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6278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30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并相互配合的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钻孔机构,支撑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底板上方的托板以及两个设于托板上并分别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单元,两个支撑单元的外侧还均设有一个感应组件,感应组件包括固定在托板顶部的支架、横向固定在支架顶部的架板、若干个固定在架板顶部并沿圆周方向环绕在定位座外侧的位置传感器、以及固定在定位座的外壁上并与每个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均相互配合的感应片;本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在确保钻孔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钻孔位置的转换难度,还大大方便了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


技术介绍

1、喷油器相当于一个开关,控制开关的部件是电子控制单元。工作时燃油从喷油泵通过喷油器座进入弹簧室;喷油器主要是由喷油器座、高速电磁阀以及阀组件组成的;喷油器座为金属件,一般由合金钢经车削加工而成,此外还需要经过其他多道工序,例如:打磨、钻孔、开槽等等;现有的喷油器座在进行侧面钻孔时, 一次只能对单个喷油器座进行钻孔,因此加工效率不高;此外,由于喷油器座侧面的钻孔数量往往不止一个,若要改变钻孔位置时,只能转换钻头以及钻孔电机的方位,又由于钻孔电机及其支撑结构的体积大,重量重;而且钻孔电机的电源线需要接电,转换时会受到走线方向的限制,所以转换起来的难度较大并且需要预留出较大的空间,转换过程中还会妨碍到操作人员的上料和下料,因此使用较为不便,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了工作效率,并在确保钻孔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钻孔位置的转换难度,且大大方便了使用的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并相互配合的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钻孔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底板上方的托板以及两个设于托板上并分别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直固定在托板顶部的轴承座、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轴承座和托板中的换位轴、同心固定在换位轴上端并位于轴承座上方的定位座、套设固定在换位轴下端并位于托板与底板之间的从动带轮、固定在托板底部并穿插设置在底板中的换位电机、套设固定在换位电机转动轴上并与从动带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主动带轮、以及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所述换位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横向并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的第一移动板、竖直固定在第一移动板顶部的背板、横向固定在背板前侧的顶块、固定在顶块顶部的升降气缸、横向并活动连接在背板前方以具备上下移动功能且位于顶块下方的升降块、横向并可拆卸的固定在升降块上的升降梁、两个左右对称的设于升降梁上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单元相互配合的夹紧单元、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部并位于第一移动板后方的第一平移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升降块上,所述第一平移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固定在背板上;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固定在升降梁底部的第一气动手指、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气动手指两个夹爪上并左右对称设置的牵引块、两个分别左右对称的固定在两个牵引块上的过渡块、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过渡块内侧并均位于第一气动手指下方的夹块,两个所述夹块的端部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均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横向并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且介于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平移气缸之间的第二移动板、固定在背板后侧的第二平移气缸、固定在第二移动板上的牵引架、以及两个分别左右对称的设于第二移动板上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单元相互配合的钻孔单元,所述第二平移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后设置并固定在牵引架上,所述钻孔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板顶部的加高座、固定在加高座顶部的钻孔电机以及同心并可拆卸的固定在钻孔电机转动轴上的钻头,所述钻孔电机的转动轴横向向前设置。

3、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的前方还均设有一个止转组件,所述止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托板顶部的止转气缸、横向并活动连接在托板顶部以具备左右平移功能并位于轴承座内侧的限位板、横向固定在限位板顶部的承接板、以及横向固定在承接板外侧的止转板,所述止转板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止转气缸的伸缩端横向设置并与限位板相连。

4、优选地,所述限位板的前侧向外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板,对应地,所述止转气缸的伸缩端还固定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缓冲块中还至少穿插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缓冲杆,每个所述缓冲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上,每个所述缓冲杆上还均套设有一个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均设于缓冲块与外侧的一个侧板之间并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5、优选地,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下侧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短轴,所述短轴的端部还连接有可转动的压盘,所述压盘的位置与定位座的位置相互配合,两个所述夹块互为对角的设于压盘的左右两侧。

6、优选地,所述升降梁的底部还固定有第二气动手指,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均横向向左或向右设置,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上还均固定有一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锁紧块,所述承接板的顶部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侧开设有导向开口槽,所述导向开口槽的位置与两个锁紧块的位置均相互配合。

7、优选地,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的外侧还均设有一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固定在托板顶部的支架、横向固定在支架顶部的架板、若干个固定在架板顶部并沿圆周方向环绕在定位座外侧的位置传感器、以及固定在定位座的外壁上并与每个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均相互配合的感应片。

8、优选地,所述底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一l型支架,两个所述第一l型支架分别设于托板的左右两侧并均位于第一移动板的前方,两个所述第一l型支架上还均固定有一个第一缓冲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器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后设置并均与第一移动板的前侧外壁相互配合。

9、优选地,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二l型支架,两个所述第二l型支架分别设于两个钻孔单元中的加高座的前方,每个所述第二l型支架上还均至少固定有一个第二缓冲器,每个所述第二缓冲器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后设置并与对应的一个加高座的前侧相互配合。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能一次性对两个喷油器座同时进行钻孔加工,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采用钻孔机构的方向保持不变、喷油器座的位置进行转动的方式,当需要改变钻孔位置时,只需借助支撑机构带动喷油器座转动即可,并能借助感应组件精确定位钻孔位置,进而在确保钻孔精度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钻孔位置的转换难度并且无需预留出较大的回转空间,此外,转换过程中也不会妨碍到操作人员的上料和下料,进而大大方便了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并相互配合的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钻孔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底板上方的托板以及两个设于托板上并分别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直固定在托板顶部的轴承座、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轴承座和托板中的换位轴、同心固定在换位轴上端并位于轴承座上方的定位座、套设固定在换位轴下端并位于托板与底板之间的从动带轮、固定在托板底部并穿插设置在底板中的换位电机、套设固定在换位电机转动轴上并与从动带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主动带轮、以及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所述换位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横向并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的第一移动板、竖直固定在第一移动板顶部的背板、横向固定在背板前侧的顶块、固定在顶块顶部的升降气缸、横向并活动连接在背板前方以具备上下移动功能且位于顶块下方的升降块、横向并可拆卸的固定在升降块上的升降梁、两个左右对称的设于升降梁上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单元相互配合的夹紧单元、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部并位于第一移动板后方的第一平移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升降块上,所述第一平移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固定在背板上;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固定在升降梁底部的第一气动手指、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气动手指两个夹爪上并左右对称设置的牵引块、两个分别左右对称的固定在两个牵引块上的过渡块、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过渡块内侧并均位于第一气动手指下方的夹块,两个所述夹块的端部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均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横向并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且介于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平移气缸之间的第二移动板、固定在背板后侧的第二平移气缸、固定在第二移动板上的牵引架、以及两个分别左右对称的设于第二移动板上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单元相互配合的钻孔单元,所述第二平移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后设置并固定在牵引架上,所述钻孔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板顶部的加高座、固定在加高座顶部的钻孔电机以及同心并可拆卸的固定在钻孔电机转动轴上的钻头,所述钻孔电机的转动轴横向向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的前方还均设有一个止转组件,所述止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托板顶部的止转气缸、横向并活动连接在托板顶部以具备左右平移功能并位于轴承座内侧的限位板、横向固定在限位板顶部的承接板、以及横向固定在承接板外侧的止转板,所述止转板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所述止转气缸的伸缩端横向设置并与限位板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前侧向外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设置的侧板,对应地,所述止转气缸的伸缩端还固定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设于两个侧板之间,所述缓冲块中还至少穿插设置有两个横向分布的缓冲杆,每个所述缓冲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侧板上,每个所述缓冲杆上还均套设有一个缓冲弹簧,每个所述缓冲弹簧均设于缓冲块与外侧的一个侧板之间并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下侧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短轴,所述短轴的端部还连接有可转动的压盘,所述压盘的位置与定位座的位置相互配合,两个所述夹块互为对角的设于压盘的左右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梁的底部还固定有第二气动手指,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均横向向左或向右设置,所述第二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上还均固定有一个前后对称设置的锁紧块,所述承接板的顶部还固定有竖直设置的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上侧开设有导向开口槽,所述导向开口槽的位置与两个锁紧块的位置均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的外侧还均设有一个感应组件,所述感应组件包括固定在托板顶部的支架、横向固定在支架顶部的架板、若干个固定在架板顶部并沿圆周方向环绕在定位座外侧的位置传感器、以及固定在定位座的外壁上并与每个位置传感器的感应端均相互配合的感应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一L型支架,两个所述第一L型支架分别设于托板的左右两侧并均位于第一移动板的前方,两个所述第一L型支架上还均固定有一个第一缓冲器,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器的伸缩端均横向向后设置并均与第一移动板的前侧外壁相互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板的顶部还固定有两个第二L型支架,两个所述第二L型支架分别设于两个钻孔单元中的加高座的前方,每个所述第二L型支架上还均至少固定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以及设于底板上并相互配合的支撑机构、夹紧机构和钻孔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横向固定在底板上方的托板以及两个设于托板上并分别左右对称分布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竖直固定在托板顶部的轴承座、竖直并可转动的穿插连接在轴承座和托板中的换位轴、同心固定在换位轴上端并位于轴承座上方的定位座、套设固定在换位轴下端并位于托板与底板之间的从动带轮、固定在托板底部并穿插设置在底板中的换位电机、套设固定在换位电机转动轴上并与从动带轮位于同一水平高度的主动带轮、以及套设在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上的同步带,所述换位电机的转动轴竖直向上设置;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横向并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的第一移动板、竖直固定在第一移动板顶部的背板、横向固定在背板前侧的顶块、固定在顶块顶部的升降气缸、横向并活动连接在背板前方以具备上下移动功能且位于顶块下方的升降块、横向并可拆卸的固定在升降块上的升降梁、两个左右对称的设于升降梁上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单元相互配合的夹紧单元、以及固定在底板顶部并位于第一移动板后方的第一平移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伸缩端竖直向下设置并固定在升降块上,所述第一平移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前设置并固定在背板上;所述夹紧单元包括固定在升降梁底部的第一气动手指、两个分别固定在第一气动手指两个夹爪上并左右对称设置的牵引块、两个分别左右对称的固定在两个牵引块上的过渡块、以及两个分别固定在两个过渡块内侧并均位于第一气动手指下方的夹块,两个所述夹块的端部均开设有一个相互对称分布的定位槽,所述第一气动手指的两个夹爪均竖直向下设置;所述钻孔机构包括横向并活动连接在底板顶部以具备前后平移功能且介于第一移动板与第一平移气缸之间的第二移动板、固定在背板后侧的第二平移气缸、固定在第二移动板上的牵引架、以及两个分别左右对称的设于第二移动板上并分别与两个支撑单元相互配合的钻孔单元,所述第二平移气缸的伸缩端横向向后设置并固定在牵引架上,所述钻孔单元包括固定在第二移动板顶部的加高座、固定在加高座顶部的钻孔电机以及同心并可拆卸的固定在钻孔电机转动轴上的钻头,所述钻孔电机的转动轴横向向前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油器座的钻孔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单元的前方还均设有一个止转组件,所述止转组件包括固定在托板顶部的止转气缸、横向并活动连接在托板顶部以具备左右平移功能并位于轴承座内侧的限位板、横向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利军常欣鲍斯奎宗伟汪东敏
申请(专利权)人:博思韦精密工业宁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