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传动机构及其摆线减速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传动机构及其摆线减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46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传动机构及其摆线减速器,传动机构包括偏心轴部,偏心轴部设置有一凸台,凸台安装有第一摆线轮,第一摆线轮的外圈安装有针齿轮;凸台与第一摆线轮之间设有第一轴承;轴套部,偏心轴部与轴套部为一体式结构,偏心轴部的轴线与轴套部的轴线之间存在间距;第二摆线轮,第二摆线轮套设于偏心轴部上,第二摆线轮与偏心轴部之间设有第二轴承;第二摆线轮外圈设有齿轮,第二摆线轮与第一摆线轮的内圈啮合连接。本方案的传动形式增加了齿轮啮合的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降低传动噪音,减少了传统摆线齿轮所需的轴向长度。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小装配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减速机,尤其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其摆线减速器


技术介绍

1、现有技术中,摆线减速器主要由双偏心轴部、双摆线轮、销针、输出轴四部分组成,双偏心轴部输入,通过摆线轮与针轮少一齿产生速比,由输出轴输出。另一方面,现有技术采用的是少一齿差原理,通常产生较大的减速比,适用与输出转速较低、输出扭矩较大的场景。其次,采用双偏心轴部输入,双摆线轮平衡转动惯量、控制回差,输出轴输出的方式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且轴向长度较长。

2、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满足上述要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及其摆线减速器。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传动机构,包括:

4、偏心轴部,所述偏心轴部设置有一凸台,所述凸台安装有第一摆线轮,所述第一摆线轮的外圈安装有针齿轮;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摆线轮之间设有第一轴承;

5、轴套部,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轴套部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偏心轴部的轴线与所述轴套部的轴线之间存在间距;

6、第二摆线轮,所述第二摆线轮套设于所述偏心轴部上,所述第二摆线轮与所述偏心轴部之间设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摆线轮外圈设有齿轮,所述第二摆线轮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的内圈啮合连接。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偏心轴部固定。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的内圈固定。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均不与所述偏心轴部和所述第二摆线轮固定。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第二摆线轮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针齿轮内。

11、在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摆线减速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外壳,以及电机。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口、输出口。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输入口,所述电机轴安装于所述轴套部;所述第二摆线轮安装于所述输出口。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摆线轮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外壳接触,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一摆线轮之间设有垫片。

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偏心轴部产生的偏心距使得第一摆线轮与针齿轮完成啮合,同时通过偏心轴部的凸台连接第二摆线轮使得第二摆线轮与内外齿摆线轮啮合。当偏心轴部顺时针旋转360°时,第一摆线轮相对于针齿轮逆时针移动一个齿,同时,第二摆线轮相对于第一摆线轮逆时针移动一个齿(相对于针齿轮逆时针移动2个齿),从而完成了少两齿差的速度传递。同时保证了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本方案的传动形式增加了齿轮啮合的重合度,提高传动平稳性,降低传动噪音,减少了传统摆线齿轮所需的轴向长度。能够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减小装配难度。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偏心轴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的内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均不与所述偏心轴部和所述第二摆线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第二摆线轮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针齿轮内。

6.一种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电机,以及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输入口、输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外壳的输入口,所述电机轴安装于所述轴套部;所述第二摆线轮安装于所述输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线轮套设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的外圈与外壳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轴承与所述第一摆线轮之间设有垫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所述偏心轴部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所述第一摆线轮的内圈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承的内圈与外圈均不与所述偏心轴部和所述第二摆线轮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第二摆线轮连接的部分均位于所述针齿轮内。

6.一种摆线减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赢锋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