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900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技术涉及电缸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包括缸筒和伺服电机,缸筒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缸筒内侧开设有转槽,转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螺纹杆外侧螺旋连接有推筒,缸筒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缸筒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缸筒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槽,缸筒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过滤箱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过滤箱内侧开设有第一通孔,过滤箱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过滤箱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本技术中,保持进入螺纹杆与推筒内部的润滑油清洁度,保护电缸和润滑油的使用寿命,过滤箱设置在电缸壳体内侧,方便对润滑油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缸,具体为一种径向承载电缸


技术介绍

1、电缸是将伺服电机与丝杆一体化设计的模块化产品,将伺服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同时将伺服电机最佳优点即精确转速控制、精确转数控制和精确扭矩控制转变成精确速度控制、精确位置控制和精确推力控制,实现高精度直线运动系列的全新革命性产品。

2、电缸在运行的过程中,是通过丝杆与丝杆螺母之间的配合下,来实现直线运动,丝杆螺母带动要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推筒移动,要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所以丝杆与丝杆螺母之间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同时会产生部分金属碎屑,会伴有刺耳的金属摩擦声音,部分装置内部通过润滑油减少丝杆与丝杆螺母之间的摩擦力,但是润滑油长时间使用后,由于碎屑和润滑油掺合在一起,润滑油的寿命也随之降低,现有装置在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时,需要把装置拆开,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操作不好会影响电缸的精确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径向承载电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径向承载电缸,以解决由于碎屑和润滑油掺合在一起,润滑油的寿命也随之降低,现有装置在对润滑油进行更换时,需要把装置拆开,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操作不好会影响电缸的精确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包括缸筒和伺服电机,所述缸筒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缸筒内侧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所述螺纹杆外侧螺旋连接有推筒,所述缸筒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所述缸筒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缸筒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槽,所述缸筒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下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过滤箱内侧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过滤箱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过滤箱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箱内侧设有第一集液槽,所述过滤箱内侧设有第二集液槽,所述过滤板内侧开设有流液孔,所述流液孔内侧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4、优选的,所述密封圈内侧与伺服电机主轴外侧贴合,所述密封条内侧与推筒外侧贴合,所述推筒外侧滑动连接在缸筒内侧。

5、优选的,所述第二通槽与第一通孔内侧连通,所述第一通槽与第二通孔内侧连通,所述第一通槽一端设在缸筒前端内侧,所述第二通槽设在缸筒后端内侧。

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形状矩形体,所述固定板通过橡胶圈与过滤箱内侧密封,所述过滤箱的形状空心长方体。

7、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液槽与第二集液槽的大小相同,所述过滤板固定在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之间,所述过滤板的形状长方体。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9、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通槽、第二通槽、过滤箱、第一通孔、过滤板、第一集液槽、流液孔和单向阀,在径向承载电缸使用的过程中,当推筒移动到缸筒外部时,此时推筒对外部的润滑油进行挤压,润滑油从第一通槽流动,在流动同时对润滑油进行过滤,从而进入螺纹杆与推筒内部的润滑油清洁度,保护电缸和润滑油的使用寿命,过滤箱设置在电缸壳体内侧,方便对润滑油进行更换。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包括缸筒(1)和伺服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缸筒(1)内侧开设有转槽(4),所述转槽(4)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所述螺纹杆(3)外侧螺旋连接有推筒(6),所述缸筒(1)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7),所述缸筒(1)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8),所述缸筒(1)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槽(9),所述缸筒(1)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0),所述过滤箱(10)下端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过滤箱(10)内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过滤箱(10)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过滤箱(10)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5),所述过滤箱(10)内侧设有第一集液槽(16),所述过滤箱(10)内侧设有第二集液槽(17),所述过滤板(15)内侧开设有流液孔(18),所述流液孔(18)内侧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5)内侧与伺服电机(2)主轴外侧贴合,所述密封条(7)内侧与推筒(6)外侧贴合,所述推筒(6)外侧滑动连接在缸筒(1)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槽(9)与第一通孔(13)内侧连通,所述第一通槽(8)与第二通孔(14)内侧连通,所述第一通槽(8)一端设在缸筒(1)前端内侧,所述第二通槽(9)设在缸筒(1)后端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2)的形状矩形体,所述固定板(12)通过橡胶圈与过滤箱(10)内侧密封,所述过滤箱(10)的形状空心长方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液槽(16)与第二集液槽(17)的大小相同,所述过滤板(15)固定在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14)之间,所述过滤板(15)的形状长方体。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承载电缸,包括缸筒(1)和伺服电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2),所述伺服电机(2)主轴末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所述缸筒(1)内侧开设有转槽(4),所述转槽(4)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圈(5),所述螺纹杆(3)外侧螺旋连接有推筒(6),所述缸筒(1)一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密封条(7),所述缸筒(1)内侧开设有第一通槽(8),所述缸筒(1)内侧开设有第二通槽(9),所述缸筒(1)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箱(10),所述过滤箱(10)下端通过螺栓(11)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过滤箱(10)内侧开设有第一通孔(13),所述过滤箱(10)内侧开设有第二通孔(14),所述过滤箱(10)内侧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5),所述过滤箱(10)内侧设有第一集液槽(16),所述过滤箱(10)内侧设有第二集液槽(17),所述过滤板(15)内侧开设有流液孔(18),所述流液孔(18)内侧固定连接有单向阀(19)。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峰李玉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孚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