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9825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所述可续航里程(km)=剩余油量(L)×(A/3+B/3+C/3),其中A、B、C单位为km/L,所述A为最近0公里‑30公里平均油耗;所述B为最近30km‑60km公里平均油耗;所述C为最近60km‑90km公里平均油耗;每行驶30 km,循环更新A、B、C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正常路况下的续航里程的波动大幅减少;2、正常行驶过程时显示续航里程的减少与行驶距离关联性(线性度)更高,给司机感觉该值更真实可靠;3、在路况发生明显变化时由于油耗变化导致的可续航里程(显示值)更新频次大幅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越来越智能,行车电脑中“可续航里程”显示功能已是必选内容,“可续航里程”功能是指车辆根据当时的剩余油量,结合当时油耗情况,预估可以继续行驶多少里程的一种功能。

2、由于续航里程是根据当前剩余油量(l)及车辆平均耗油(km/l)来预判车辆还可以行驶的距离,且将来路况的不确定性,该值波动有些是合理的(如路况变化很大,普通公路转到高速公路,对应续航里程应明显增加),但更多的波动是不必要的(比如相似路况的正常波动或行驶速度的正常变化),需识别不同情况并分别处理。

3、而影响可续航里程的另一个因素“剩余油量”在行驶过程中的减少是确认的,与平均油耗的不确定性(与路况等有关),对应的处理策略应有所区别。

4、还有,当前行车过程中行驶距离与可续航里程减少理想的情况下是线性关联的,但目前的常规策略的 “平均油耗”值时时更新,尤其是 “剩余油量(l)”较多时,平均油耗(km/l)的微小波动也会导致续航里程的较大变化,会给司机感觉续航里程的显示准确度及可靠性不够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准确度和可靠度更高的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所述可续航里程(km)= 剩余油量(l) ×(a/3+b/3+c/3),其中a、b、c单位为km/l,所述a为最近0公里-30公里平均油耗;所述b为最近30km-60km公里平均油耗;所述c为最近60km-90km公里平均油耗;每行驶30 km,循环更新a、b、c值。

3、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剩余油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具有超慢阻尼限制,所述超慢阻尼限制为剩余油量与采样油量进行对比,剩余油量按照设定速率进行上升或下降。

4、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速率为10ml/秒。

5、进一步设置为:平均油耗三区段值a、b、c及最后一段(不满30km)的行驶距离及耗油量在关机状态下保存。

6、进一步设置为:当odo<30km时,a=b=c=默认值;30km<=odo<60km时,a=0km~30km区间平均油耗, b=c=默认值;60km<=odo<90km时,a=0km~30km区间平均油耗, b=30km~60km区间平均油耗, c=默认值;当90km<=odo<120km时,a=0km~30km区间平均油耗, b=30km~60km区间平均油耗, c=60km~90km区间平均油耗,每行驶30 km,循环更新a、b、c值。

7、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8、1、正常路况下的续航里程的波动大幅减少;

9、2、正常行驶过程时显示续航里程的减少与行驶距离关联性(线性度)更高,给司机感觉该值更真实可靠;

10、3、在路况发生明显变化时由于油耗变化导致的可续航里程(显示值)更新频次大幅减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续航里程(km)=剩余油量(L)×(A/3+B/3+C/3),其中A、B、C单位为km/L,所述A为最近0公里-30公里平均油耗;所述B为最近30km-60km公里平均油耗;所述C为最近60km-90km公里平均油耗;每行驶30 km,循环更新A、B、C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续航里程包括计算值和显示值,计算值计算后与显示值进行比对,当增加量大于上升阈值时,显示值更新;当下降量大于下降阈值时,显示值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阈值同时满足≥当前计算可续航里程*0.06和≥20km;所述下降阈值为10k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油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具有超慢阻尼限制,所述超慢阻尼限制为剩余油量与采样油量进行对比,剩余油量按照设定速率进行上升或下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速率为10mL/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平均油耗三区段值A、B、C及最后一段(不满30km)的行驶距离及耗油量在关机状态下保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当ODO<30km时,A=B=C=默认值;30km<=ODO<60km时,A=0km~30km区间平均油耗, B=C=默认值;60km<=ODO<90km时,A=0km~30km区间平均油耗, B=30km~60km区间平均油耗, C=默认值;当90km<=ODO<120km时,A=0km~30km区间平均油耗, B=30km~60km区间平均油耗, C=60km~90km区间平均油耗,每行驶30 km,循环更新A、B、C值。

...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续航里程(km)=剩余油量(l)×(a/3+b/3+c/3),其中a、b、c单位为km/l,所述a为最近0公里-30公里平均油耗;所述b为最近30km-60km公里平均油耗;所述c为最近60km-90km公里平均油耗;每行驶30 km,循环更新a、b、c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续航里程包括计算值和显示值,计算值计算后与显示值进行比对,当增加量大于上升阈值时,显示值更新;当下降量大于下降阈值时,显示值更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升阈值同时满足≥当前计算可续航里程*0.06和≥20km;所述下降阈值为10k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续航里程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剩余油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具有超慢阻尼限制,所述超慢阻尼限制为剩余油量与采样油量进行对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笪久义傅恩苗李云来韩佳伟傅丞杰杨国芳鲁川回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伟世通怡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