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铆螺母制造技术_技高网

铆螺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874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5
本申请涉及一种铆螺母,铆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孔;翻铆边,翻铆边设置于螺母本体的装配侧并围设于内螺纹孔的周边,用于穿设至工件的安装孔,翻铆边包括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段翻铆段,其中,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多段翻铆段的屈服强度依次降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铆螺母通过将翻铆边设置为屈服强度不同的多个变形区,从而形成多个不同形变能力的多段翻铆段,铆螺母通过形变能力不同的多个变形区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等工件,以此提高铆螺母的适用范围,提高铆螺母的通用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装配,具体涉及一种铆螺母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等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车辆轻量化已成为汽车制造的发展趋势。铝材因其轻质、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在汽车制造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铝材的连接方式相对复杂,使用铝点焊或者铝弧焊,但是,这些热连接方式会使铝钣金结构件的热变形增大,导致整车尺寸难以保证。还有布置在铝钣金结构件上的总装装配件也需要通过螺栓螺母进行连接,目前应用在铝钣金结构件上的螺栓螺母,包括铝植焊螺钉、拉铆螺母、拉铆螺栓、压铆螺母、压铆螺栓和翻铆螺母,对于总装安装扭矩较大,以及容易磕碰的安装点来说,压铆螺母和翻铆螺母等铆螺母无疑是个不错的装配件。

2、目前,铆螺母的型号都是根据其应用于不同厚度的板材而定,同一大小尺寸的铆螺母能够适配的板厚范围较窄,这就会导致车身上的铆螺母型号很多,铆螺母型号繁多,会对产品的设计管理和生产防错都很不利。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铆螺母对不同厚度板材的通用化率低的技术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铆螺母,铆螺母包括:螺母本体,螺母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孔;翻铆边,翻铆边设置于螺母本体的装配侧并围设于内螺纹孔的周边,用于穿设至工件的安装孔,翻铆边包括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段翻铆段,其中,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多段翻铆段的屈服强度依次降低。

3、在一些实施例中,多段翻铆段包括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翻铆段、第二翻铆段和第三翻铆段,其中,第一翻铆段的屈服强度大于第二翻铆段的屈服强度,第二翻铆段的屈服强度大于第三翻铆段的屈服强度。

4、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第一翻铆段向靠近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第三翻铆段向远离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第二翻铆段连接第一翻铆段与第三翻铆段。

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第二翻铆段设置为向靠近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且第二翻铆段的倾斜角度小于第一翻铆段的倾斜角度。

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第一翻铆段的壁厚大于第二翻铆段的壁厚,第二翻铆段的壁厚大于第三翻铆段的壁厚。

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翻铆段的边沿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豁口,且豁口向第二翻铆段的方向延伸。

8、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翻铆段与第二翻铆段之间设置有弧形倒角结构,倒钩结构的径向外围面设置为平面或弧面。

9、在一些实施例中,翻铆边的轴向长度为h,第一翻铆段、第二翻铆段和第三翻铆段的长度区域分别为a、b、c,其中,0≤a≤2.0mm、2.0mm≤b≤5.0mm、5.0mm≤c≤h。

10、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铆螺母经过热处理的过程中,第一翻铆段、第二翻铆段和第三翻铆段分别通过水冷、油冷和空气冷却。

1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翻铆段的边沿设置有向螺母本体的方向弯曲的倒钩结构,沿远离螺母本体的方向,弧形倒角结构向螺母本体的外围弯曲。

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铆螺母通过将翻铆边设置为屈服强度不同的多个变形区,从而形成多个不同形变能力的多段翻铆段,铆螺母通过形变能力不同的多个变形区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等工件,以此提高铆螺母的适用范围,提高铆螺母的通用化率。

13、具体地,在铆螺母的使用过程中,根据铆螺母适配的不同板厚,通过铆螺母的不同变形区域发生变形来适应不同厚度的板材,即使板材的厚度已经超过了铆螺母的轴向长度,铆螺母边缘处的翻铆段可以通过变形与板材相互嵌入,以此防止铆螺母发生松动现象。在板材的厚度较小时,铆螺母边缘处的翻铆段发生变形将工件挤压夹在铆螺母的中间或者嵌入工件的内部,使铆螺母和工件牢固连接在一起,达到铆螺母与工件的铆接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铆螺母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翻铆段包括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翻铆段、第二翻铆段和第三翻铆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一翻铆段向靠近所述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所述第三翻铆段向远离所述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所述第二翻铆段连接所述第一翻铆段与所述第三翻铆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二翻铆段设置为向靠近所述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翻铆段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翻铆段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一翻铆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翻铆段的壁厚,所述第二翻铆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三翻铆段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铆段的边沿设置有沿周向间隔分布的多个豁口,且所述豁口向所述第二翻铆段的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铆段与所述第二翻铆段之间设置有弧形倒角结构,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弧形倒角结构向所述螺母本体的外围弯曲。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翻铆边的轴向长度为H,所述第一翻铆段、所述第二翻铆段和所述第三翻铆段的长度区域分别为a、b、c,其中,0≤a≤2.0mm、2.0mm≤b≤5.0mm、5.0mm≤c≤H。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铆螺母经过热处理的过程中,所述第一翻铆段、所述第二翻铆段和所述第三翻铆段分别通过水冷、油冷和空气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翻铆段的边沿设置有向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弯曲的倒钩结构,所述倒钩结构的径向外围面设置为平面或弧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铆螺母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多段所述翻铆段包括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依次连接的第一翻铆段、第二翻铆段和第三翻铆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一翻铆段向靠近所述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所述第三翻铆段向远离所述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所述第二翻铆段连接所述第一翻铆段与所述第三翻铆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二翻铆段设置为向靠近所述内螺纹孔的轴线方向倾斜,且所述第二翻铆段的倾斜角度小于所述第一翻铆段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征在于,沿远离所述螺母本体的方向,所述第一翻铆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二翻铆段的壁厚,所述第二翻铆段的壁厚大于所述第三翻铆段的壁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螺母,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健蒋连轴宋亚东付亚雷唐华平苗佳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