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导电薄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8390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由薄膜基材和导电层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材为长条带状,所述薄膜基材在宽度方向分为若干条形区域,贯穿孔布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条形区域内,所述贯穿孔在所述条形区域内沿薄膜基材长度方向多线条阵列平行布置;所述薄膜基材在宽度方向上相同的位置沿长度方向的各处导电层厚度相同,在宽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导电层厚度相同或不同。本技术将薄膜基材分为若干带状区域,贯穿孔可以在所述带状区域差异布置,得到在宽度方向上导电层厚度不一或厚度相同的复合导电薄膜,成本低廉,导电层附着性好,功能性强,可以有效解决超薄导电层与引出连接件的导电连接困难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薄膜,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导电薄膜


技术介绍

1、随着工艺技术的进步,复合薄膜导电材料(复合集流体)逐步得到发展和应用。与常规全金属薄膜集流体相比,复合集流体采用高分子薄膜基材表面(单面或双面)复合导电薄膜的结构方式,具有抗拉强度好、重量轻、导电材料用量省、材料成本低以及具备一定的防燃防爆效果等优势,显现出良好发展前景。

2、但在复合集流体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例如:导电层与基材的结合力问题、加工过程成本较高问题、超薄导电层与引出连接件的导电连接难度问题等系列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3、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立体结构复合薄膜导电薄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导电薄膜,采取贯穿孔以及可控范围内不同导电层厚度调节等手段,解决了导电层与基材的结合力差、加工过程成本高以及导电薄膜引出连接困难等系列。

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由薄膜基材和导电层组成,所述导电层包括附着在所述薄膜基材两侧的a面导电层和b面导电层,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由薄膜基材和导电层组成,所述导电层包括附着在所述薄膜基材两侧的A面导电层和B面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材为长条带状,所述薄膜基材在宽度方向分为若干条形区域,贯穿孔布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条形区域内,所述贯穿孔在所述条形区域内沿薄膜基材长度方向多线条阵列平行布置,所述A面导电层和B面导电层通过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导电层连接;所述薄膜基材宽度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导电层厚度相同,在宽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所述导电层厚度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在特定所述条形区域内,所述导电层厚度沿宽度方向逐渐连续增厚或逐渐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导电薄膜,由薄膜基材和导电层组成,所述导电层包括附着在所述薄膜基材两侧的a面导电层和b面导电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材为长条带状,所述薄膜基材在宽度方向分为若干条形区域,贯穿孔布置于至少一个所述条形区域内,所述贯穿孔在所述条形区域内沿薄膜基材长度方向多线条阵列平行布置,所述a面导电层和b面导电层通过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导电层连接;所述薄膜基材宽度方向上相同的位置在整个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导电层厚度相同,在宽度方向上不同位置的所述导电层厚度相同或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在特定所述条形区域内,所述导电层厚度沿宽度方向逐渐连续增厚或逐渐连续减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在不同所述条形区域中的密度分布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材为纸张或高分子材料薄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膜基材为电容纸或pe薄膜或pp薄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实力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