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75809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1:23
本技术涉及火花塞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包括:壳体;电极触头,所述电极触头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绝缘垫圈、螺纹部连接件、密封垫圈和电极触头使得将火花塞的外电极,勾状电极或屏蔽罩电极、及其他形状电极去掉使其表面积增大,将其由两点之间放电,改成点与平面之间放电,放电时电极触头与弧形触点接头的弧面之间进行放电,其放电接触面积增加到6.28平方毫米,从而更改外电极触头的形状,加大放电间隙,能够有效减少积碳,因加大火焰弧长,使更耐电流烧熔,且当发生积碳时,因弧形触点接头的弧面距离长无法进行积碳的全部覆盖,从而能够保证正常导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火花塞,具体涉及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


技术介绍

1、火花塞俗称火嘴,火花塞的作用是把高压导线送来的脉冲高压电放电,击穿火花塞两电极间空气,产生电火花以此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体,主要类型有:准型火花塞、缘体突出型火花塞、电极型火花塞、座型火花塞、极型火花塞、面跳火型火花塞等。

2、现有汽车火花塞电极包括中心电极和侧电极,它们之间有火花隙,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启动、动力、工作稳定性和经济性,因此设计大放电间隙较小,汽车火花塞用于燃烧器时,由于未能一直放电,无法进行烧蚀,积碳较为严重,从而引发无法点火,短路,或其他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包括:

4、壳体;

5、电极触头,所述电极触头设置在壳体的内部;

6、弧形触点接头,所述弧形触点接头套设在电极触头的外部;

7、螺纹部连接件,所述螺纹部连接件插设在弧形触点接头的顶端内部。

8、优选的,所述螺纹部连接件的内部插设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垫圈,所述绝缘外壳的内部插设有端子配件。

9、优选的,所述端子配件贯穿插设在绝缘外壳的内部,所述绝缘垫圈的外表面为光滑结构的橡胶垫圈。

10、优选的,所述端子配件的顶端与绝缘外壳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螺纹部连接件通过绝缘垫圈套设安装在绝缘外壳的外部,所述电极触头贯穿插设在螺纹部连接件的内部。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绝缘垫圈、螺纹部连接件、密封垫圈和电极触头使得将火花塞的外电极,勾状电极或屏蔽罩电极、及其他形状电极去掉使其表面积增大,将其由两点之间放电,改成点与平面之间放电,放电时电极触头与弧形触点接头的弧面之间进行放电,其放电接触面积增加到6.28平方毫米,从而更改外电极触头的形状,加大放电间隙,能够有效减少积碳,因加大火焰弧长,使更耐电流烧熔,且当发生积碳时,因弧形触点接头的弧面距离长无法进行积碳的全部覆盖,从而能够保证正常导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连接件(4)的内部插设有绝缘外壳(6),所述绝缘外壳(6)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垫圈(5),所述绝缘外壳(6)的内部插设有端子配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配件(7)贯穿插设在绝缘外壳(6)的内部,所述绝缘垫圈(5)的外表面为光滑结构的橡胶垫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配件(7)的顶端与绝缘外壳(6)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螺纹部连接件(4)通过绝缘垫圈(5)套设安装在绝缘外壳(6)的外部,所述电极触头(2)贯穿插设在螺纹部连接件(4)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连接件(4)的内部插设有绝缘外壳(6),所述绝缘外壳(6)的外部套设有绝缘垫圈(5),所述绝缘外壳(6)的内部插设有端子配件(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火花塞放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配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华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快螳螂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