有弹簧,弹簧一端与滑槽底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延伸块靠近方轴的端面向圆柱块的方向延伸开设有方槽,所述方槽供方槽卡入,所述圆柱块远离方轴的一端向内延伸开设有多边形孔。

9、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部对应多边形孔设置有多边形块,所述多边形块与手柄部一体成型。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现有技术中的门把手复位通常采用的扭簧实现,而本申请通过复位组件实现采用另外一种构造实现把手的复位,且通过复位组件实现了面板与门板的紧密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较为新颖;门把手、复位组件以及面板均为简单结构,以及门把手、复位组件以及面板之间装配简单,易操作,且在发生损坏时,可单独对某个部件进行替换,降低了维修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包括门内外的面板(1)以及安装在面板(1)上的门把手(2),所述面板(1)与门把手(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复位组件(3),所述复位组件(3)用于门把手(2)的复位,所述门把手(2)包括手柄部(5)和转动部(6),所述手柄部(5)与转动部(6)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部(6)与复位组件(3)连接,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缺四分之一的外齿轮环(31),所述外齿轮环(31)与面板(1)内端面滑移连接,所述外齿轮环(31)啮合有齿条( 32),所述面板(1)对应齿条( 32)设置有限位座(10)且限位座(10)与面板(1)一体成型,所述齿条( 32)与限位座(10)滑移连接,所述齿条( 32)远离手柄部(5)的一端与限位座(10)之间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与限位座(10)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6)从靠近方轴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贯穿设置多个贯穿通孔(7),所述贯穿通孔(7)以转动部(6)的圆心为中心作圆周分布,所述手柄部(5)对应贯穿通孔(7)设置有贯穿板(8),所述贯穿板(8)远离手柄部(5)的一端设置有伸缩块(9),所述伸缩块(9)供贯穿板(8)穿过贯穿通孔(7)后卡在贯穿通孔(7)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环(31)内壁开设有多个卡槽(12),所述卡槽(12)供转动部(6)卡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环(31)平直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竖直板(311),所述竖直板(311)上端横向设置有滑动卡接的水平板(312),所述水平板(312)、竖直板(311)与面板(1)形成腔体,所述腔体用于限制转动部(6)逆时针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6)包括圆柱块(61),所述圆柱块(61)靠近方轴的一端设置有延伸块(62),所述延伸块(62)外直径与外齿轮环(31)内径相同,所述延伸块(62)侧壁开设有环形凹槽(63),所述环形凹槽(63)内设置有多个延展臂(64),多个所述延展臂(64)能够卡入相应卡槽(12)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臂(64)一端与环形凹槽(63)转动连接,所述延展臂(64)另一端通过滑块(14)与滑槽(13)滑移连接,所述滑槽(13)设置在环形凹槽(63)两侧边且滑槽(13)内设置有弹簧(11),弹簧(11)一端与滑槽(13)底部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62)靠近方轴的端面向圆柱块(61)的方向延伸开设有方槽(15),所述方槽(15)供方轴(16)卡入,所述圆柱块(61)远离方轴的一端向内延伸开设有多边形孔(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部(5)对应多边形孔(17)设置有多边形块(18),所述多边形块(18)与手柄部(5)一体成型 。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包括门内外的面板(1)以及安装在面板(1)上的门把手(2),所述面板(1)与门把手(2)可拆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上设置有复位组件(3),所述复位组件(3)用于门把手(2)的复位,所述门把手(2)包括手柄部(5)和转动部(6),所述手柄部(5)与转动部(6)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动部(6)与复位组件(3)连接,所述复位组件(3)包括缺四分之一的外齿轮环(31),所述外齿轮环(31)与面板(1)内端面滑移连接,所述外齿轮环(31)啮合有齿条( 32),所述面板(1)对应齿条( 32)设置有限位座(10)且限位座(10)与面板(1)一体成型,所述齿条( 32)与限位座(10)滑移连接,所述齿条( 32)远离手柄部(5)的一端与限位座(10)之间设置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一端与限位座(10)卡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6)从靠近方轴的一端朝向另一端贯穿设置多个贯穿通孔(7),所述贯穿通孔(7)以转动部(6)的圆心为中心作圆周分布,所述手柄部(5)对应贯穿通孔(7)设置有贯穿板(8),所述贯穿板(8)远离手柄部(5)的一端设置有伸缩块(9),所述伸缩块(9)供贯穿板(8)穿过贯穿通孔(7)后卡在贯穿通孔(7)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方便的门把手(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齿轮环(31)内壁开设有多个卡槽(12),所述卡槽(12)供转动部(6)卡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左建明林德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