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萃盘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8213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7
本技术属于萃盘上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萃盘上料装置,包括作业台和安装在所述作业台表面的输送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输送板表面两侧的隔板,所述输送板表面且位于所述隔板之间放置有萃盘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放料组件;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板表面中心处凹槽内的气缸以及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气缸输出轴的放置板;通过设置放料组件,气缸在通过放置板推动萃盘本体进行移动的同时,萃盘本体可以对两侧的挤压板进行挤压,使挤压板收入隔板内,并在最上方的萃盘本体移动至合适位置的同时,弹簧A受力回弹推动挤压板复位,从而对萃盘本体进行承托,实现依次放置,减少人员作业强度,保证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萃盘上料,具体涉及一种萃盘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1、在pcb生产线系统中,一般需要对pcb板卡进行上料。传统的,采用机械臂进行pcb板卡的上料,机械臂将pcb萃盘里的pcb板卡取料放置在pcb定位萃盘后,设备需要停止等待pcb萃盘进行上料,当pcb萃盘内上满pcb板卡后,机械臂再次运行进行取料;

2、经查专利号(申请)号:cn201821470177.8公开的pcb板卡上料装置及pcb生产线系统,“包括取料机器人、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取料机器人两侧的萃盘输送机构,所述萃盘输送机构的一端为上料位,所述萃盘输送机构的另一端为取料位,所述取料机器人位于靠近所述萃盘输送机构的取料位的一侧”等技术方案,具有“两侧的萃盘输送机构使得pcb萃盘能够交替使用,设备无需停止,可实现连续上料工作,保证取料机器人满荷运行”等技术效果;

3、参考上述专利,可以看出,在进行萃盘放置时需要根据单次作业进行逐次摆放,这就导致工作人员需要时刻观察设备运行情况,且无法抽身进行其他操作,影响作业效率。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萃盘上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萃盘上料装置,具有辅助放料,辅助规整的特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萃盘上料装置,包括作业台和安装在所述作业台表面的输送板以及安装在所述输送板表面两侧的隔板,所述输送板表面且位于所述隔板之间放置有萃盘本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放料组件;

3、所述放料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输送板表面中心处凹槽内的气缸以及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气缸输出轴的放置板,并且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气缸的一侧与所述萃盘本体的表面抵触,所述隔板表面且位于所述萃盘本体远离所述放置板的一侧开设的槽口内插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插入所述隔板内的一侧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远离所述挤压板的一侧焊接有弹簧a,并且所述弹簧a远离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4、作为本技术一种萃盘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挤压板朝向所述萃盘本体的一侧为倾斜的坡面结构,并且所述挤压板的另一侧为斜面结构。

5、作为本技术一种萃盘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挤压板远离所述萃盘本体的一侧表面具有放置槽,并且该放置槽内插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滑轮,所述安装架表面两侧对应所述挤压板内壁的位置处焊接有滑套,并且所述滑套内插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焊接在所述挤压板内壁对应位置开设的滑槽内,并且所述滑杆表面且位于所述滑套的一侧绕制有弹簧b,所述弹簧b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以及所述挤压板固定连接。

6、作为本技术一种萃盘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安装架延伸出所述挤压板放置槽的一侧为向内收缩设计,并且所述滑轮的两端为向下延伸的球面结构。

7、作为本技术一种萃盘上料装置优选的,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隔板对立面且位于所述挤压板一侧的规整组件;

8、所述规整组件包括焊接在所述隔板表面的板框以及插接在所述板框表面通槽内的推板,所述推板表面焊接有对立分布的铰接座,所述铰接座内铰接有y形板,所述y形板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板a,并且所述铰接板a远离所述y形板的一端通过销轴a与所述隔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y形板远离所述铰接板a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铰接板b,并且所述铰接板b远离所述y形板的一端通过销轴b与所述隔板的表面转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一种萃盘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隔板表面远离所述板框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壳,并且所述安装壳远离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插入所述安装壳内的输出轴固定设有传动轮a,所述传动轮a的表面传动套设有皮带,所述皮带内壁且位于所述皮带的一侧传动套设有传动轮b,并且所述传动轮b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壳的内壁,所述传动轮b和所述皮带的一端均贯穿所述隔板的表面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销轴a以及销轴b固定连接。

10、作为本技术一种萃盘上料装置优选的,所述板框的表面一侧焊接有挡板,并且所述板框表面位于通槽两侧转动连接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滚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通过设置放料组件,气缸在通过放置板推动萃盘本体进行移动的同时,萃盘本体可以对两侧的挤压板进行挤压,使挤压板收入隔板内,并在最上方的萃盘本体移动至合适位置的同时,弹簧a受力回弹推动挤压板复位,从而对萃盘本体进行承托,实现依次放置,减少人员作业强度,保证作业效率。

13、通过设置规整组件,铰接板a受力旋转通过带动y形板推动推板进行顶升的同时,受铰接板b的运动导向可以推动推板向一侧移动,使得推板做画圆运动,辅助人员对划入板框的萃盘本体进行连续搬运,从而方便后续机械臂进行夹持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萃盘上料装置,包括作业台(1)和安装在所述作业台(1)表面的输送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输送板(2)表面两侧的隔板(3),所述输送板(2)表面且位于所述隔板(3)之间放置有萃盘本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板(2)和所述隔板(3)之间的放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63)朝向所述萃盘本体(4)的一侧为倾斜的坡面结构,并且所述挤压板(63)的另一侧为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63)远离所述萃盘本体(4)的一侧表面具有放置槽,并且该放置槽内插接有安装架(65),所述安装架(65)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滑轮(66),所述安装架(65)表面两侧对应所述挤压板(63)内壁的位置处焊接有滑套(652),并且所述滑套(652)内插接有滑杆(651),所述滑杆(651)焊接在所述挤压板(63)内壁对应位置开设的滑槽内,并且所述滑杆(651)表面且位于所述滑套(652)的一侧绕制有弹簧B(653),所述弹簧B(6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652)以及所述挤压板(6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65)延伸出所述挤压板(63)放置槽的一侧为向内收缩设计,并且所述滑轮(66)的两端为向下延伸的球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隔板(3)对立面且位于所述挤压板(63)一侧的规整组件(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表面远离所述板框(51)的一侧焊接有安装壳(56),并且所述安装壳(56)远离所述隔板(3)的一侧固定设有电机(55),所述电机(55)插入所述安装壳(56)内的输出轴固定设有传动轮A(551),所述传动轮A(551)的表面传动套设有皮带(553),所述皮带(553)内壁且位于所述皮带(553)的一侧传动套设有传动轮B(552),并且所述传动轮B(552)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壳(56)的内壁,所述传动轮B(552)和所述皮带(553)的一端均贯穿所述隔板(3)的表面且分别与对应位置的销轴A以及销轴B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框(51)的表面一侧焊接有挡板(52),并且所述板框(51)表面位于通槽两侧转动连接有多个呈等距分布的滚轮(5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萃盘上料装置,包括作业台(1)和安装在所述作业台(1)表面的输送板(2)以及安装在所述输送板(2)表面两侧的隔板(3),所述输送板(2)表面且位于所述隔板(3)之间放置有萃盘本体(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输送板(2)和所述隔板(3)之间的放料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63)朝向所述萃盘本体(4)的一侧为倾斜的坡面结构,并且所述挤压板(63)的另一侧为斜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萃盘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63)远离所述萃盘本体(4)的一侧表面具有放置槽,并且该放置槽内插接有安装架(65),所述安装架(65)内转动连接有若干滑轮(66),所述安装架(65)表面两侧对应所述挤压板(63)内壁的位置处焊接有滑套(652),并且所述滑套(652)内插接有滑杆(651),所述滑杆(651)焊接在所述挤压板(63)内壁对应位置开设的滑槽内,并且所述滑杆(651)表面且位于所述滑套(652)的一侧绕制有弹簧b(653),所述弹簧b(6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套(652)以及所述挤压板(6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萃盘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丁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睿途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