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温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4952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0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涉及宇航器件热控制的技术领域,包括底板组件、外壳盖板和工质,底板组件与外壳盖板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主腔体;且底板组件包括第一热源凸台,第一热源凸台设有与主腔体连通的凸台腔体,凸台腔体与主腔体连通形成组合腔,组合腔内填充有工质,工质用于吸收所述底板组件的热量后汽化,并通过外壳盖板与外接冷源换热后液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均温板装置对较远位置的热源吸热和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远位置的热源吸热和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远位置的热源吸热和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温板


[0001]本技术涉及宇航器件热控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均温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均温装置在航天器上的应用越来越广。例如航天器上大功率高发热设备如固态放大器(SSPA)、电源控制器(EPC)、行波管放大器(TWTA)等设备的温度控制,都在逐渐使用均温装置作为散热问题的前级解决方案。随着电子设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来高,封装的空间越来越小,航天器上的集成化单机的热源功率急剧攀升,散热要求也随之苛刻。特别是多个不同功率大小的分布式热源的散热板卡或集成机箱内部,同时均温化扩热的需求。均温装置是解决这一热控技术难题的常用方案。
[0003]在多个不同功率大小的分布式热源的散热板卡需求中,存在大小高度的各种发热元器件,实际安装中存在各种不同尺寸高度的凸台来配合安装,保证所有热源都能够正常与均温板装置接触,将发热有效带走。
[0004]实际使用中,不同高度的凸台位置的发热源只能通过凸台的纯导热,将热量首先传导至蒸发主腔中,才能产生蒸发吸热效果。当凸台高度超过8mm以上,在此厚度的导热热阻足以让热量还没有传导至蒸发主腔,就已经产生了超过5℃的导热温差,从而让较高凸台位置的热源发热无法及时高效的完成有效蒸发。必须承受凸台高度导热路径的热阻,让芯片的结温上升,散热效率降低,从而可靠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均温板,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均温板装置对较远位置的热源吸热和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包括底板组件、外壳盖板和工质,所述底板组件与所述外壳盖板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主腔体;
[0008]且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一热源凸台,所述第一热源凸台设有与所述主腔体连通的凸台腔体,所述凸台腔体与所述主腔体连通形成组合腔,所述组合腔内填充有所述工质,所述工质用于吸收所述底板组件的热量后汽化,并通过所述外壳盖板与外接冷源换热后液化。
[0009]本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组件包括外壳底板,所述外壳底板与所述外壳盖板连接,且所述外壳底板与所述外壳盖板之间形成所述主腔体;
[0010]所述第一热源凸台与所述外壳底板远离所述外壳盖板的侧面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组件包括第二热源凸台,所述第二热源凸台与所述外壳底板远离所述外壳盖板一侧连接。
[0012]本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均温板还包括吸液芯组件,所述吸液芯组件设于所述组合腔内,且所述吸液芯组件用于提供所述工质吸热蒸发的蒸发界面以及加速液
化回流的过程。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液芯组件包括液化芯和蒸发芯,所述液化芯和所述蒸发芯均设于所述主腔体内,且所述液化芯设于所述主腔体内靠近所述外壳盖板一侧;
[0014]所述蒸发芯设于所述主腔体内靠近所述外壳底板一侧;
[0015]所述液化芯和所述蒸发芯之间形成蒸发液化腔,所述蒸发液化腔内填充有所述工质。
[0016]进一步地,所述吸液芯组件还包括内嵌式吸液芯,所述内嵌式吸液芯设于所述凸台腔体内。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液化芯、所述蒸发芯和所述内嵌式吸液芯均为多孔结构。
[0018]本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蒸发芯与所述内嵌式吸液芯抵接,且所述蒸发芯靠近所述外壳盖板的表面与所述内嵌式吸液芯靠近所述外壳盖板的表面平齐。
[0019]本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板组件还包括多个分隔肋条,多个所述分隔肋条沿垂直于所述第一热源凸台台面的方向设于所述凸台腔体内,且多个所述分隔肋条将所述凸台腔体分隔为多个子腔体。
[0020]本技术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均温板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分布于所述主腔体内,且每个所述支撑柱一端与所述外壳盖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板组件连接。
[0021]本技术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均温板,包括底板组件、外壳盖板和工质,底板组件与外壳盖板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主腔体;且底板组件包括第一热源凸台,第一热源凸台设有与主腔体连通的凸台腔体,凸台腔体与主腔体连通形成组合腔,组合腔内填充有工质,工质用于吸收底板组件的热量后汽化,并通过外壳盖板与外接冷源换热后液化。
[0023]在本技术中,底板组件与外接热源连接以用于接收外接热源的热量,而外壳盖板则与外接冷源连接以用于换热;组合腔内填充有工质,工质在此腔体内从底板组件吸收热量完成汽化,使得底板组件因热量传导而温度降低,进而继续从热源处吸热;而汽化后的工质与外壳盖板接触,通过与外壳盖板外接的冷源换热后液化,液化后的工质继续与底板组件换热汽化,周而复始实现持续换热;而第一热源凸台则可以对较远位置的热源吸热,并通过组合腔内的工质进行传热。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均温板,实现了通过第一热源凸台对较远位置的热源进行吸热和通过凸台腔体内的工质导热,并可以实现快速换热,有效地实现了对热源的快速降温。
[0025]综上,本技术至少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均温板装置对较远位置的热源吸热和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均温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均温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均温板的内部结构截面示意图。
[0030]图标:1

底板组件;11

外壳底板;12

第一热源凸台;13

第二热源凸台;14

分隔肋条;2

外壳盖板;3

工质;4

吸液芯组件;41

液化芯;42

蒸发芯;43

内嵌式吸液芯;5

主腔体;6

凸台腔体;7

支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2]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组件(1)、外壳盖板(2)和工质(3),所述底板组件(1)与所述外壳盖板(2)连接,两者之间形成主腔体(5);且所述底板组件(1)包括第一热源凸台(12),所述第一热源凸台(12)设有与所述主腔体(5)连通的凸台腔体(6),所述凸台腔体(6)与所述主腔体(5)连通形成组合腔,所述组合腔内填充有所述工质(3),所述工质(3)用于吸收所述底板组件(1)的热量后汽化,并通过所述外壳盖板(2)与外接冷源换热后液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1)包括外壳底板(11),所述外壳底板(11)与所述外壳盖板(2)连接,且所述外壳底板(11)与所述外壳盖板(2)之间形成所述主腔体(5);所述第一热源凸台(12)与所述外壳底板(11)远离所述外壳盖板(2)的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组件(1)包括第二热源凸台(13),所述第二热源凸台(13)与所述外壳底板(11)远离所述外壳盖板(2)一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温板还包括吸液芯组件(4),所述吸液芯组件(4)设于所述组合腔内,且所述吸液芯组件(4)用于提供所述工质(3)吸热蒸发的蒸发界面以及加速液化回流的过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组件(4)包括液化芯(41)和蒸发芯(42),所述液化芯(41)和所述蒸发芯(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创空间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