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501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技术涉及硅棒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载车,旨在解决待切割件加工过程中,待切割件上下料效率低下的问题。为此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运载车包括:车体、支撑件、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支撑件通过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活动连接于车体;平移装置至少包括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和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交叉布置;旋转装置与平移装置相连,通过调整旋转装置相对平移装置的转动角度,从而能够改变支撑件的姿态。本技术的运载车不仅能够实现对硅棒的转运,而且还能够实现对硅棒及晶托的多个方向的位置调节功能及多个姿态的角度调节功能,从而能够更加方便准确地使料叉与晶托对接,进而大大提高了硅棒的上下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硅棒加工,尤其涉及一种运载车


技术介绍

1、线切割是一种通过切割线高速往复运动,并与待切割件(比如光伏硅棒、半导体、碳化硅、蓝宝石、磁材等材料)相对移动,以使切割线切割待切割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2、上述待切割件中,以硅棒为例,在硅棒切片加工工艺中,当硅棒通过固定胶粘接到晶托上后,需要将带有硅棒的晶托移动并放入到切片机内部的料叉上,以便于后续的切割工序。其中,晶托是用于支撑硅棒的结构。而晶托及硅棒的重量较大,现有的人工移动方式费时费力,并且难以对准晶托与料叉,造成硅棒的上下料过程效率低下,并且还容易磕碰损伤硅棒。

3、因此,如何安全、快速地完成硅棒的上下料过程,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待切割件加工过程中,其上下料效率低下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运载车,其包括车体、支撑件、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平移装置和所述旋转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平移装置至少包括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和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交叉布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平移装置相连,通过调整所述旋转装置相对所述平移装置的转动角度,从而能够改变所述支撑件的姿态。

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通过平移装置调整支撑件在空间内的坐标位置,通过旋转装置调整支撑件在空间内的摆放角度,从而能够克服因地面不平整或晶托摆放位置倾斜等外界因素,使支撑件上的料叉能够与安装硅棒的晶托对接,将晶托安装至线切割机的特定位置,提高硅棒的上下料效率。

4、可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调节机构,且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的旋转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布置。

5、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车体固连的竖向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导轨的升降座,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座固连的横向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导轨的横移座。

6、可选地,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和第二转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盘和第一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盘旋转连接于所述横移座,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旋转盘相对所述横移座的旋转角度,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旋转盘。

7、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通过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和第二转动调节机构可分别控制支撑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竖直平面内转动,从而改变支撑件的姿态,使料叉能够与晶托上的固有结构对接。

8、可选地,所述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螺母和连杆,所述第一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布置于所述横移座,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旋转盘并向所述旋转盘传递驱动力矩,所述连杆与所述旋转盘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之间相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连杆和/或限位结构相对所述横移座滑动布置。

9、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通过丝杠螺母结构控制旋转盘转动,增强了人为控制的操作性。

10、可选地,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11、可选地,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盘,所述连杆的两端的旋转轴线方向均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布置,所述连杆的两端连线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

12、可选地,所述旋转盘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横移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滚轮的支撑板。

13、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施加于旋转盘上的载荷通过滚轮传递至支撑板上,从而能够分担一部分旋转盘受到的载荷,延长旋转盘的使用寿命。

14、可选地,所述第二转动调节机构包括旋转支座和第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支撑件固连并且相对所述旋转盘转动布置,所述旋转支座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支座相对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

15、可选地,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活动布置于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旋转支座之间并且用于向所述旋转支座传递驱动力矩。

16、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过驱动杆的往复移动即可控制旋转支座相对旋转盘转动。

17、可选地,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啮合传动的齿轮与齿条,所述齿条固连于所述驱动杆,所述齿轮绕自身轴线相对所述旋转盘转动布置。

18、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只需通过控制齿轮转动即可实现驱动杆的往复移动,从而方便动力件的选择,例如,具有旋转驱动轴的电机即可满足需求。

19、可选地,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齿轮传递驱动力矩的链轮传动机构,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和两个链轮,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与所述齿轮同轴相连。

20、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本技术通过链轮传动机构的设置,更加有利于满足空间布置的需求,将动力件设置在合适的位置。

21、可选地,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旋转支座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22、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液压缸,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布置于所述升降座,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横向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横移座。

23、可选地,所述运载车还包括用于与待切割工件承载结构配合的料叉,所述料叉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24、可选地,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平移装置还包括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的平移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垂直布置。

25、如上,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当需要加工硅棒时,在支撑件上设置料叉,再将该运载车移动到载有硅棒和晶托的工作台前,然后,通过调节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将料叉与晶托上的抓板对齐,人工继续推动运载车并将料叉推到晶托的抓板内,然后通过升降机构使硅棒脱离工作台,此时,便可利用运载车转运硅棒;然后,利用运载车将硅棒及晶托移动到加工设备前,再次通过调节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使晶托与加工设备内的支撑滑轨对齐,继续推动车体,将硅棒送入到加工设备的夹具内,此时,利用夹具将硅棒夹紧,再将料叉与晶托分离,退回车体脱离加工设备,完成硅棒的上料过程。

26、在上述过程中,平移装置用于带动硅棒在空间内进行平移运动,旋转装置用于带动硅棒在空间内进行旋转运动,其中,至少有一个转动调节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支撑件、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平移装置和所述旋转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平移装置至少包括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和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交叉布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平移装置相连,通过调整所述旋转装置相对所述平移装置的转动角度,从而能够改变所述支撑件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调节机构,且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的旋转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车体固连的竖向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导轨的升降座,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座固连的横向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导轨的横移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和第二转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盘和第一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盘旋转连接于所述横移座,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旋转盘相对所述横移座的旋转角度,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旋转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螺母和连杆,所述第一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布置于所述横移座,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旋转盘并向所述旋转盘传递驱动力矩,所述连杆与所述旋转盘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之间相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连杆和/或限位结构相对所述横移座滑动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盘,所述连杆的两端的旋转轴线方向均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布置,所述连杆的两端连线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边缘设有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横移座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滚轮的支撑板。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调节机构包括旋转支座和第二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支座与所述支撑件固连并且相对所述旋转盘转动布置,所述旋转支座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旋转支座相对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角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活动布置于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旋转支座之间并且用于向所述旋转支座传递驱动力矩。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啮合传动的齿轮与齿条,所述齿条固连于所述驱动杆,所述齿轮绕自身轴线相对所述旋转盘转动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角度调节组件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齿轮传递驱动力矩的链轮传动机构,所述链轮传动机构包括传动链条和两个链轮,其中一个所述链轮与所述齿轮同轴相连。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旋转支座的旋转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座进行升降运动的升降液压缸,所述横移机构包括第二丝杠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二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布置于所述升降座,所述第二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横向导轨的延伸方向平行布置,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二螺母固定连接于所述横移座。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与待切割工件承载结构配合的料叉,所述料叉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件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所述平移装置还包括推拉机构,所述推拉机构的平移方向沿水平方向布置并且与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垂直布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支撑件、平移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平移装置和所述旋转装置活动连接于所述车体;所述平移装置至少包括升降机构和横移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升降方向和所述横移机构的平移方向交叉布置;所述旋转装置与所述平移装置相连,通过调整所述旋转装置相对所述平移装置的转动角度,从而能够改变所述支撑件的姿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转动调节机构,且所述转动调节机构的旋转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与所述车体固连的竖向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竖向导轨的升降座,所述横移机构包括与所述升降座固连的横向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横向导轨的横移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和第二转动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包括旋转盘和第一角度调节组件,所述旋转盘旋转连接于所述横移座,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与竖直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角度调节组件用于调节所述旋转盘相对所述横移座的旋转角度,所述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转动调节机构连接于所述旋转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调节机构包括第一丝杠、第一螺母和连杆,所述第一丝杠绕自身轴线转动布置于所述横移座,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丝杠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旋转盘并向所述旋转盘传递驱动力矩,所述连杆与所述旋转盘的连接位置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之间相隔第一预设距离,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连杆和/或限位结构相对所述横移座滑动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丝杠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垂直布置,所述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母且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旋转盘,所述连杆的两端的旋转轴线方向均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方向平行布置,所述连杆的两端连线与所述旋转盘的旋转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党陈俊儒刘钢范国强陈明强刘少鹏张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高测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