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桥润滑结构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驱动桥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1、传动系统润滑方式主要有飞溅润滑和主动润滑,主动润滑系统润滑位置和流量可控,能实现精准润滑,但是需要增加油泵和油管,因此具有系统复杂、成本高的缺陷。随着电动化的到来,部分车辆省去了变速器的负责结构,齿轮传动部分往往简化为单档多级齿轮传动,结构简单,采用主动润滑存在着成本高的问题,而现有的飞溅润滑只能进行简单润滑,难以满足多工况、多角度的润滑需求,难以达到主动润滑同样的效果。
2、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桥润滑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驱动桥润滑成本和润滑质量无法兼顾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壳体,壳体内部形成容纳腔,容纳腔的底部形成储存润滑液的储液空间,驱动桥的主动齿轮和驱动桥的从动齿轮均位于容纳腔内;集油架,集油架设置于从动齿轮与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2)的支撑轴承包括主动前轴承(8)和主动后轴承(9),所述主动前轴承(8)和主动后轴承(9)沿所述主动齿轮(2)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油道(6)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主动前轴承(8)和所述主动后轴承(9)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的支撑轴承包括输出内轴承(10)和输出外轴承(11),所述输出内轴承(10)和所述输出外轴承(11)沿所述从动齿轮(3)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2)的支撑轴承包括主动前轴承(8)和主动后轴承(9),所述主动前轴承(8)和主动后轴承(9)沿所述主动齿轮(2)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进油道(6)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主动前轴承(8)和所述主动后轴承(9)之间形成的环形间隙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齿轮(3)的支撑轴承包括输出内轴承(10)和输出外轴承(11),所述输出内轴承(10)和所述输出外轴承(11)沿所述从动齿轮(3)的轴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进油道(7)的出口端延伸至所述输出内轴承(10),其中,所述输出内轴承(10)为设置于所述从动齿轮(3)远离车轮的一侧的支撑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润滑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油板(13)的底部设置有飞边结构(15),所述飞边结构(15)的第一端与所述挡油板(13)连接,所述飞边结构(15)的第二端沿着远离所述挡油板(13)的方向延伸设置,所述飞边结构(15)用于将所述挡油板(13)截流的所述润滑液引导至所述侧盖进油通道(14)的进口端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边结构(15)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润滑液的飞溅方向相反,且所述飞边结构(15)的第二端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桥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靠近所述输出内轴承(10)的一侧设置有挡油筋(16),所述壳体(1)在靠近所述挡油筋(16)的位置连接有固定挡板(17),所述挡油筋(16)和所述固定挡板(17)形成联通油道(18),所述联通油道(18)的输入端靠近所述主动齿轮(2)设置,所述联通油道(18)的输出端靠近所述输出内轴承(10)设置,以使所述联通油道(18)将所述主动齿轮(2)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延涛,王志明,王凯,包轩铭,赵春雁,郭志英,孟庆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