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48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包括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端部封头和内部工质,柔性热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柔性热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剩余一端上均密封固定连接有端部封头,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和端部封头围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内部工质填充于容纳空间内,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贴设有多孔吸液芯。柔性结构槽道热管的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能够相对活动,在管路形状复杂或安装空间狭小的场合能够弯曲变形来方便安装,能够适用于冷热端相对活动的安装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热管,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


技术介绍

1、热管是一种具有很高传热性能的元件。自1976年我国首次在返回式卫星上应用以来,以其传热能力强、等温性好、可靠性高、无运动部件和动力装置等特点,成为卫星热控制的重要手段。当前在卫星热控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热管为铝-氨轴向槽道热管,管壳材料为铝合金,内部工质为氨,其使用的温度范围为-60℃~100℃,工作温度在-30℃~60℃之间。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的槽道热管一般包括管壳11、吸液芯12、端盖13和填充在管壳内的工质,管壳内壁上开设有沿管壳轴向延伸的槽道14,槽道14与管孔15连通,吸液芯12设置在槽道14中。在向管壳11内填充工质时,先将管壳11内抽成负压然后填充以适量的工质。槽道热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部分为绝热段。当槽道热管的蒸发段受热时吸液芯12中的液体工质蒸发气化,蒸气在管壳11内长度方向的压差下流向冷凝段并放出热量冷凝成液体工质,液体工质在吸液芯12的毛细抽吸能力的作用下回流到蒸发段,如此循环不已构成高效传热元器件。现有技术中的槽道热管的结构形式是刚性连接方式,刚性的槽道热管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不便,如冷热段的相对位置难以确定或定位困难,管路形状复杂或安装空间狭小,刚性的槽道热管难以直接放入安装;2、无法适用于冷热端相对活动的安装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改善上述现有技术中槽道热管存在的安装不便、无法适用于冷热端相对活动的安装场合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

2、本申请提供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包括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端部封头和内部工质,柔性热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柔性热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剩余一端上均密封固定连接有所述端部封头,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和端部封头围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内部工质填充于容纳空间内,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贴设有多孔吸液芯。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在使用时,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通过柔性热管段连接,柔性热管段具有柔性弯曲能力,使得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能够相对活动,柔性热管段内壁上贴设的多孔吸液芯能够通过其毛细抽吸能力将内部工质从冷凝段抽吸到蒸发段,从而实现内部工质的循环。本申请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的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能够相对活动,在管路形状复杂或安装空间狭小的安装场合能够通过弯曲变形来方便安装,而且能够适用于冷热端相对活动的安装场合。

5、可选的,所述柔性热管段内部还设置有沿柔性热管段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衬弹簧,多孔吸液芯套装在内衬弹簧上,内衬弹簧将多孔吸液芯压装固定在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柔性热管段在发生弯曲变形时,内衬弹簧始终能够稳定的将多孔吸液芯压装固定在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从而确保内部工质循环的稳定性。

7、可选的,所述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与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内部结构为贯穿式挤压型材结构,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与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横截面形状相同,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的中心形成有沿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的轴向贯穿的中心孔,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上还开设有环绕中心孔布置的多个贯通孔,贯通孔沿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的轴向贯通,各贯通孔分别与中心孔通过连通孔连通,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用于与柔性热管段连接的端部还开设有环型槽,环型槽与各贯通孔连通,多孔吸液芯的两端分别插装在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环型槽中。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孔吸液芯能够更好的将内部工质从冷凝段抽吸到蒸发段,提高内部工质的循环效率。

9、可选的,所述多孔吸液芯的两端插装在环型槽中的深度等于环型槽的深度。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多孔吸液芯抽吸的内部工质能够直接进入到贯通孔中,从而提高内部工质的循环效率。

11、可选的,所述多孔吸液芯的壁厚为1mm-2mm,孔隙率在85%以上,孔径为50-100um。

12、可选的,所述多孔吸液芯为多孔金属吸液芯。

13、可选的,所述柔性热管段为波纹管结构,柔性热管段的直径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直径相同,柔性热管段的有效壁厚为1mm-2mm,弯曲角度在90°以上。

14、可选的,所述内衬弹簧为弹簧节距0.5倍外径的模具钢弹簧,内衬弹簧的丝径为0.5mm-1mm。

15、可选的,所述柔性热管段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焊接固定,焊缝形状为环形。

16、可选的,所述内部工质为氨、酮类或醇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端部封头和内部工质,柔性热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柔性热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剩余一端上均密封固定连接有所述端部封头,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和端部封头围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内部工质填充于容纳空间内,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贴设有多孔吸液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管段内部还设置有沿柔性热管段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衬弹簧,多孔吸液芯套装在内衬弹簧上,内衬弹簧将多孔吸液芯压装固定在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芯的两端插装在环型槽中的深度等于环型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芯的壁厚为1mm-2mm,孔隙率在85%以上,孔径为50-100u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芯为多孔金属吸液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管段为波纹管结构,柔性热管段的直径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直径相同,柔性热管段的有效壁厚为1mm-2mm,弯曲角度在90°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弹簧为弹簧节距0.5倍外径的模具钢弹簧,内衬弹簧的丝径为0.5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管段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焊接固定,焊缝形状为环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工质为氨、酮类或醇类。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端部封头和内部工质,柔性热管段的一端与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柔性热管段的另一端与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密封固定连接,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和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的剩余一端上均密封固定连接有所述端部封头,第一刚性槽道热管段、第二刚性槽道热管段、柔性热管段和端部封头围成密封的容纳空间,内部工质填充于容纳空间内,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固定贴设有多孔吸液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热管段内部还设置有沿柔性热管段轴线方向延伸的内衬弹簧,多孔吸液芯套装在内衬弹簧上,内衬弹簧将多孔吸液芯压装固定在柔性热管段的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道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吸液芯的两端插装在环型槽中的深度等于环型槽的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结构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请求不公布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创空间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