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西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7382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挡土墙、拱肋、千斤顶、拱脚连接杆件和传力杆;所述的千斤顶设置在传力杆上,传力杆间隔设置于拱肋和挡土墙之间,传力杆的一端与挡土墙连接,传力杆的另一端与拱肋连接;上下拱肋构成拱圈,相邻两个拱圈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与位于两个拱圈之间的传力杆连接;拱脚的竖向力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传递抵消,拱脚的水平力通过挡土墙平衡或者是连续拱脚水平力相互抵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势为在保证安全的同时能够提供较大的基坑开挖空间,还可以以相同的材料成本达到更高的承载能力,提高结构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


技术介绍

1、基坑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及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基坑支护工程是近二十年来随着土木工程发展而产生并发展的一门新的实践工程学,它在理论上仍然有待完善,如何选取合理的支护类型仍然是工程界的难题——需要充分考虑现场环境、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工程要求等一系列因素。

2、目前基坑支护的方式总体来说分为无内支撑和有内支撑两大形式,但是都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3、无内支撑支护目前主要有放坡,悬臂支护和桩锚支护这三种主流形式。放坡是依靠土体自身的强度保持整个基坑的稳定,其仅适用于浅基坑并且回填土方较大的情况,且容易因浸泡导致局部坍塌;悬臂支护是依靠围护结构抵抗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常见形式有单/双排桩悬臂桩支护、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型钢水泥土搅拌桩等。其支护结构需要高强度监测与维护,施工时需要注意土方坍塌,难以应对复杂地质条件;桩锚支护则是采用锚杆和桩共同组成支护体系,但是它也有成本相对较高、施工质量受限严重、选材条件严格等缺点。

4、而目前的有内支撑支护主要有围护结构,止水帷幕,水平支撑以及竖向支撑这四层结构。围护结构的作用是直接承受基坑施工阶段侧向土压力和水压力,并将此压力传递到支撑体系,目前,围护结构常用类型有钢板桩围护墙、型钢水泥土搅拌墙、灌注桩排桩、混凝土连续墙等,每种类型在适用条件、工程经济性和工期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优势。钢板桩维护墙施工时有噪声,刚度小,变形大,新用时止水性尚好,时间久了易漏水;型钢水泥土搅拌墙强度不高,耐腐蚀性差,材料价格高并且施工难度大;灌注桩排桩需降水或和止水措施配合使用,如搅拌桩,旋喷桩等;混凝土连续墙每段墙之间的接头质量较难控制,墙面粗糙,施工技术要求高,制浆及处理系统占地较大。止水帷幕的作用是阻断坑外水体流入坑内或增大坑底水的渗流路径,便于机械挖土及提供坑内干作业施工条件。主要形式为水泥搅拌桩止水帷幕,其施工工艺有高压旋喷、两轴搅拌、三轴搅拌、trd工法、csm工法等。但是其搅拌桩的施工垂直度不好控制;水平支撑的作用是用于传递和平衡作用在围护结构上的水土压力,与围护结构共同组成支护体系。常见的支撑类型有:钢支撑体系、混凝土支撑体系、钢与混凝土组合支撑体系等。但是其需要占用一定工期,并且有时对大规模机械化开挖不利;竖向支撑的作用是承受水平支撑传来的竖向荷载,加强支撑体系的空间刚度,保证水平支撑的纵向稳定,要具有较好自身刚度和较小垂直位移。常见类型有临时格构柱+立柱桩、永久钢立柱+立柱桩。

5、在建设水平高速发展的今天,基坑支护方式也趋于多元化、个性化,但相对来说仍然缺少一种相对完善的通用支护方式,我们需要一种集经济性、高强度、短施工周期等优势为一体的新型基坑支护方式。基于目前建筑材料的发展,通过材料的创新研发新型支护技术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结构,以拱肋和千斤顶为创新点进行基坑支护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缓解目前基坑支护单一、昂贵、施工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在承载能力相同的情况下,节省材料,显著降低成本;同时占用更少的空间,能够提供较大的基坑开挖空间,适配性高。

2、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包括挡土墙、拱肋、千斤顶、拱脚连接杆件和传力杆;所述的千斤顶设置在传力杆上,传力杆间隔设置于拱肋和挡土墙之间,传力杆的一端与挡土墙连接,传力杆的另一端与拱肋连接;上下拱肋构成拱圈,相邻两个拱圈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与位于两个拱圈之间的传力杆连接;拱脚的竖向力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传递抵消,拱脚的水平力通过挡土墙平衡或者是连续拱脚水平力相互抵消。

4、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为单跨或多跨连续布置。

5、进一步地,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用于深基坑时进行多层设置并用竖向连接杆件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的竖向连接杆件为桁架形式。

7、进一步地,所述的拱肋和传力杆均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钢混组合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的拱肋和拱脚连接杆件均为桁架形式。

9、进一步地,通过在基坑相邻两侧焊接格构式斜撑辅助增强基坑短边受力。

10、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1)本专利技术的支护体系可以充分发挥拱结构小偏心受压的优势,可通过调整拱轴线形大幅度减少弯矩。

12、(2)本专利技术的支护体系通过拱脚连接杆件抵消拱脚的竖向力。

13、(3)本专利技术巧妙地运用拱脚推力通过挡土墙对冲土层倾覆力,达到反力支撑起整个基坑土层的作用。

14、(4)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基坑支护体系来获得更大的施工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拱肋、千斤顶、拱脚连接杆件和传力杆;所述的千斤顶设置在传力杆上,传力杆间隔设置于拱肋和挡土墙之间,传力杆的一端与挡土墙连接,传力杆的另一端与拱肋连接;上下拱肋构成拱圈,相邻两个拱圈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与位于两个拱圈之间的传力杆连接;拱脚的竖向力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传递抵消,拱脚的水平力通过挡土墙平衡或者是连续拱脚水平力相互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为单跨或多跨连续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用于深基坑时进行多层设置并用竖向连接杆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连接杆件为桁架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肋和传力杆均采用钢结构、混凝土结构或钢混组合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肋和拱脚连接杆件均为桁架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通过在基坑相邻两侧焊接格构式斜撑辅助增强基坑短边受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土墙、拱肋、千斤顶、拱脚连接杆件和传力杆;所述的千斤顶设置在传力杆上,传力杆间隔设置于拱肋和挡土墙之间,传力杆的一端与挡土墙连接,传力杆的另一端与拱肋连接;上下拱肋构成拱圈,相邻两个拱圈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与位于两个拱圈之间的传力杆连接;拱脚的竖向力通过拱脚连接杆件传递抵消,拱脚的水平力通过挡土墙平衡或者是连续拱脚水平力相互抵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为单跨或多跨连续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拱式基坑支护体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林欣权一城李阔许展鹏陈晓捷张振伟覃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